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说】红杉资本沈南鹏_做多中国

(内容来源:由笔记侠整理汇总自网络公开资料)

在一级、二级投资市场,有一个关于“VC一哥”和“PE一哥”的说法。VC,即为风险投资,是在企业起步时期的投资居多,风险高,但收益也很高;PE,即为私募股权投资,一般在企业成长期,风险稍低,收益稍低。PE一哥,指的是高瓴资本的张磊;而VC一哥,即是红杉资本的沈南鹏。

根据百度百科资料,红杉资本于1972年在美国硅谷成立,而其中国基金于2005年9月由沈南鹏和红杉资本共同创办(以下简称红杉中国)。

红杉中国的投资版图囊括了我们的衣、食、住、行,例如阿里巴巴、京东、今日头条、摩拜单车、饿了么……在几乎所有较为知名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背后,都有着红杉中国的身影。

在创办红杉中国之前,沈南鹏成功创办过携程旅行、如家酒店。或许正是因为创业者的出身,让沈南鹏对“投资人”“投资企业”具有非凡的鉴别力,以至于“红杉是否入局”成为一级、二级市场评判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准。马化腾感慨说:“沈南鹏,可以说是中国风险投资界最成功的投资人,在我印象里,不是之一。”

其个人荣誉也多不可数,2020年获得“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排名第一)、202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2021中国顶级风险投资人(排名第一)……今天,特地整理了多篇公开网络资料,梳理出沈南鹏对于创业选择、创新路径、创始人特质、企业文化等方向的理解和感悟,以飨读者~~

在中国创业的底气来自哪里?非常简单,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生长在这片热土上,过去的一段时间,我跟许多国内外的投资同行交流,大家有一个强烈的共识:做多中国。

“ 创业要顺风而为 ”

1.什么是好的创业方向?做什么事情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是第一选择。最理想情况下,第一,你喜欢这件事,这是最重要的;第二,是你对这件喜欢的事情,本身有足够大的空间。

2.要说过去10到15年,我们在中国有何成功秘诀,那就是我们持续“做强中国”。现在正是在许多行业内加倍投资中国的时候。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在内的数字技术正在改造着中国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方方面面,而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这些转型的过程会进一步加快。

3.年轻人应该对你真正热爱的事情怀有赤子之心,并且选择进入一个令人振奋的行业——这个行业不仅在短期,更在中长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在一个成长型行业里顺风而为,肯定要比顶风前行好得多。

5.今天的医疗健康行业有点像20年前的PC互联网,有一批优秀企业在不同的垂直领域里崭露头角。

6.医疗领域正在出现一些爆发性的机会,但需要有耐心。中国医疗行业的机会在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如果医疗服务在那里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市场空间会非常的广阔。

7.过去20、30年是信息科技在引领人们生活的巨变,未来20、30年生命科学可能会超越信息技术,比如基因技术、细胞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生命科学的融合,使得健康产业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精准医疗”日益成为可能。

8.尽量不要成为一家“Me Too”(跟随)公司,而是要成为一家“First in Class”(同类最优)企业。这是我在优秀的TMT和医疗领域创业者身上看到的共同品质。这些创业者往往也非常有韧性,他们都着眼于创造百年企业,而他们也是能够笑到最后的人。

9.过去几年里,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率先出现了一批引领世界的中国企业。但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碳达峰、碳中和”这个历史性机遇下,还蕴含着更多的创业机会。

10.我们发布的一份“碳中和”报告,研究梳理了我们认为可加速商业化落地的十大技术方向,包括固态电池、家用储能、节能减排新材料、存算一体AI芯片、碳捕捉和碳量化、AI在节能和交通减排方面的应用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未来更多创业者大展拳脚的领域。

11.初创企业需要善于把握机会,借势借力,与大象共舞。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它很可能认为其最主要的对手就是其他大公司。但实则并不尽然,通过借助杠杆效应,初创公司也能以小博大,它们可能才是大公司真正的对手。初创公司的优势非常鲜明,简称“5S优势”。包括:

Stealth——隐蔽;

Speed——速度;

Smarts——才智;

Svelteness——精简;

以及Simplicity——简单。

这些灵活性不容小觑,具有颠覆产业巨头的巨大潜力。

“ 品质比能力重要”

1.创业是一件具有高风险的事情,作为一名创业者应该做好全面的准备。

2.“一把手”要有独门武功,这独门武功因行业而异。

3.商业社会中很多问题会比书本上的复杂很多,你需要有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这个过程往往是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完成的,这是商业社会中经常碰到的。

