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自由贸易区


一、科隆自由贸易区简介
  自由贸易区内货物进口自由,无配额限制,不缴纳进口税;货物转口自由,也不缴税。此外,设在贸易区内的企业,其产品向美国和欧洲出口不受配额限制并享受优惠关税。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现在科隆自由贸易区的年贸易额已经超过50亿美元

科隆自由贸易区

,转口贸易额近百亿美元。 2006年科隆自贸区的全年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40亿美元大关,达到145.6亿美元,其中进口与转口贸易额分别为70.4亿美元和75.2亿美元。
  科隆自由贸易区内转口商通常属偏中、大型,进口量大,主要为亚洲商品,强调低价;其供货来源主要为:中国大陆(含香港,29.5%)、中国台湾(11.3%)、美国(9.7%)、日本(7.1%)、意大利(4.9%)、韩国(3.8%);出口市场主要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危地马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美国、古巴、巴西,等。科隆自由贸易区的营运成本只有迈阿密的1/4。二、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
  巴拿马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南端巴拿马地峡,南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东连哥伦比亚,西接哥斯达黎加。面积75517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首都为巴拿马城,人口约150万。巴拿马可流通美元,当地货币为巴波亚,仅为辅币,几乎与美元等值。巴拿马在中美洲各国中经济状况较好,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美地区重要的贸易转口港。已举办23届的

