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资本配置管理
经济资本配置管理 实施经济资本的配置是商业银行实施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银行主动运用经济资本进行指导战略和业务决策的体现。经济资本配置是指,在理论上或形式上计算支持一项业务所需要的资本额(即经济资本额),再对全行经济资本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估,综合考虑信用评级、监管当局规定、股东收益和经营中承担的风险等因素,在资本充足率的总体规划之下,制定经济资本目标,将经济资本在各个机构、各项业务中进行合理配置,使业务发展与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相适应。 理论概述
经济资本配置管理 经济资本包括两方而的内容:一是根据银行资本实力、股东目标与偏好、监管要求。确定整个机构的总体风险水平以及相应的抵御风险损失的风险资本限额;二是根据银行内各业务部门的风险调整的绩效测量,在各部门间进行风险资本限额分配,并根据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估对经济资本分配进行动态调整。经济资本配置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与银行的总体风险战略和股东目标相一致的业务风险组合。
资本配置并非完全等同于资本的实际投入,由于经济资本量表现的是风险量,因此在银行内部各部门以及各业务之间的资本配置实质上是风险限额的分配,是确定与风险限额相当的业务或资产总量,但在银行整体层面上需要实在的资本投入,这是考虑到风险分散化效应产生之后银行对总风险的反映。
关于如何进行经济资本的配置,西方现代商业银行主要采用的有系数法、收入变动法和资本变动法。中国商业银行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系数法,其基本思路是对于银行的每一种资产,都给予配额一定的经济资本,即经济资本足资产属性(指余额、期限、资产质量等)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经济资本=f(资产属性)=f(余额,期限,质量),同时给每一类资产确定一个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即:经济资本=资产余额×经济资本分配系数。根据资产对象的不同,系数分别可在交易基础上以及资产组合基础上测算得到。
银行实践经济资本配置管理 2004年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各商业银行在建立风险资产扩张的资本约束机制、以资本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制度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有效地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国内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尝试建立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中国建设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范围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资本性占用四个方面,其经济资本配置和计量结果是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银行2004年引入了经济资本的概念,2005年发布《中国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办法(2005年版)》,对其各分行经济资本计量对象仅涵盖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已经纳入了信贷管理流程;经济资本指标考核南指导性过渡到指令性,并成为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银行于2005年制定并下发《中国农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暂行办法》,力图以此加大业务调整力度。中国工商银行也在研究向业务单位分配经济资本的方法
在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巾,以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为代表的一些股份制银行也开始意识到转变传统的战略管理手段的必要件,并试图建立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光大银行于2004年下达了各分支机构风险加权资产总量计划。对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占用量进行度量。综上所述,可见当前经济资本管理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各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
实践中经济资本的配置区分为对存量风险资产的经济资本配置和对增量风险资产的经济资本配置。前者考虑的是对资产组合所面临的未预期风险的抵御,后者则是通过对不同的产品、部门和区域设定不同的经济资本系数来传导总行的经营发展战略。商业银行在制定经济资本预算计划时,重点是对增量经济资本的配置。经过实践,各商业银行已经逐步认识到,经济资本配置应当在资产组合基础上,充分了解风险分布状况,并据此分配经济资本。具体而言,科学分配经济资本需要具备三个前提:其一,了解各种风险的概率分布:其二,了解并估计各种风险来源的银行敞口的额度,以及这些敞口的相关性;其三,确定银行对风险的容忍程度。在三大前提具备的条件下,采取自上而下的原则对经济资本加以分配。
业务发展经济资本配置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经济资本是为了确保其即使在最坏状态下也能够维持清偿力和持续运转,而为业务单位配置经济资本则是为了确保资本的最佳运用,确保每一个业务单位都能持续创造价值。经济资本配置、业绩衡量和业务决策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循环关系,即根据经济资本确定业绩,根据业绩决定业务,根据业务决策配置经济资本。在这个系统中,经济资本居于中心地位,它是业务决策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总的说来经济资本配置管理对银行业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强化资本约束意识,推动业务规模发展。
经济资本配置管理强调了资本的稀缺性和高成本性,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效应。一方面,通过经济资本重新配置程序,将经济资本从低效率使用者转向高效率使用者,提高银行整体经济资本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尽量增加经营收益的同时,尽量少占用经济资本。以推动业务规模的台理发展。比如由于中间业务不分配经济资本,个人银行业务因风险较低而分配少量经济资本,所以这些业务价值创造能力相对较高,已经成为当前许多银行致力发展的亮点,并实现了快速增长。
二、调整业务结构,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
经济资本约束意识的增强也会有力地扭转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重规模轻管理的经营思想,促使商业银行将经营管理的重心转变为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实施经济资本配置管理之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各机构、部门和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水平决定业务发展的方向。对回报率水平和价值创造较高的机构、部门和业务,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而对回报率很低甚至是负贡献的,则采取限制和收缩政策,以避免价值损失。比如,如果根据历史数据判断某项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较高,在编制经营计划和经济资本预算时,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系数设定等方式,传达总行对于此类业务倾斜支持的导向。
