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安全理论
产业安全理论的渊源
由于对外经济活动最早由对外贸易发端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主要的贸易形式,因此对产业安全的探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之中。其带有理论性的研究可以上溯到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在重商主义之后,是以汉密尔顿和李斯特为代表的近代贸易保护主义。早在1841年,李斯特出版了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幼稚产业的思想。他认为,为了发展本国工业,应采取高关税政策。而且他提倡的是有选择的保护,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产业保护。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又有新重商主义理论。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以普拉维什为代表的针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到70年代又有以英国经济学家高德莱为代表的新保护主义等出现。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内容和政策目标的重点不同。如重商主义重保护国家金银收入,李斯特的理论重在保护幼稚工业,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重商主义和新保护主义则侧重于保护国际收支和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这些理论,无论其具体的内容和政策主张是什么,都在一定程度上从贸易和产业发展关系的角度论及了产业安全问题。在国际投资方面.关于产业安全基本没有形成有影响的理论性研究。我们所看到的外资理论主要是关于投资效益和风险的投资国理论,而非关于受资效益和安全的受资国理论。与已有的外贸理论相比,已有的外资理论更少论及产业安全问题。现有的关于一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大都直接体现于各国有关的外资政策之中.
产业安全的含义
虽然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含义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但基本上相对集中于4类:
第一类,产业控制力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尽管表述各异,但核心都是强调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的控制力。一种观点认为,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最主要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指的是外商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国内企业,甚至控制某些重要产业,由此对国家经济构成威胁。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国对某一产业的创始、调整和发展,如果拥有相应的自主权或称控制权,即可认定该产业在该国是安全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产业安全是指本国资本对影响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掌握控制权。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国的资金、技术和品牌,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控制力。
第二类,产业竞争力说。一种观点认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表现为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之争,经济安全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其中,产业安全是这一问题的核心。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对国内重要产业的控制能力及该产业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安全是指一国产业对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具有足够的抵御和抗衡能力,能够保持各产业部门的均衡协调发展。
第三类,产业发展说。一种观点认为,产业安全应从动、静态两个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产业安全的内涵一般是指一国拥有对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力及这些产业在国际比较意义上的发展力。控制力是对产业安全的静态描述,发展力是对产业安全的动态刻画,是产业安全的本质特征。另一种观点认为,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就是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引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多数产业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定义为: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
第四类,产业权益说。这类观点认为,国民产业安全是指一国的国民产业在国际产业竞争中达到这样一个状态,该国国民在得到既有的或潜在的由对外开放带来的产业权益总量所让渡的产业权益份额最小或在让渡一定国民产业权益份额的条件下其由对外开放引致的国民产业权益总量最大。简单地说,就是要在国际竞争中达成国民产业权益总量和其在国内份额的最佳组合。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国民作为产业安全中的权益主体,在国界之内有明确的排它性经济主权。外国国民在东道国内取得的任何产业权益,都是对东道国国民权益在机会成本意义上的侵占,应该得到东道国国民根据其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做出权益让渡的许可。研究产业安全,归根结底是要使以国民为主体的产业权益在国际竞争中得到保证并不受侵害。
上述各种观点虽然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但在论及产业安全时,几乎较为一致地都是站在民族国家的层面上,并没有很宽泛地将其与普通层面上的一般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安全,如生产操作安全等安全概念相混使用。另外.根据产业主体的不同。学者们将产业安全基本上划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其主体是一国的多数产业或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通常称之为国家产业安全:中观层次的产业安全主体是一国某一具体的行业,衡量的是某一具体行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安全状态。
">编辑]产业安全理论体系
追溯起来, 目前已有的与产业安全相关的论述主要有产业损害理论、产业控制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保护理论、产业安全评价与预警等。其中,产业保护理论是较早从产业安全实践抽象出来的一种产业安全理论, 主要研究如何维护民族产业安全等问题;关于产业损害理论,虽然在学术界有比较系统的研究,WTO规则也对此进行了专门界定,但这里的损害仅指产品倾销对进口国产业的损害,而不包括其他因素对一国产业安全的影响或危害;产业控制理论侧重于外资对资本输入国产业的控制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则是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探讨如何提高产业的内生竞争力。