科隆自由贸易区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Expocomer)世界闻名,每年均吸引大批来自中南美地区的客商前来参观。这些因素都使其成为辐射中美洲的重要经济贸易中心。另外,近来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这也带动了巴拿马及中美洲地区经济较以往好转,贸易合作机会有所增加。
  巴拿马是我国在拉美的重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在我国与拉美国家贸易中排第3位,同时巴拿马也是我国在拉美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目前我国对巴拿马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纺织品、成品油、家用陶瓷器皿、家电、自行车、船舶、旅行用品及箱包、服装、鞋类、机电产品等。我国对巴拿马的贸易主要是对科隆自由贸易区的,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经过自由区被转到了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也有一部分进入南美洲。
   科隆自由贸易区-----拓展拉美贸易的捷径
  我国对巴拿马的贸易主要是对科隆自由贸易区的,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经过自由区被转到了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也有一部分进入南美洲。
  科隆是巴拿马共和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首都巴拿马城,位于大西洋一端巴拿马运河入口处一侧。科隆自由贸易区位于科隆市东北部,初期建区面积为49公顷。科隆自由贸易区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与迈阿密(Miami)共列为对中南美洲转口中心,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转口站,仅次于香港。鉴于科隆自由贸易区在巴拿马以及中南美洲市场的重要地位,本届展览会将着力邀请该区的贸易商前来参观,以期在展会效果上获得新的提升。
  科隆自由贸易区内转口商通常属偏中、大型,进口量大,主要为亚洲商品,强调低价;其供货来源主要为:中国大陆(含香港,29.5%)、中国台湾(11.3%)、美国(9.7%)、日本(7.1%)、意大利(4.9%)、韩国(3.8%);出口市场主要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危地马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美国、古巴、巴西,等。科隆自由贸易区的营运成本只有迈阿密的1/4。三、科隆自由贸易区的优势
1、进出口货物数量大
  进出口货物数量大,价格非常有竞争力。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前提就是大量货品从东方、欧洲或北美的厂家和供应商处涌到这里,并从这里辐射发散到整个中南美洲。随着自由贸易区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来到这里并带来新的行业,这里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每天这一地区的目录清单就可达到15亿美元。2、交货期短
  交货期也是使每年的商业活动统计数字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科隆自由贸易区定货的拉美客户可以节省数星期甚至几个月的交货期。这是因为,首先,货物已经在大陆上而且不受生产配额和货运时间表的限制;其次,自由贸易区的公司急于尽可能快地周转存货,再加上这里几乎完全没有繁琐的手续,而且这些公司熟知市场上各国所需的文书工作,所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交货。此外,并不是自由贸易区的所有公司都有大量货物涌进又涌出贸易区,如果货物数量足够大而且有合适的运输方式,自由贸易区的公司可以方便地将货物从产地直接运到买方,而只需依进出口的文件规定履行一下手续,使货物在形式上通过了自由贸易区。3、交通便利
  从巴拿马到拉美和加勒比各地区的交通运输网是任何地区都难以与其媲美的。迅捷的服务使客户可以使用存货押金,从而节省了利息开支。巴拿马法律一直旨在鼓励贸易,包括国外企业在巴拿马建立公司,科隆自由贸易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自由贸易区的法律规定,在此经营只会受到最低限度的管制,货品进出自由贸易区只需填写一份表格。4、政策便利
  “免税”一词几乎可以应用于科隆自由贸易区的所有商业活动。多种鼓励投资的税收政策包括:
  进口至和存储在科隆自由贸易区或由此出口至其他国家的货品免税、免费而且免付其它任何形式的费用(销售到巴拿马运河委员会或销售到巴拿马运河转口船上的货物视为出口,但以巴拿马共和国为目的地的商品必须缴税);
  外国公司的股票持有者所获股息无需缴税;
  免销售税;
  对用于生产的机器、原材料、设备免进口税;
  免生产税;
  投资无需缴税;
  对持有两年以上的资产进行资本买卖无需交纳资本收益税;
  在自由贸易区经营的公司无须缴纳市政地方税(除汽车执照外);
  从国外获得的收入无需缴所得税;
  自由贸易区的公司付给外国公司的租费可以免付预提税款,但这笔租费本身是不可减免的;
  因外贸业务和直接销售所得的利润而给付的股利可免交股息税;
  驶往自由区的和由自由区驶往受托人国外目的地的船只无需交纳任何领事费或其它任何费用;
  海关部门对再出口货物的保管收缴监管服务费,所交费用依案件收取;
  非巴拿马籍的行政人员与巴拿马居民缴纳同等税率的所得税。四、科隆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1、投资环境较好,政策稳定。该区成立于1948年,历史较长,当地政府专门立法给予保证和优惠,投资者有法律保障。在自由区注册公司手续简便、审批快。
  2、巴拿马地处中美洲,巴拿马运河横贯本土,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除具有战略意义外,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运河是向南美、北美、欧洲转口的重要通道。科隆自由贸易区设在巴拿马运河的大西洋入海口处,利于存仓售现和商品的周转。
  3、巴拿马的本国货币巴波亚仅为辅币,其合法货币为美元,是世界上少有的无本国货币的国家之一。贸易结算也使用美元,投资者不用为货币的贬值和升值而担忧。这是其它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
  4、巴拿马有一百多家国际银行。世界各大有实力的银行在巴拿马均设有分行或代表机构。中国银行也于1993年在巴设立了分行。在巴拿马的银行存款无须纳税,无外汇管制,利润汇出汇入自由。
  5、自由贸易区货物进口自由,无配额限制、不必缴进口税;用于转口的货物自由、不缴税。自由贸易区内货物自由流动。所得税为8.6%。
  6、巴拿马是美国加勒比盆地计划的受惠国,也是普惠制的受惠国,因此在巴拿马生产的产品向美国和欧洲出口可不受配额限制并享受优惠关税,但要符合原产地规定。
  7、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多年来形成了拉美贸易中心的地位,并成为拉美贸易的集散地、转口中心和走私基地。因此,商品销售渠道多、客路广。只要在巴拿马有现货,很快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转口至北美、拉美和欧洲等其它各国。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受拉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形式的负面影响较小。
  8、自由贸易区内店铺林立,集中了世界各大名牌产品。自由区年贸易额为130亿美元,以轻纺、服装、工艺、日用品和家电产品为主,是我国的传统市场,产品和市场结构非常适应我国生产现状和产品的优势。
  9、近年来巴拿马华侨人数迅速增加,达20万人左右,对中国产品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形成了很大的消费群体。
  10、巴拿马和与之签订贸易协定或其它优惠协议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免征关税,这些国家有: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和哥伦比亚。在巴拿马的外资企业视同本国企业,可享受这些优惠待遇。
  11、区内管理非常严密,采取的安全措施也非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区