三、加快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平衡。
随着外部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力度的加强和银行对资本测报要求的提高,商业银行在经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到资产扩张的速度、业务发展的规模以及所带来的收益,还要充分考虑由此带来的风险及茛资本占用,将收益与风险和成本相统一。为提高资奉的使用效率,确保占用的经济资本能够达到最低回报耍求或高回报水平,银行必须耍将有限的经济资本配置到风险较低而回报水平较高的业务上,重点支持和发展这类业务。
经济资本配置管理 四、准确计量各项业务的成本,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绩教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突出的制度性缺陷:
一是以利润、资产规模的绝对量考核为主,忽视资本占用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片而追求账商利润和资产规模而漠潜在风险的短期行为:
二是绩效考核评级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经营收益未经风险调整;
三是绩敬考核评价体系以横向为主,无法具体量化具体产品和业务条线的经营绩效。
实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可以克服上述缺陷:它强调的是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并扣除了为预期风险所计提的专项准备金,更真实地反映了利润和资本回报率。同时,还可以衡量具体的交易和账户,有助于真实反映各项业务给银行所创造的价值。基于经济资本配置管理来衡量业务单位业绩,并将报酬和业绩挂钩,可以给各业务单位最大的制约力,约束苴只为增加收入而不顾及风险地扩大资产和业务的行为,同时给予业务单位动力去设法采用对冲、转移、出售等方式消除或降低风险,以减少经济资本占用。
五、优化业务战略规划,增强对业务发展的引导。
由于经济资本管理相对清晰地揭示了不同类型业务的风险,有利于银行选择风险相对较低而收益幸日对较高的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也就是说将经济资本优先配置到经济资本系数低、有较高经济资本回报率的业务上,如大力发展票据贴现、承兑、个人消费贷款和国际贸易融资等低风险业务,促进业务品种结构的渊整。同时,通过对具体产品、业务和区域的经济资本报率的量化,可以为商业银行在制定经营发展战略时提供有力支持。
注意事项经济资本配置管理 一、经济资本配置与外部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根据《中国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办法》(2005年版)规定资本配置与计划编制卡日衔接,经济资本配置货责综合经营计划中经济资本指标计划的制定、执行监测和分析评估工作。在监管资本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经济资本配置方案。对风险资产的结构和总量作出计划安排。同时编制年度经营计划更多是取决于股东回报、发展规划以及增长速度的要求。经济资本配置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与银行的总体风险战略和股东目标相一致的业务风险组合。以经济资本约束方式安排各家银行年度经营计划与以往以规模约束发展不同的是在中央银行信贷规模指导下,按信贷计划安排各行业务发展速度。
各分行根据总行核定的经济资本增量和按照实际情况确定的资本分配系数确定资产的规模和结构。中央银行年度信贷规模与增速安排是以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对货币政策要求来安排的。因此,通过资本配置管理安排业务发展规模与速度必然与在中央银行信贷总计划安排下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产生偏离的可能。近期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或信贷规模管理实施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贷款规模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分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的实施。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资本配置管理与外部经济环境、宏观政策的协调性,既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总体要求。叉满足内部资本配置的管理,达到经济资本绩效目的。
经济资本配置管理 二、经济资本配置内部约束有效性问题。
经济资本配置突出的作用之一在于克服以往绩效考核方式的缺陷与不足。能通过RAROC和EVA真实地反映了利润和资本回报率。以及股东价值增加值。经济资本配置有效发挥绩效考核作用主要通过经济资本指标体系表现,经济资本指标包括经济资本占用指标、风险调整经济资本回报率指标和经济价值增加值。
经济资本配置效益,取决于各项影响因素综台作用结果。目前系统内对经济资本益的评价汉限于机构层面,并且在整体财务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占比约为l7%,影响力相对较小。经济资本指标作用基本上仅是各行经营状或经济资本指标体系现状结果反映。而真正通过资本约束与调整业务方向的约束作用有限。经济资本考核指标不同于其他业务量、收入、利润、费用等指标便于落实到具体部门甚至个人,由于经济资本尚未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因而授信业务发起时一般不作经济资本指标测算,由此无法从业务发起环节实施真正资本约束作用,不易实现经济资本指标预算目标。要真正发挥资本约束业务发展作用,则应尽快实现经济资本指标多维度的考核。即机构层面、业务部门(经营单位)、产品线,分别衡量风险资产占用经济资本的总量,不同机构、业务部门和产品的风险收益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的贡献度。
三、避免资本流向高风险业务。
对经济资本采用增量配置法,即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计划、外部监管及信用评级要求、风险承担水平、股东回报要求等各种因素基础上,对经济资本占用的总量增长和组成结构进行规划。并通过相应环节进行经济资本配置与分配。总行统一确定经济资本增量和资本分配系数,并赋予各分行比例浮动权限,确定统一标准和调整机制。但现行配置方式中规模是决定经济资本配置量的主要因素。从部分分行经济资本指标例子可以发现,经济资本占用、经济资本回报率与经济价值增加值三项指标数据关系不协调,存在经济资本占用量高、低回报率和低增加值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风险多占用经济资本。产生经济资本流向高风险业务。无形中限制了低风险业务发展,降低整体经济资本回报率与价值增加。通过风险系数对不同的业务确定不同资本成本与资本回报率的要求。使得经济资本指标能够客观反映最优效益。
相关词条
业务流程再造 |
生产控制 |
休哈特控制图 |
薪酬管理 |
临界管理 |
精益成本管理 |
战略规划 |
制造资源计划 |
精益战略 |
精益管理 |
卓越绩效模式 |
管理创新 |
企业核心能力 |
信息管理 |
战略联盟 |
服务链管理 |
生产管理 |
精益质量管理 |
外包 |
知识管理 |
精益供应链 |
企业远景 |
精益六西格玛 |
5S管理 |
忠诚管理 |
信息管理 |
薪酬管理 |
忠诚管理 |
生产管理 |
临界管理 |
(1)《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工会财务会计百科全书》
(3)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Summary.aspx?ChnID=3594&LeafID=14067&DocID=1508735&gourl=/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
runsly发布于 2022-02-16 22:24:31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