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的概述
所谓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从范围上讲,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是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的。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③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实际 上是指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属于生产关系范围 ,应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利用。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租赁或者承包经营等方式。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
(1)应当把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区分开来。公有制是就所有制的性质而言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和劳动群众集体占有,是从社会宏观角度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进行界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财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即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中
具体体现。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能否找到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关系到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及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和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一方面,我们对于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创造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允许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这绝不是搞私有化。股份制将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公有制经济只要找到合适的实现形式,就能够充满生机活力;就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能够真正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新型关系
第一,互补共存关系。
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之间在生产条件、活动领域、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就业容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因而,在很多场合两者不是代替关系,也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共存的关系,如私营经济首先在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薄弱的地区发展;其次,在产品供不应求或公有制企业不愿提高的行业发展,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再次,在技术要求不高,档次较低的产品、领域发展等等。这些都补充了公有制经济的不足。另一方面,公有制企业一般资金较多、装备较先进、技术专业化水平较高,存在许多闲置的或利用效率不高的生产要素,可以提供给私营企业,加快私营企业的发展。这样,两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分工协作,包括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加工、设备更新、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人员培训和产品销售等,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二,竞争共长的关系。
私营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内的公有制经济正迅速改革为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之间除了互补共存关系外必然存在竞争关系。竞争会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争夺市场、争夺原材料、争夺技术人才、争夺资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竞争又发展为价格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可见,除了一些私营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生产的消极作用外,从整体看,这种竞争关系成了公私经济之间新型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三,联合协作关系。
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各有所长,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各不相同。从私营经济看,经营方式灵活、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但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低,特别是随着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升级换代及其从地方市场进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求有更多的资本,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并及时获得各种经济信息,因而客观上要求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看,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又有国家银行的大力支持;但经营机制僵化,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低,成本不断上升,与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市场很不适应,客观上要求加快改革。这些都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一般的互补共存、竞争共长发展为联合和协作的关系。
第一,互补共存关系。
外商投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也存在着互补共存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外商进入初期,我国市场上商品短缺,处于买方市场阶段,这使两者之间互补共存关系较为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国内市场逐步过渡到卖方市场,这时以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摸工业项目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公有制为主体的内资企业发生了大量的重复建设现象,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许多领域对内资企业的生存构成了威胁。1997年以来,外商投资进入调整时期,特别是入21世纪以来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外商投资由粗放型数量扩张向集约型质量提高阶段过渡,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大大增多,两者之间互补性将显著提高。如果国家宏观管理得当,引导得好,高新技术互补共存将会进一步加快。
第二,竞争共长关系。
外商投资企业和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之间始终存在着激烈竞争共长关系,这是正常的。因为,两者在很多场合,在同一行业,生产相同产品,或者可替代产品,或者相关产品包括产品出口是结构雷同的产品。这种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时期,国有企业包括其他公有制企业在竞争中还会处于劣势,市场包括出口配额被挤占,品牌别挤垮,有些加工贸易还成了外国资本控制的“生产车间”,对我国经济的“外溢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微乎其微!其二,有些产品国货刚刚生产而且产量不多,或者质量还比不上外国的好,因而洋货市场占有率自然提高。但是,这也确实反映了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指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关系,并使许多公有制企业难以生存,甚至破产,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这种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将这种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或控制在不损害我国经济安全的范围之内,但是难以完全消除。当然更应该看到这种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竞争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竞争促进了公有制企业的改革,使它迅速转化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总之,从整体看,竞争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通过竞争不仅给我国带来了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也带来了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这些新观念促进了国有企业的观念更新。
第三,联合协作关系。
外商投资企业和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是两者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联合协作的形式包括合资企业、合作企业、配套企业形式。
无论从个体、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看,还是从外商投资经济与公有制的经济关系看,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共长关系,而且存在互补共存关系和联合协作关系 ,当然也存在不正当的竞争关系。但是,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成熟,不正当竞争关系将逐渐弱化,个体、私营经济包括外商投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runsly发布于 2022-02-18 10:01:23 知识
上一篇:公众心理效应下一篇:公共福利