科隆自由贸易区

所能比拟。区内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和组织本国和外国企业从事进口、展销、制造、装配和转口业务,为办公机构出租和修建住房、厂房、出租地皮、批准外国人在区内经商等。另外,区内为外国公司从事进出口和其他业务提供了诸多方便,如区内建有可供外商租用的数十座仓库,租期一般为20年,到期还可续租;允许外国公司从事各种商品、制成品、原材料、容器办理运入、储存、展出、开包、制造、包装、分装、装配、精制、净化、混合、改型、调配等业务。五、科隆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商人的帮助
  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来自中国南部的生意人对于申请巴拿马这么一个小国家的经济公民护照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些生意人更多的是来自于东南沿海一带的私营企业主,他们的经营内容都属于轻工产品的加工贸易或与之相关的范畴,其中不乏拥有千万甚至上亿身家的人,原因究竟何在?
  一直以来,希望自己能够移民的人们都看重的是移民国家优厚的福利制度、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偶尔也会有因为周边的朋友的外国身份而产生虚荣心进而想要移民的人,好像只有这些目的才是每一个希望移民的人所想望的,但是还很少有真的是因为有很好的发展生意的机会而产生移民想法的人,而巴拿马退休债券持有人护照的出现,使得有这种想法的人陡然间增加了许多,原因又在哪里呢?
  坦白地讲,这个国家经济公民护照的申请费用虽然说相当的高(只低于新加坡的项目),但是如果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讨论,既不需要在申请过程中参加英语考试和面试,也不需要提供资产证明和商业管理经验的证明,更不需要在当地进行居住,而且投资款还有一定的回报而可以作为一项收益相对稳定的理财计划,同时所需要提供的文件也是相当的简单,那么如果从一步到位拿到一个国家的国籍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费用还是非常划算的。更重要的是,巴拿马经济公民护照是目前在国内可以拿到的受护照发放国法律保护同时在国内还有合法机构可以进行办理的唯一的合法项目,这对于每一个申请人来讲,既没有法律风险也没有投资风险,安全程度不言自明。虽然申请经济公民护照,可以享受巴拿马所提供的福利,同时免签全世界20多个国家(如英国、瑞士等),但是这样一个福利制度不如欧洲,经济发展不如美国,社会生活条件也不是十分优越的国家,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通过与有意愿的申请人的交流发现,作为一批很有生意头脑的精明的企业家,他们当然看重巴拿马所提供的子女免费就学的福利和美式教育体制所能够带给孩子的更为广阔的未来发展,也会看重一个在拉美地区福利制度相当优厚的国家所能够带给个人和家庭的一些福利保障,偶尔也会看重一个外国身份所能够带来的所谓的虚荣心或者是在国内的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但是还有更加与众不同的一个原因是在于2007年6月28日巴拿马与美国签订的贸易促进协定和欧盟所给予的普惠制使巴拿马生产的产品向美国和欧盟出口时可以不受配额限制并享受优惠关税,“科隆自由贸易区”对于转口贸易方便的优惠政策以及区内便利的公司注册和经营政策可以使他们的企业在符合欧盟和美国的原产地规则的前提下突破欧盟和美国给中国建造的强大的贸易壁垒,利用巴拿马强大、便捷的海上运输能力达到他们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扩大国际贸易、从而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
  欧盟为了缓和2006年对华贸易1305亿欧元的巨大贸易逆差,终于不顾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的抗议,以及我国的多次斡旋和谈判,还是坚持推出了对我国部分加工贸易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政策。美国也基于同样的理由在今年3月30日打破了它坚持了23年的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反补贴法的贸易政策,向由中国政府补助生产的铜版纸征收10.9%到20.4%的惩罚性关税,而这项新政策在未来意味着还可能会使中国在钢铁、塑胶、机械、纺织品等其他领域都面临同样的重税打击。相反中国政府为了缓解巨大的贸易顺差,也在今年的7月1日调整了占海关税则的37%的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仅就服装及相关行业来看,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今年下半年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下降0.26%,利润将损失48亿元人民币,而这仅仅是一个大概的估计,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由于目前服装出口平均利润为5%~6%,只有高档服装的利润才会超过10%,那么涉及皮革、服装、鞋帽、箱包及粘胶纤维等产品的2%到5%的出口退税调整意味着这些企业的出口利润将下降三成左右,低端服装甚至面临亏损。而此前中国的很多服装纺织企业在香港或韩国进行转口贸易的途径也遭到美国和欧盟海关的关注和调查,使这些企业失去了一个可以降低成本打开市场的出路。
  众所周知,我国沿海地区的很多加工贸易类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十分低廉的,但是毛利润率也不高,而相对低廉的价格正是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之所在,欧盟和美国的强大贸易壁垒,再加上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收缩了适应对象,使这些企业附加值本来就不高的产品失去了原本能够用来进行竞争的一点点优势,此外,他们还要面临欧盟和美国所要求中国政府做的要使人民币主动升值的压力和市场上汇率波动的风险,那么,这些事件对于中国的很多出口企业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如何能够合法规避这些风险,如何能够使自己的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就变成了企业家们心中一个不断思索的重要问题。
  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是继香港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自由贸易区,自从香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停止进行转口贸易的有关审批以来,它变成了目前唯一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力和运输能力且保留转口贸易审批政策的自由贸易区,虽然类似于英属维京群岛这样的很多地区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讲还有可以注册离岸公司享受税务优惠政策的便利条件,但是可以真正进行深加工后的转口贸易,能够避开美国和欧盟的原产地规则的同时还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关税和其他成本的地区,在全球只剩下了科隆自由贸易区一处。如果希望在拉美地区建立中转站,把生意方便地做到拉丁美洲的46个国家和地区的话,从地理位置、投资费用和环境、货币稳定性考虑,同时要看贸易渠道、转口能力和对外便于发展和扩大均有优势的方面,科隆自由贸易区就以极其吻合的优势成为了企业立足的最佳选择。就算不把对欧盟的出口计算在内,仅仅就对于整个美洲的出口贸易一项根据巴拿马与美洲各国(包括美国在内)的自由贸易协定就可以为企业增加相当之多的毛利润和贸易机会,更何况巴拿马作为美洲的‘蜂腰’还在拉美地区有着很强的辐射能力和广阔的贸易前景。加工贸易类企业利用这一政策可以将缴税的负担降至最低,从而为企业保留更大的利润创造了可能,这就是企业主为何选择申请巴拿马的原因。取得合法、安全的身份是在海外建立生意的基础,也是企业能够在国际贸易市场上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的前提。