4.我做创业者的时候,有两个心得:首先,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商业模式是正确的。是能走出来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说服站在桌子另外一面的投资人。第二个,你要做世界上可能的每一分努力。你知道在你桌子的另一边人只有3%的机会投你,但你要当成“100%有机会他投我”的心态来说服对方,但是你的每一分努力是不能放弃的。

5.创业即使走对了方向,即使有一个好的团队,也未必一定成功。有些企业即便没有倒闭,但也从来没有真正达到一定规模和市场份额,而且这样的例子在创业领域比比皆是。

6.创业者能不能获得风险投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对于投资者来说,投与不投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7.尽管做了充分准备,商业模型也是正确的,但由于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存在,创业还是有可能失败。的确,很多人看到的都是成功创业者的光鲜亮丽,却看不到那些默默无闻的失败。创业者一定要对创业失败做好充分准备,除此之外还要为自己从事的新行业做好技术准备。

8.创业者还必须“善变”,要始终以一种变化的心态去面对市场的变化。即便今天去看我自己在2002年写的如家商业计划书,也会发现彼时的想法和今天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当时的创业计划绝对不会预料到企业今天所面临的实际发展状况。

9.作为一名好的创业CEO,他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来不断修正自己的商业计划,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向,尤其在公司早期,这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创业者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人,那么他的创业很难成功。

10.作为CEO,你要在创业第一天就做好心理准备和技术储备。要想到,如果巨头进入这行业,你会如何应对?

11.做好用户体验并不需要你是技术或编程高手,但你必须重视产品和用户体验。

12.CEO肯定也是产品经理。团队负责执行,但 CEO 应该深度介入并参与,帮助团队打磨产品。

13.其实CEO不是那么好当的,定战略、重产品、带团队、算好账,一个都不能少。

14.在“创业者能力”和“创业者精神”的选择上,优先选择创业者精神,只有创业者有真正的品质和美德,他的能力才能够得以发挥,否则可能会被滥用。

15.如果一个创业者能力特别突出,但是素质并不好,我是不会投资的。俗话说“事在人为”,在如今的创业环境下,很多时候比拼的就是创业团队的能力,能力高的才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存活下来。

16.在那一段至暗时刻里,首先得相信自己,相信这个商业模式是正确的,公司是能成长起来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说服坐在桌子另外一面的投资人。

17.在环境剧变的时候,不要抱怨也不要放弃,专注做最重要的事。

18.优秀的创业者是有很多共通性的:

首先,他们都极其专注、极其的市场化驱动,从聚焦某一个产品,到发展到相当规模后延展边界;

其次,他们都是长期主义的实践者,非常有进取心、企图心;

第三,他们将尊重商业规则放至首位,同时从某种程度上又改写或重塑了很多行业的商业规则,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最后,他们都有国际视野,会用全球的规则、全球的趋势来思考他当下的生意。

19.对于一个创业企业而言,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家精神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品质。要走正道,做一件对社会长期有价值的事情。一个有长期有抱负的企业,在具体执行上会反映出来。

20.出于什么动机创业很重要。有些“创业者”仅仅为了盼着上市、赚钱而创业,但是我们更欣赏的创业动机是希望创造一种产品和服务满足某种需求,解决某个问题,其动力源自好奇心和使命感。

21.判断创业者、企业家时不仅要看能力,看技巧,还要看TA是否具备正能量。

22.如果在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精神之间做选择,我认为企业家精神最重要,其次才是企业家能力。只有企业家精神才能保证方向正确和正能量;只有企业家精神才能让企业家能力得到正确发挥,否则才能就可能被滥用。

23.未来的创业者,在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还要更多思考企业发展对于民生的促进,要让技术进步和企业成长创造的价值更好回馈大众。

“ 突围,要具备核心竞争力 ”

1.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开疆拓土,肯定会碰到许多竞争。在它们成长的早几年里所面临的竞争,比今天碰到的竞争要难得多、多得多。

举个例子,美团今天面临着诸多的竞争,但回想10年前,美团遭遇的可是“千团大战”。尤其在最开始的一年半,美团还不是No.1,那种竞争更加残酷。想突围出来,就一定要具备核心竞争力。

2.媒体常有这样的问题,说在你们投的A公司跟B公司合并当中,你们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乐意扮演这样“参谋”的角色,但其实每一个并购后面都有很清晰的商业逻辑。企业家们都是很聪明的。如果1+1=0.5,绝对没人干;但是1+1=3,企业家就会考虑;如果1+1=5,大家肯定会非常积极地去探讨这件事情。