这些论述分别从不同角度, 对产业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这些理论是基于特定背景或为满足特定政策需要而提出的,各自有所侧重,但不够全面。我们将它们一一纳入产业安全的理论框架,随着新的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这些组成部分自身以及整个产业安全理论体系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一)产业损害理论
产业损害理论是从倾销与反倾销的角度研究产业安全的理论, 即研究产品倾销对进口国产业造成的损害,以及进口国为了补偿、平衡倾销造成的产业损害而进行的反倾销措施。产业损害理论主要是以倾销、反倾销为研究对象,以产业损害成因、产业损害调查、产业损害幅度测算和产业损害维护为研究内容,以产业损害幅度测算为基础,通过反倾销税的征收,平衡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最终达到维护产业安全的目的。因此该理沦的核心是,如何准确地判定一国倾销行为是否给进口国的产业带来了损害,损害程度有多深,以及应课征多少反倾销税来维护本国的产业安全。
(二)产业控制理论
产业控制理论是从产业控制力的角度探讨产业安全的理论,它主要关注外国直接投资(FDI)通过股权、技术、品牌、经营权、决策权的控制,而对东道国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以及东道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一国的产业控制力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本国资本对国内产业的控制力和对市场的占有程度,第二,是本国政府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力和产业政策效应。产业控制力的高低主要受国际资本进入的影响,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会侵蚀本国资本的产业控制力。因此,东道国往往都会制定相应的外资政策,对外资加强诱导和管理, 以抑制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影响,维护和提高本国资本对重要产业的控制力。
(三)产业保护理论
产业保护理论是研究产业保护对象、产业保护手段、产业保护程度和产业保护效果的一种产业安全理论。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产业保护首先不应该是排斥竞争的保护,而应该基于引入竞争基础上的一种动态的保护。其核心思想是:产业保护的目的是保护产业的竞争力,使被保护产业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保护的手段应该是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利用多种保护方法;保护的对象应是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产业、节能的产业和具有强外部性的产业;保护的难点是对开放度和保护度的把握,在国家层面上是开放的,在产业层面上是适度保护的, 即应为产业发展提供开放的成长环境和良性的保护措施。可见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产业保护对竞争环境的培育十分重要,这种保护应是暂时的、高效的, 旨在促使产业自身产生出一种技术外溢,并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产业保护的政策措施不仅包括上述的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还包括产业扶持政策、产业调整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综合性产业政策等诸多产业政策。
(四)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由于产业保护的有限性, 因此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即便受到保护,也不可能长久。从长远来看,只有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才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治本之策,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集合构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质。从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竞争优势的形成及发挥。也就是说,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某一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际显现和形成的优势,它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从竞争优势的形成角度来讲,产业国际竞争力更强调和依赖于企业的策略行为和创新能力。为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强化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等。客观地讲,产业安全的核心问题就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是产业安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产业安全评价与预警
产业安全涉及到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部门和企业,产业安全的维护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企业和国民的同心协力。同时产业安全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现在的安全不等予长远的安全,产业安全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因此,在清晰界定产业安全的研究范围以后,应该对产业安全的水平和程度进行测度,这就需要提出一整套对于产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遵循系统性、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的原则。由于产业安全的涉及面广, 所以为尽量全面准确地衡量其水平和状态,必然选择数量较多的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主要有产业国内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叉会有若干个二级评价指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对某一个具体产业或某一个经济区域进行实证分析, 考察其产业安全的现实水平和变化趋势。
">编辑]产业安全理论的意义
研究产业安全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经济研究工作的创新、是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产业经济学,从其理论的产生来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真正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经济学学科形成并存在,却是在20世纪的中叶。产业经济学理论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较为成形。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政策。