所谓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从范围上讲,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是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的。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③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实际 上是指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属于生产关系范围 ,应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利用。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租赁或者承包经营等方式。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
(1)应当把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区分开来。公有制是就所有制的性质而言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和劳动群众集体占有,是从社会宏观角度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进行界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财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即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中
具体体现。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能否找到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关系到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及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是我们党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和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一方面,我们对于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创造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允许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这绝不是搞私有化。股份制将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公有制经济只要找到合适的实现形式,就能够充满生机活力;就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能够真正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新型关系
-
1.个体、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之间的新型关系
第一,互补共存关系。
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之间在生产条件、活动领域、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就业容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因而,在很多场合两者不是代替关系,也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共存的关系,如私营经济首先在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薄弱的地区发展;其次,在产品供不应求或公有制企业不愿提高的行业发展,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再次,在技术要求不高,档次较低的产品、领域发展等等。这些都补充了公有制经济的不足。另一方面,公有制企业一般资金较多、装备较先进、技术专业化水平较高,存在许多闲置的或利用效率不高的生产要素,可以提供给私营企业,加快私营企业的发展。这样,两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分工协作,包括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加工、设备更新、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人员培训和产品销售等,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二,竞争共长的关系。
私营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内的公有制经济正迅速改革为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之间除了互补共存关系外必然存在竞争关系。竞争会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争夺市场、争夺原材料、争夺技术人才、争夺资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竞争又发展为价格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可见,除了一些私营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生产的消极作用外,从整体看,这种竞争关系成了公私经济之间新型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三,联合协作关系。
私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各有所长,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各不相同。从私营经济看,经营方式灵活、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但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低,特别是随着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升级换代及其从地方市场进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求有更多的资本,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并及时获得各种经济信息,因而客观上要求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看,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又有国家银行的大力支持;但经营机制僵化,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低,成本不断上升,与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市场很不适应,客观上要求加快改革。这些都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一般的互补共存、竞争共长发展为联合和协作的关系。
-
2.外商投资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之间的新型关系
第一,互补共存关系。
外商投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也存在着互补共存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外商进入初期,我国市场上商品短缺,处于买方市场阶段,这使两者之间互补共存关系较为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国内市场逐步过渡到卖方市场,这时以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摸工业项目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公有制为主体的内资企业发生了大量的重复建设现象,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许多领域对内资企业的生存构成了威胁。1997年以来,外商投资进入调整时期,特别是入21世纪以来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外商投资由粗放型数量扩张向集约型质量提高阶段过渡,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大大增多,两者之间互补性将显著提高。如果国家宏观管理得当,引导得好,高新技术互补共存将会进一步加快。
第二,竞争共长关系。
外商投资企业和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之间始终存在着激烈竞争共长关系,这是正常的。因为,两者在很多场合,在同一行业,生产相同产品,或者可替代产品,或者相关产品包括产品出口是结构雷同的产品。这种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时期,国有企业包括其他公有制企业在竞争中还会处于劣势,市场包括出口配额被挤占,品牌别挤垮,有些加工贸易还成了外国资本控制的“生产车间”,对我国经济的“外溢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微乎其微!其二,有些产品国货刚刚生产而且产量不多,或者质量还比不上外国的好,因而洋货市场占有率自然提高。但是,这也确实反映了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指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关系,并使许多公有制企业难以生存,甚至破产,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这种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将这种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或控制在不损害我国经济安全的范围之内,但是难以完全消除。当然更应该看到这种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竞争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竞争促进了公有制企业的改革,使它迅速转化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总之,从整体看,竞争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通过竞争不仅给我国带来了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也带来了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这些新观念促进了国有企业的观念更新。
第三,联合协作关系。
外商投资企业和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之间的联合协作是两者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联合协作的形式包括合资企业、合作企业、配套企业形式。
无论从个体、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看,还是从外商投资经济与公有制的经济关系看,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竞争共长关系,而且存在互补共存关系和联合协作关系 ,当然也存在不正当的竞争关系。但是,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成熟,不正当竞争关系将逐渐弱化,个体、私营经济包括外商投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runsly发布于 2022-02-18 10:01:23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