  科隆自由贸易区在巴拿马是依法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俨然的“国中之国”,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海陆空运输能力都十分强大;美元作为巴拿马的法定货币,使得在巴拿马经营国际贸易的企业没有汇率波动的风险担心,而无本币的货币制度又使得巴拿马成为拉美地区最活跃、最成功的国际金融中心;在自由贸易区内货物进出十分自由且手续十分简便(简化到甚至于只需要填写一张表格),同时也不需要额外提供其他文件;自由贸易区在60年中已经成为了拉美地区的贸易中心和贸易集散地,每年有几十万来自于美洲各国的客商到这里进行采购和交易,很难受到拉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而且多年以来自由贸易区内的经营以轻纺、服装、工艺、日用品和家电产品为主,非常适合我国的生产现状和产品的优势;在巴拿马国内有近30万中国华侨,也形成了一定的消费群体,同时也使得后来的华人能够很快地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自由贸易区管理十分严密,采用的安全措施远远高于其他类似的自由贸易区,在安全方面可以没有任何担心;而且巴拿马本身也为需要建立公司的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和安全的自然环境,同时企业还能以廉价的经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在巴拿马建立公司,而巴拿马本身的生活成本也是很低廉的。这些优势都使得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成为企业进军美洲市场首要的和最佳的选择。
  取得巴拿马合法的外籍身份,在科隆自由贸易区内建立深加工企业(而不仅仅是注册一家离岸公司),从而使自己企业的产品能够合理合法地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地进行销售,这就是一个巴拿马合法的经济公民的身份能够带给中国商人的最大帮助。六、什么是自由贸易区
  广义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或单独关税区组成的区内取消关税和其他非关税限制,区外实行保护贸易的特殊经济区域或经济集团。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美洲自由贸易区(简称FTAA,包括美洲34国)、中欧自由贸易区(简称CEFTA,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AFTA,包括东盟十国)、欧盟与墨西哥.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等。
  狭义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单独关税区内部设立的用防栅隔离的、置于海关管辖之外的特殊经济区域,区内允许外国船舶自由进出,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管制,也是自由港的进一步延伸,如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美国纽约1号对外贸易区等。
  这种自由贸易区划在一国关境以外,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口的区域。它一般设在一个港口的港区或邻近港口的地区。外国商品进入区内免于关税及海关手续;可在区内自由储存、分类、分级、拆卸、加工、制造、重新包装、重新标签、装配再出口,不受海关监管;进区的外国商品全部或部分、原样或经加工后若进入所在国的关境,则需办理海关手续并缴纳进口关税。自由贸易区可分为商业自由区和工业自由区。商业自由区内的外国商品除装卸、转换运输工具和储存外,准许为保存商品、改进包装或提高销售质量或准备装运而进行必要的作业,如散装改为包装、并包、拣选、分级和改包装等;但禁止拆包零售和加工制造。工业自由区则允许原料、元件和辅料免税进口,在指定作业区内加工;但所有进口料件和运出区外的成品均须按海关规定建立账册,以供查核。自由贸易区不仅作为商品的集散中心,对巩固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发挥作用,且可通过吸收投资、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等举措来刺激该国的经济发展。
  free trade zone 和 free trade area 都可以翻译成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前者属于狭义概念,后者属于广义概念。狭义自由贸易区,中文似应翻译为‘对外自由贸易区’,或者将广义自由贸易区翻译为‘自由贸易协议区域’。笼统的称为‘自由贸易区’,实在很容易让人混淆概念。
  自由贸易区是比多边贸易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自由贸易区是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的一种例外,指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多边承诺基础上,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近年来,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大量涌现,迄今向世贸组织通报、仍然生效的自由贸易区有197个,其中80%是近10年缔结的。据估计,全球贸易中有50%以上是在各区域集团内部,以比世贸组织更优惠的条件进行的,其中欧盟内部贸易高达67.6%,北美自由贸易区为55.7%。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为推动贸易自由化,一直致力于在世界各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发展中国家和各类区域组织也在纷纷仿效。
  自由贸易区(FTA)是指成员之间彼此取消所有关税和进口数量限制的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应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一个对这些组成土的产品的贸易,已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集团。自由贸易区具有关税联盟的特点,即在参与成员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间的商品可自由流动,但同时又各自保留自己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关税政策,每个成员有权对非成员设定各自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自由贸易区的大发展是在最近20年。目前世贸组织已有147个成员,要让这147个谈判主体达成一致协议,交易成本比较高。因此世贸组织多边框架在协议形成上常面临“人多嘴杂”的麻烦,这直接导致了1999年美国西雅图部长级会议和2003年墨西哥坎昆部长级会议的失败。为绕开世贸组织多边协议的困难,各国逐渐探索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即由若干个关税主体相互结合,在局部地区面向全部或大部分相互贸易的商品,规划和实施关税削减以及贸易便利化措施。由于自由贸易区谈判涉及成员数比世贸组织谈判少得多,因此比较容易达成一致。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数目不断攀升。1990年以前,世界上所有进入实施阶段的自由贸易区数目不过27项,但截至2002年底,总共有259项自由贸易区在世贸组织登记备案,其中有176项已处于实施阶段。
  自由贸易区是五种经济一体化形式(其他四种是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中最初级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在独立关税区之间通过协议组成贸易集团,废除或减少成员间的贸易壁垒,从而逐步达到成员间的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的第一个重要特征是,在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真正实现了商品的自由贸易。但这只限制在参加国或成员国之间。
  自由贸易区的另一个特点是,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自由贸易区明确指出,各成员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并不影响各成员经济体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国采取其他的贸易政策。因此,自由贸易区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的对外关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居民可以享受低关税带来的好处。