产业安全理论主要研究国际化背景下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经济安全核心组成部分的产业安全问题,却一直是一个“存而不论”的课题。尽管产业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实践中广泛关注,但其在理论研究中却是被普遍忽视的。在很多论著中,产业安全往往被隐含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中,或被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中,但就产业安全理论而言,至今却尚无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是对产业经济框架的扩大和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产业安全理论体系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指导产业发展活动的实践,而且还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研究产业安全理论对产业经济学实践和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政要、战略专家开始广泛关注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经济安全已经被逐渐融人不少国家的国家战略或政府决策之中。随着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战略地位的提高,产业安全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
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实行经济干预最基本的出发点,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这一问题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等理论首先都要服务于产业安全这一目标。因此,研究产业安全问题不仅是对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补充,还可以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向和评价标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提高产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提高产业安全度,从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研究产业安全理论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经济活动,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已确立了新世纪前凹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必须要确保经济健康、安全、快速的增长,这一切也就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迫切的需要。只有产业发展的安全得到保障,产业发展的规模、水平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国家经济地位的影响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特别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产业竞争力缺乏,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尤为关键。
由于中国经济建设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过程中,所以,产业状况并不甚理想。我国产业组织中存在:一些部门企业规模仍然过小,集中度偏低;企业集团建立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贪大求快现象,内部矛盾重重,行政化倾向严重,内部缺乏合作基础和凝聚力;盲目涉足多元化,经营风险过大;过分强调低成本扩张,子、孙公司现象严重,管理链条过长,成本加大,效率下降。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九五”以来,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与世界其他国家37%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距离。其次是,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协调,也不符合现代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就第二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看,目前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则处于弱势状态。最后是,产业结构趋同化程度高。全国各省市区“九五”计划和“2D10远景目标”中,有盟个以汽车为支柱产业,24个以电子工业为支柱产业,25个以机械工业为支柱产业,19个以建筑和建材业为支柱产业,15个以冶金业为支柱产业,11个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计划趋同。
由于中国的梯度开放政策,凹I过度集聚东部地区,造成了外商投资地区分布的极度不平衡,这会进一步拉大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加剧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外商投资产业过于集中,又造成了产业结构的失衡。第二产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产业,截至20叹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团.32%投向了工业领域,特别是低刚D值的加工制造领域,而投向科学研究与服务的比重很小,长此下去,中国有可能会被锁定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最低端,不利于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70%,对外资依存度高达40%,均超过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安全警戒线。这些现状已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安全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研究产业安全理论,为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产业政策、提升产业竞争力,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尤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辑]产业安全理论评价
维护产业安全需要对产业安全理论加以研究和分析,以下就产业安全理论进行简要评介和分析。
1.国外产业安全理论评价。
国外学者基于国家发展需要,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产业安全思想,以保扩本国经济的发展。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强凋,必须以关税、配额、行政管理以及汇率等手段,保护和发展本国制造业,蕴涵着早期的产业安全思想。民族工业保护理论先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主张对外国船舶绝对禁止或课以重税,以保护本国船舶运输产业的安全及发展。近代贸易保护主义者汉密尔顿立足于产业革命伊始的美国的利益,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提出了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德国学者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里提出了贸易保护的政策,主张运用关税作为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手段,并认为保护民族经济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利益。