3.木桶理论说的是不能有短板,但我更认可反木桶理论,初创期企业往往是反木桶理论起作用。不管“一把手”还是团队,不可能什么都强。与其全才,不如专才。每个早期企业都需要独门的杀手锏才能脱颖而出。

4.企业家要时时提防:今天的产品很成功,但明天这一商业模式就可能会消亡。

5.事实上,运营一个基金和运营一个企业是一样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团队文化和“产品能力”。“产品能力”对投资公司而言就是对商业项目的判断力,这个判断力是理念问题,也是技术问题。

6.许多领先企业能够走出困境,是因为它们在各自行业内不断做大做强。即使在面对“至暗时刻”,他们也能主动出击,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7.对于年轻的创业者来说,我建议他们把重点放在公司的生存上。理顺公司的现金流是确保公司得以存续的唯一方式。

8.企业应该专注于产品,因为危机总会过去。真正差异化的产品,可以让你在风雨过后以更强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中。

9.规模往往是增长和创新的敌人,小而美常常是发展之道。

10.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谨记始终保持一个轻盈的体态。道理很简单,因为一个作用力对于一个质量大的物体几乎起不到作用,但却能轻易推动质量小的物体,并让它加速前进。优秀的企业家务必随时警惕规模成长陷阱。

11.公司存在冗余现象是可以预防的,它所呈现的早期信号包括:企业开始强调物理条件和设施、注重形式而非内容、管理人员的膨胀、不强调量化指标,反而强调不可量化的事物。

12.企业家需要始终要关注的是真正重要的指标,包括客户、订单量、营收、毛利、流失率、盈利能力、现金流,让真实的数字说话。

13.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成本、发展速度极限、市场规模、单位效益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平衡点。企业发展中一定要保持阶段性的产品的专注和领域的专注,不要盲目扩张。

14.一家企业的任何一则正面或负面的消息内容都会在社会化媒体下达到指数级的扩散速度。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也随之越来越紧密,特别是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企业,客户决定了企业品牌的成败。

15.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不断培育新的视角,销售、公共关系、客户服务、业务拓展等功能都需要融合社会化营销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产业影响力。

16.成功的企业都非常有“企图心”,但关键是它得在一个“好”的行业里,只有天空才是它的限制。

“ 坚持创新驱动 ”

1.创新也可以视为实践企业家精神的一种工具,它的驱动力在很多时候源自市场结构的变化与人群的认知变化,这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出现的市场机遇。

2.真正卓越的企业往往是另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模式,打造和定义一个全新的行业。

3.“第一性原理”既是优秀科学家研究方法论的共同特征,也是成功企业家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伊隆·马斯克把它阐述得很清晰,那样的思维路径往往是科学和商业创造性的根源。

4.真正伟大的企业,其成功之道绝不仅仅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以解决一个我们身边的用户痛点为出发点,为用户创造更多美好。

5.科学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辛勤努力,享受过程,勇于突破,追求创新,脱离平庸和世俗。

6.我们在先进制造、生物制药、核心软件、新材料等领域中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甚至是空白地带,这正是需要创业力量的地方,谁能闯过“无人区”,谁就是时代的破局者。

7.创业者需要关注三个“更”,一是更硬核,如芯片半导体、量子计算、脑机接口;二是更智能,如垂直和通用SaaS、数字医疗等;三是更交叉,如AI制药、合成生物等领域,把行业的难点、痛点转变成创业公司发展的起点、亮点,这是当今时代对创业者的更高远的期许。

8.人的天性是厌恶改变,倾向于仰仗既有经验,下意识地抵抗自己所不适应的。然而追求创新与变革,就需要克制这些与生俱来的弱点,需要每一位企业家去鼓励企业的风险文化、激励员工勇于快速试错、勇于丢弃停滞的工作流程、逐步建立去中心化的团队、善于授权建立自下而上的创新。

“我的投资秘诀”

1.我选项目的有六条秘诀,分别是:看人、模式、执行力、客单量、效率、数据。

创始人和团队的能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要靠谱、诚信,不要忽悠投资人。执行力是决定创业公司在初创期后能否融到钱的关键节点,因为没有执行力,所有的idea、所有的远景目标都是空谈。

还有客单量,之前所有的因素都会在客单量上表现,如团队、模式、执行力等,而这个时候只要客单量足够好,融资就不成问题。

2.风口,是现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词。但是做投资,是看长期趋势和未来,不是短期热点。有些风口可以产生长期的价值,适合投资,有些却不会。这就需要静下心来做大量分析。