  例如,在国际市场上卖800美元的物品,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可以以400多美元就可以拿到手。
  自由贸易区是一种比较基本的区域贸易合作形式,一般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成员国内部取消贸易障碍,实现自由贸易,但没有共同对外关税;二是通常采取原产地规则。
  自由贸易区对所在地产生的经济效应,主要反映在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市场扩大及竞争促进各个层面。其中,贸易转移可能导致效率较高的区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为效率较低的区内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所替代,从而影响区内国家或地区生产效率提高的进程。而其他三个方面,均将为区内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使区内各经济体的生产企业可以较之以往低的成本筹措原材料与零部件,并受益于物流畅通、关税减免,构筑更具效率的生产体制,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
  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将使内地广袤市场、人力资源及科技实力同港澳的通畅物流、信息、融资网络及自由市场体制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随着贸易壁垒的逐渐消弥,将逐步降低跨境交往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各自及整体对外贸易竞争力。
  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和迅猛发展有其深刻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原因[3] .第一,与多边贸易体制相比,区域内国家易于就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并产生实效。同时,现有的自由贸易区大多富有成效,也激发了更多国家参加自由贸易区。第二,就地区或邻近国家而言,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邻近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区具有人员往来与物流便利、语言文化相近、生活习惯类似等多种有利条件。因此,邻近国家和地区间具有更多的有利条件来扩大和加深经济合作以获得互利双赢的效果,其效果比参加多边贸易体系带来的利益要更明显一些。第三,在加入多边合作机制的同时,缔结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推动各成员国内的经济结构改革,从而可以借助更多外力来推进国内改革。第四,20世纪90年代一再发生的地区性经济危机的教训,也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地区经济合作的制度化。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证明,在同一地区国家之间,危机蔓延的速度往往更快,相互影响也更为强烈[4] .因此,加强地区内经贸合作不仅有助于防范新的危机,而且也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自由贸易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国际贸易和成员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5] ,在区域内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成员国内部经济贸易的增长,加快区域内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合作,促进各成员国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吸引和扩大对外投资,增强成员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从而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因此,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各国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其作用
  1、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意味着成员国内部贸易壁垒的降低或取消,使得贸易环境相对于非成员国而言变得更为有利,有力推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
  2、获取规模经济和竞争的福利效应。统一市场的建立为现代化工业扩大生产、享受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性。生产能力的充分运用,不仅可以增加产出,还可以降低成本和市场价格,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受益,而且在统一大市场下,还可以避免各国企业规模的扩大可能产生的垄断。另外,在本国市场有限需求的限制下,企业规模的发展一方面会有“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会使企业数目减少、竞争程度降低而失去部分经济效益。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不仅提高了部分企业的经济规模,而且提高了整个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了整个统一市场的经济效益。
  3、规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一个国家起着主导作用的进程,在国家作用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把全球市场内部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4、有利于地区安全和多极世界的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出于共同的利益,以共同的声音和共同立场一致对外,增强了谈判地位和综合实力,有利于地区安全和多极世界的建立。
  5、加速企业的重新组合,提高竞争能力。因为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获得,商品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低壁垒或无壁垒的销售,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改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大国开展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正在加速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这是因为自由贸易区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兼有外交、政治方面的战略意义。它通过更加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条件,将成员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利益的融合又加强了成员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形成各种利益共同体。这一趋势使国家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自由贸易区的大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我国和平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竞相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形势下,如果置身局外或落于人后,我国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可能处于不利境地。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优惠贸易安排