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并逐渐演变为一套相对成型的理论。尽管英国经济学家穆勒是自由贸易论者,但他也主张保护幼稚产业,强调从外国移植的产业或政府扶植的产业处于学习和探索期间,必须加以保护,等到学习和试验期结束后则应撤销保护。英国经济学家高德莱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基于凯恩斯主义的新保护主义经济理论,主张通过保障产业安全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外学者对于产业安全的研究立足予其所在国家的现实发展需要,并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民族工业保护理论? 敛强渊产业安全是一国国民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关键是保障产业安全。国外学者虽然对产业安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尚未形成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2.国内产业安全理论评介。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安全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世界经济嵌入发展程度与提高,产业安全威胁加大,产业安全研究得以初探和深入。国内产 安全理论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安全主体及其属性,即国民主体及国民属性,还是多元主体及多元属性;
二是产业安全的外部性和内部性,即基于外部环境保护(关税、配额、反倾销等各种政策)的产业安伞,还是基于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产业安全;
三是产业安全的评估指标及其应对措施和建议。
赵世洪认为产业安全即国民产业安全,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排他性,是指“该国国民在得到既有的或潜在的由对外开放带来的产业权益总量所让渡的产业权益份额最小,或在让渡一定国民产业权益份额的条件下其由开放引致的国民产业权益最大”。产业安全的国民属性使得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不会被抹杀其经济独立性,是对产业安全的质的规定性。姜勇、黄新、杨圣明、宗明华、崔日明等学者从外界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关税保护等措施的开放型适度贸易保护政策(又称“产业保护论”)或反倾销政策(又称“产业损害论”),旨在保护本国的弱势产业或幼稚产业,避免外国产品对本国产业的冲击。杨公仆、干春晖、李秀香、高虎城、史忠良等人从产业的竞争力、主要是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对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进行了阐述,被视为“产业竞争论”或“产业控制论”的代表。
产业竞争论或控制论认为,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对国内重要产业的控制能力及该产业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是指“一国产业对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具有足够的抵御和抗衡能力,能够保持各产业部门的均衡协调发展” ,或是指“一国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产业控制论是在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品牌等手段或外商直接投资冲击东道国市场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基于国别的民族资本主导民族产业和经济命脉的思想,体现了产业安全的国家主体属性,即“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最主要是由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指的是外商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国内企业,甚至控制某些重要产业,由此而产生对国家主权的威胁”。
认识到产业安全对于国家经济安全进而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后,许多学者从产业安全评估指标和政策建议等角度对产业安全进行了研究。于新东提出了产业安全的“三权”标准论,即创世权、调整权和发展权。他认为,“一国对某一产业的创始、调整和发展,如果拥有相应的自主权或称控制权的话,即可认定该产业在该国是安全的”。对于产业安全的评估,多围绕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等四个一级指标来分析,并将四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二级或三级子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等。也有学者针对一个或几个指标加以分别评估,如袁海霞分析了FDI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纪宝成分析了包括贸易依存度、FDI、外资产业资本存量依存度等因素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在研究产业安全理论、分析产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众多学者还提出了针对产业安全的措施和建议,如完善法律体系、调整外资政策、提高微观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等。
参考文献
runsly发布于 2022-02-18 09:29:33 知识
上一篇:交错调整价格论下一篇: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对外经济活动最早由对外贸易发端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主要的贸易形式,因此对产业安全的探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之中。其带有理论性的研究可以上溯到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在重商主义之后,是以汉密尔顿和李斯特为代表的近代贸易保护主义。早在1841年,李斯特出版了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幼稚产业的思想。他认为,为了发展本国工业,应采取高关税政策。而且他提倡的是有选择的保护,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产业保护。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又有新重商主义理论。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以普拉维什为代表的针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到70年代又有以英国经济学家高德莱为代表的新保护主义等出现。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内容和政策目标的重点不同。如重商主义重保护国家金银收入,李斯特的理论重在保护幼稚工业,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重商主义和新保护主义则侧重于保护国际收支和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这些理论,无论其具体的内容和政策主张是什么,都在一定程度上从贸易和产业发展关系的角度论及了产业安全问题。在国际投资方面.关于产业安全基本没有形成有影响的理论性研究。我们所看到的外资理论主要是关于投资效益和风险的投资国理论,而非关于受资效益和安全的受资国理论。与已有的外贸理论相比,已有的外资理论更少论及产业安全问题。现有的关于一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大都直接体现于各国有关的外资政策之中.
