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品生产

什么是小商品生产
  小商品生产是指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又称“简单商品生产”。
小商品生产的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小商品生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时候。这时,私有制已经存在了。小商品生产存在的两个必备条件是:①社会分工;②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分工使得生产者需要互相交换产品;私有制使每个生产者各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互相不得侵占。在这种情况下,产品要进入消费,就必须通过等价交换过程。于是,产品采取了商品的形式。
小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小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小商品生产者是私有者,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是他私人的事情,因此,他的劳动直接地是私人劳动。但由于存在社会分工,他的产品是为社会提供的,因此,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间接地又是社会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小商品生产所具有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两重性质,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两重性以及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小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通过商品交换转化为社会劳动,但他是私有者,是盲目为社会进行生产的,产品不一定符合社会需要。如果他的产品符合社会需要,售卖出去了,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如果不符合社会需要,售卖不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不出去,价值也就不能实现。
小商品生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小商品生产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能自发地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少数生产条件较好,个别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但仍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出售,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盈利。这就刺激着其他生产者竞相改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法,从而使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小商品生产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末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生产力增长、商品交换发达的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每个小商品生产者生产技术条件的好坏,劳动熟练程度的高低是极不相同的,生产处于有利地位的小商品生产者就越来越富,而生产处于不利地位的小商品生产者,就越来越穷,最后沦入破产的境地。富有者上升为资本家;破产者失去生产资料而沦为雇佣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以后,小商品生产受到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排挤,但在整个资本主义时期仍然存在大量的小商品生产者。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小商品生产的分化过程仍然存在并会加速,这种分化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因素。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小商品生产仍然大量存在。小商品生产者虽是私有者,但又是劳动者,无产阶级政权不能剥夺他们,而是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把他们组织起来,将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各社会主义国家仍保留有个体所有制和小商品生产,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有所发展。它能拾遗补缺,生产许多人民生活需要的商品。由于在生产和流通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统治地位,小商品生产一般不会分化出资本主义关系,它们附属于社会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小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关系
  小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①小商品生产以个体(包括家庭)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以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为基础。
  ②小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的自身需要。个体手工业者出售产品,是为了换回自己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个体农民出售有余的产品,是为买而卖。这种商品的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使所投资本增殖。其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


runsly发布于 2022-02-16 21:23:59 知识
上一篇:公共信用下一篇:市场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