  是在实行优惠贸易安排的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者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例如历史上的大英帝国特惠制;

自由贸易区

  是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一种比较基本的区域贸易合作形式,一般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成员国内部取消贸易障碍,实现自由贸易,但没有共同对外关税;二是通常采取原产地规则;

关税同盟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结成的同盟,其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家商品的竞争,例如欧洲联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

共同市场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实现商品、劳动力、资本等的自由流动,例如欧洲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即各参加国不仅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例如目前仍在发展中的欧洲联盟。目前,建立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寻求发展本国经济、抵御经济衰退的一项重要举措。世贸组织的基础原则
  最惠国待遇。但由于自由贸易区的积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第24条对其作了特别规定从而使自由贸易区成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并明确允许各成员国或各成员在其领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目前的实践,证明自由贸易区对于多边贸易体系并未构成重大威胁;相反,由于它的目标是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可以率先在区域实现内部贸易自由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与多边贸易体系具有互补性,可以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国际分工及资源禀赋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不断深化与转化的过程。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对于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一条主要措施就是适应开放经济的需要,促进贸易自由化,推进国内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在此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成为一种突出的趋势和现象。一方面,已具相当规模的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地区,还在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其范围;另一方面,许多新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正在孕育或已现雏形,其中东盟自由贸易区迅速崛起,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渐成鼎足之势。同时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还在不断深化,如东盟“10 3”自由贸易区,东盟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拉美国家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等。
  这些现象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从理论上讲,区域经济一体化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它们依次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而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一方面说明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和经济联系越来越自由,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国家经济主权的不断让渡和“丢失”。
  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属于各国在世贸组织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互相开放,是最惠国待遇的一种例外。因为区域成员之间互相给予的优惠高于域外成员,这就给域内成员之间带来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大效应,大大促进了区域内成员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上述特点,使得过往以地缘因素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区划进一步转化为具有强大的对外张力和一定程度排斥力的世界经济板块结构。