产业安全的含义
虽然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含义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但基本上相对集中于4类:
第一类,产业控制力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尽管表述各异,但核心都是强调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的控制力。一种观点认为,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最主要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指的是外商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国内企业,甚至控制某些重要产业,由此对国家经济构成威胁。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国对某一产业的创始、调整和发展,如果拥有相应的自主权或称控制权,即可认定该产业在该国是安全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产业安全是指本国资本对影响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经济部门掌握控制权。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国的资金、技术和品牌,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控制力。
第二类,产业竞争力说。一种观点认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表现为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之争,经济安全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其中,产业安全是这一问题的核心。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对国内重要产业的控制能力及该产业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安全是指一国产业对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具有足够的抵御和抗衡能力,能够保持各产业部门的均衡协调发展。
第三类,产业发展说。一种观点认为,产业安全应从动、静态两个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产业安全的内涵一般是指一国拥有对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力及这些产业在国际比较意义上的发展力。控制力是对产业安全的静态描述,发展力是对产业安全的动态刻画,是产业安全的本质特征。另一种观点认为,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就是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引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多数产业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定义为: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
第四类,产业权益说。这类观点认为,国民产业安全是指一国的国民产业在国际产业竞争中达到这样一个状态,该国国民在得到既有的或潜在的由对外开放带来的产业权益总量所让渡的产业权益份额最小或在让渡一定国民产业权益份额的条件下其由对外开放引致的国民产业权益总量最大。简单地说,就是要在国际竞争中达成国民产业权益总量和其在国内份额的最佳组合。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国民作为产业安全中的权益主体,在国界之内有明确的排它性经济主权。外国国民在东道国内取得的任何产业权益,都是对东道国国民权益在机会成本意义上的侵占,应该得到东道国国民根据其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做出权益让渡的许可。研究产业安全,归根结底是要使以国民为主体的产业权益在国际竞争中得到保证并不受侵害。
上述各种观点虽然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但在论及产业安全时,几乎较为一致地都是站在民族国家的层面上,并没有很宽泛地将其与普通层面上的一般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安全,如生产操作安全等安全概念相混使用。另外.根据产业主体的不同。学者们将产业安全基本上划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其主体是一国的多数产业或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通常称之为国家产业安全:中观层次的产业安全主体是一国某一具体的行业,衡量的是某一具体行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安全状态。
">编辑]产业安全理论体系
追溯起来, 目前已有的与产业安全相关的论述主要有产业损害理论、产业控制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保护理论、产业安全评价与预警等。其中,产业保护理论是较早从产业安全实践抽象出来的一种产业安全理论, 主要研究如何维护民族产业安全等问题;关于产业损害理论,虽然在学术界有比较系统的研究,WTO规则也对此进行了专门界定,但这里的损害仅指产品倾销对进口国产业的损害,而不包括其他因素对一国产业安全的影响或危害;产业控制理论侧重于外资对资本输入国产业的控制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则是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探讨如何提高产业的内生竞争力。
这些论述分别从不同角度, 对产业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这些理论是基于特定背景或为满足特定政策需要而提出的,各自有所侧重,但不够全面。我们将它们一一纳入产业安全的理论框架,随着新的产业安全问题的产生,这些组成部分自身以及整个产业安全理论体系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一)产业损害理论
产业损害理论是从倾销与反倾销的角度研究产业安全的理论, 即研究产品倾销对进口国产业造成的损害,以及进口国为了补偿、平衡倾销造成的产业损害而进行的反倾销措施。产业损害理论主要是以倾销、反倾销为研究对象,以产业损害成因、产业损害调查、产业损害幅度测算和产业损害维护为研究内容,以产业损害幅度测算为基础,通过反倾销税的征收,平衡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最终达到维护产业安全的目的。因此该理沦的核心是,如何准确地判定一国倾销行为是否给进口国的产业带来了损害,损害程度有多深,以及应课征多少反倾销税来维护本国的产业安全。
(二)产业控制理论
产业控制理论是从产业控制力的角度探讨产业安全的理论,它主要关注外国直接投资(FDI)通过股权、技术、品牌、经营权、决策权的控制,而对东道国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以及东道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一国的产业控制力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本国资本对国内产业的控制力和对市场的占有程度,第二,是本国政府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力和产业政策效应。产业控制力的高低主要受国际资本进入的影响,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会侵蚀本国资本的产业控制力。因此,东道国往往都会制定相应的外资政策,对外资加强诱导和管理, 以抑制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影响,维护和提高本国资本对重要产业的控制力。
(三)产业保护理论
产业保护理论是研究产业保护对象、产业保护手段、产业保护程度和产业保护效果的一种产业安全理论。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产业保护首先不应该是排斥竞争的保护,而应该基于引入竞争基础上的一种动态的保护。其核心思想是:产业保护的目的是保护产业的竞争力,使被保护产业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保护的手段应该是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利用多种保护方法;保护的对象应是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产业、节能的产业和具有强外部性的产业;保护的难点是对开放度和保护度的把握,在国家层面上是开放的,在产业层面上是适度保护的, 即应为产业发展提供开放的成长环境和良性的保护措施。可见开放市场条件下的产业保护对竞争环境的培育十分重要,这种保护应是暂时的、高效的, 旨在促使产业自身产生出一种技术外溢,并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产业保护的政策措施不仅包括上述的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还包括产业扶持政策、产业调整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综合性产业政策等诸多产业政策。
(四)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由于产业保护的有限性, 因此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即便受到保护,也不可能长久。从长远来看,只有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才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治本之策,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集合构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质。从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竞争优势的形成及发挥。也就是说,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某一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际显现和形成的优势,它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从竞争优势的形成角度来讲,产业国际竞争力更强调和依赖于企业的策略行为和创新能力。为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强化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等。客观地讲,产业安全的核心问题就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是产业安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产业安全评价与预警
产业安全涉及到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部门和企业,产业安全的维护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企业和国民的同心协力。同时产业安全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现在的安全不等予长远的安全,产业安全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因此,在清晰界定产业安全的研究范围以后,应该对产业安全的水平和程度进行测度,这就需要提出一整套对于产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遵循系统性、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的原则。由于产业安全的涉及面广, 所以为尽量全面准确地衡量其水平和状态,必然选择数量较多的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主要有产业国内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叉会有若干个二级评价指标。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对某一个具体产业或某一个经济区域进行实证分析, 考察其产业安全的现实水平和变化趋势。
">编辑]产业安全理论的意义
-
(一)研究产业安全理论意义
研究产业安全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经济研究工作的创新、是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产业经济学,从其理论的产生来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真正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经济学学科形成并存在,却是在20世纪的中叶。产业经济学理论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较为成形。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政策。
产业安全理论主要研究国际化背景下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经济安全核心组成部分的产业安全问题,却一直是一个“存而不论”的课题。尽管产业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实践中广泛关注,但其在理论研究中却是被普遍忽视的。在很多论著中,产业安全往往被隐含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研究中,或被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中,但就产业安全理论而言,至今却尚无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是对产业经济框架的扩大和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产业安全理论体系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指导产业发展活动的实践,而且还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
(二)产业安全理论的实践意义
研究产业安全理论对产业经济学实践和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政要、战略专家开始广泛关注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经济安全已经被逐渐融人不少国家的国家战略或政府决策之中。随着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战略地位的提高,产业安全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
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实行经济干预最基本的出发点,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这一问题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等理论首先都要服务于产业安全这一目标。因此,研究产业安全问题不仅是对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补充,还可以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向和评价标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提高产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提高产业安全度,从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
(三)研究产业安全的现实意义
研究产业安全理论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经济活动,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已确立了新世纪前凹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必须要确保经济健康、安全、快速的增长,这一切也就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迫切的需要。只有产业发展的安全得到保障,产业发展的规模、水平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国家经济地位的影响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特别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产业竞争力缺乏,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尤为关键。
由于中国经济建设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过程中,所以,产业状况并不甚理想。我国产业组织中存在:一些部门企业规模仍然过小,集中度偏低;企业集团建立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贪大求快现象,内部矛盾重重,行政化倾向严重,内部缺乏合作基础和凝聚力;盲目涉足多元化,经营风险过大;过分强调低成本扩张,子、孙公司现象严重,管理链条过长,成本加大,效率下降。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九五”以来,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与世界其他国家37%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距离。其次是,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协调,也不符合现代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就第二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看,目前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则处于弱势状态。最后是,产业结构趋同化程度高。全国各省市区“九五”计划和“2D10远景目标”中,有盟个以汽车为支柱产业,24个以电子工业为支柱产业,25个以机械工业为支柱产业,19个以建筑和建材业为支柱产业,15个以冶金业为支柱产业,11个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计划趋同。