自由贸易区与世贸组织

  就促进贸易自由化来说,自由贸易区与世贸组织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两面性:既相互“竞争”和替代,又相互补充和促进。现在,世贸组织已经不限制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世贸组织对自由贸易区实行了例外原则,即最惠国待遇例外。自由贸易区国家间实行的贸易优惠和贸易便利措施,不必按照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无条件地推广到所有世贸组织成员,这一例外原则,就是默认和允许自由贸易区在某些方面游离于规则之外。
  从世贸组织的法律体系看,自由贸易区与之是相容的,例如关贸总协定(GATT)第二十四条第4款表明了对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态度:“建立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应为便利组成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各领土之间的贸易”;第二十四条第5款还提出:“作为对最惠国待遇的例外,允许各缔约方在其领土之间建立关税联盟和自由贸易区,或根据建立关税联盟或自由贸易区的需要而采取某种临时协议”。
  由这些条款表达出来的含义可知,自由贸易区与世贸组织的框架是相辅相成的,其运作原则是,通过局部性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达到总体上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世界三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区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及东盟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墨西哥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创造了可能,加上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拿大的原材料、墨西哥的劳动力与美国的技术管理相结合,为一种新型自由贸易区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该协定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注: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要求成员国之间降低和取消关税,开放金融市场,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建立协调贸易冲突的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扩大贸易和投资机会,保证贸易自由化的正常进行。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北美各国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美国而言,积极的影响是:第一,不仅工业制造业企业受益,高科技的各工业部门也增加了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出口。美国同墨西哥的贸易顺差因此而增加。第二,美国西部投资的扩大。第三,由于生产和贸易结构的调整,大量劳动力投入那些关键工业部门。第四,协定对墨西哥向美国的移民起到制约作用。消极影响的主要有:技术性不强的消费品工业对美国不利,为改善墨西哥与美国边境环境条件,美国要付出60亿—100亿美元的经济和社会费用;关税削减使美国减少大笔收入,加重了美国的负担。与此同时,该协定对加拿大、墨西哥两国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扩大了区域内贸易,但另一方面使一些国家担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区域外向美国出口构成威胁。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即欧洲经济共同体、煤钢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
  为了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1986年欧共体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在卢森堡签署了旨在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欧洲单一文件》。1991年,签订了旨在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和成立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该条约获得所有成员国批准并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自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5次扩大,成员国从最初的6国发展到目前的25国。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欧盟已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外贸、农业和渔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建立了总预算制度。1993年1月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随着1995年《申根协定》和1997年10月《阿姆斯特丹条约》的签署,欧盟在加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及内政司法合作方面取得了进展,取消了内部边界检查,极大方便了人员、货物、资金和服务在欧盟内部的自由流动。1999年欧元如期启动,2002年欧元现钞开始流通,这为欧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催化作用。欧盟开始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协调立场
  ,并能在不少问题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大大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影响力。
  欧盟委员会是欧洲联盟的常设执行机构,主要职责是实施欧盟有关条约、法规和欧盟理事会做出的决定,向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政策实施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欧盟日常事务,代表欧盟进行对外联系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

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成立。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5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使东盟由最初成立时的5个成员国发展到目前的10个成员国。东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和互利的合作。
  随着经济实力和影响的不断加强,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东盟率先发起东亚区域合作进程,逐步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其中,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分别与中日韩(10+1)合作机制已经发展成为东亚合作的主要渠道。此外,东盟还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欧盟、韩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度10个国家形成对话伙伴关系。
  为了早日实现东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该自由贸区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6国已于2002年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降至0—5%。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4国将于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
  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10+1)会议上,双方领导人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并授权经济部长和高官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成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runsly发布于 2022-02-17 19:27:37 知识
上一篇:真空锅炉下一篇:知识产权保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