由于中国的梯度开放政策,凹I过度集聚东部地区,造成了外商投资地区分布的极度不平衡,这会进一步拉大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加剧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外商投资产业过于集中,又造成了产业结构的失衡。第二产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产业,截至20叹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团.32%投向了工业领域,特别是低刚D值的加工制造领域,而投向科学研究与服务的比重很小,长此下去,中国有可能会被锁定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最低端,不利于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70%,对外资依存度高达40%,均超过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安全警戒线。这些现状已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安全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研究产业安全理论,为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产业政策、提升产业竞争力,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尤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辑]产业安全理论评价
维护产业安全需要对产业安全理论加以研究和分析,以下就产业安全理论进行简要评介和分析。
1.国外产业安全理论评价。
国外学者基于国家发展需要,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产业安全思想,以保扩本国经济的发展。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强凋,必须以关税、配额、行政管理以及汇率等手段,保护和发展本国制造业,蕴涵着早期的产业安全思想。民族工业保护理论先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主张对外国船舶绝对禁止或课以重税,以保护本国船舶运输产业的安全及发展。近代贸易保护主义者汉密尔顿立足于产业革命伊始的美国的利益,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提出了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德国学者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里提出了贸易保护的政策,主张运用关税作为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手段,并认为保护民族经济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利益。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并逐渐演变为一套相对成型的理论。尽管英国经济学家穆勒是自由贸易论者,但他也主张保护幼稚产业,强调从外国移植的产业或政府扶植的产业处于学习和探索期间,必须加以保护,等到学习和试验期结束后则应撤销保护。英国经济学家高德莱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基于凯恩斯主义的新保护主义经济理论,主张通过保障产业安全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外学者对于产业安全的研究立足予其所在国家的现实发展需要,并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民族工业保护理论? 敛强渊产业安全是一国国民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关键是保障产业安全。国外学者虽然对产业安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尚未形成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2.国内产业安全理论评介。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安全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世界经济嵌入发展程度与提高,产业安全威胁加大,产业安全研究得以初探和深入。国内产 安全理论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安全主体及其属性,即国民主体及国民属性,还是多元主体及多元属性;
二是产业安全的外部性和内部性,即基于外部环境保护(关税、配额、反倾销等各种政策)的产业安伞,还是基于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产业安全;
三是产业安全的评估指标及其应对措施和建议。
赵世洪认为产业安全即国民产业安全,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排他性,是指“该国国民在得到既有的或潜在的由对外开放带来的产业权益总量所让渡的产业权益份额最小,或在让渡一定国民产业权益份额的条件下其由开放引致的国民产业权益最大”。产业安全的国民属性使得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不会被抹杀其经济独立性,是对产业安全的质的规定性。姜勇、黄新、杨圣明、宗明华、崔日明等学者从外界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关税保护等措施的开放型适度贸易保护政策(又称“产业保护论”)或反倾销政策(又称“产业损害论”),旨在保护本国的弱势产业或幼稚产业,避免外国产品对本国产业的冲击。杨公仆、干春晖、李秀香、高虎城、史忠良等人从产业的竞争力、主要是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对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进行了阐述,被视为“产业竞争论”或“产业控制论”的代表。
产业竞争论或控制论认为,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对国内重要产业的控制能力及该产业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或是指“一国产业对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具有足够的抵御和抗衡能力,能够保持各产业部门的均衡协调发展” ,或是指“一国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产业控制论是在跨国公司凭借资本、技术、品牌等手段或外商直接投资冲击东道国市场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基于国别的民族资本主导民族产业和经济命脉的思想,体现了产业安全的国家主体属性,即“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最主要是由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指的是外商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国内企业,甚至控制某些重要产业,由此而产生对国家主权的威胁”。
认识到产业安全对于国家经济安全进而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后,许多学者从产业安全评估指标和政策建议等角度对产业安全进行了研究。于新东提出了产业安全的“三权”标准论,即创世权、调整权和发展权。他认为,“一国对某一产业的创始、调整和发展,如果拥有相应的自主权或称控制权的话,即可认定该产业在该国是安全的”。对于产业安全的评估,多围绕产业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等四个一级指标来分析,并将四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二级或三级子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等。也有学者针对一个或几个指标加以分别评估,如袁海霞分析了FDI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纪宝成分析了包括贸易依存度、FDI、外资产业资本存量依存度等因素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在研究产业安全理论、分析产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众多学者还提出了针对产业安全的措施和建议,如完善法律体系、调整外资政策、提高微观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等。
参考文献
- ↑ 1.0 1.1 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
- ↑ 李成强.产业安全理论评介、涵界与展望
runsly发布于 2022-02-18 09:29:33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