3.错过永远让人遗憾,是特别伤心的事儿。但是同时你也知道,这是投资生活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你永远会有很多错过。这么讲吧,即使你说我当年投了今日头条,你会说我当时还投少了,你永远可以这样。风投确实是一个遗憾的游戏。

4.50%的投资的成功是在投后,这个是我一直特别强调的。其实这点在硅谷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个成功因素,很多的创业者都感觉找到好的基金,会让他与众不同。中国有时候有些创业者,还不太相信。他们有时还是感觉,资金的力量重要。但是其实资金以外的力量,往往比资金更加重要。

5.我认为资本可能是无情的,但是资本的管理者必须有情,必须有社会责任。

6.投资,并不是要去人多的地方,相反,人云亦云很容易出问题。当非常多活跃投资人都关注某个行业、钱不断涌入的时候,创业者之间的竞争加剧,可能不容易静下心来认真打造产品。

7.我们其中一类投资是把海外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引入到中国来,在中国落地。这件事情比很多早期投资复杂的多。这个过程越复杂、竞争就越少,也没有同质化问题。当你的投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非常复杂的时候,你的差异化就形成了。

8.想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就不能拍脑袋、必须有理性的分析和研究。每个投资,无论是100万美元,还是1个亿,背后的工作都是一样的,都必须建立在对行业有深入、全方位的研究之上,必须落实到大量数据和事实的调研之上。最大的挑战是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每一个新的行业,就可能需要新的方法论。

9.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股权投资)有所不同,前者关注人多些,后者较多关注商业模式。然而,作为一个真正优秀的选手,他一定会规避狭窄赛道、选择光明正道,这也反映了他的判断力。所以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人。

10.我们确实抓住了一些最重要的领域,但我们也经常犯一些错误。这里面有两个维度:第一,抱着在最早的阶段跟创业者建立合作的心态;第二,投资总会犯错,总会丢失一些早期机会,那也不要紧,重要的是抱着开放和追踪的心态。

11.你在一年以前看了一个企业,觉得这个企业的商业模式有这样那样的挑战和问题;一年以后你发现企业有很多变化,那可能是创业者不断学习、成长的结果。

12.我感觉好奇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因子。好的投资人不仅仅为了给LP(有限合伙人)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作为基金能不能与最好的创业者携手,不断帮他开疆拓土,成就伟大的企业。

13.一个投资人最大的满足感,是你曾经见证、亲历和推动了这些伟大企业的创立和成长。你怎么能够成为这当中的一部分?当然成为他的投资人是最好的路径。

14.一个伟大的企业如果想做百年老店,在这一百年当中你有很多的机会去跟它成为伙伴。如果A轮丢失了,那就从B轮、C轮开始;如果B轮、C轮丢失了,IPO也可以是你第一次跟它建立合作关系的机会。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对一个行业的深度研究和观察,同时保持对这些企业家的长期关注。

15.投资过程有一些反人性的东西需要你去克服。比如A轮看走眼的公司,你能不能有勇气过几个月再重新找回去?那个时候可能会碰到冷面孔,它的估值也可能已经涨很多了。你能不能面对你以前的错误?要勇于承认错误,以清零的心态来了解企业。

16.作为投资人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事求是,不要忽悠创业者。当忽悠的动作成为一种习惯,到后来就是在忽悠自己了。

17.我们跟公司创始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的时候,只要不违反企业治理和发生利益冲突,我们会尊重创业者的选择。

18.我们永远是在司机旁边帮他看地图的人,创始人永远是驾驶员,如果今天他不愿意开了,或者是开错路了,我们可能没有办法代替他。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好司机,同时要帮他看好路。

19.成功的、伟大的公司背后一定有一个鲜活的优秀创业者的面孔。当一家公司已经成为行业巨头的时候,给出判断容易。但如何能够在早期,比如说在种子期和A轮,就判断出他是下一位王兴或者张一鸣,这永远是一门艺术,很难拿数字去量化。

20.十几年以前,我们开始研究中国的电商,那时候就意识到这会是一个超大行业,但有些行业可能我们在早期未必有这个直觉。有些行业是在快速演变中,所以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超前思维。

21.有些商业模式天然地容易形成竞争壁垒,很快就把一些后来者挡在外面,从而成功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有些则容易同质化,比如传统的制造业,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技术壁垒比较低,你能起量我也能起量,最后就变成价格的竞争。

22.尊重商业规则,这是我们投资创业者最基本的底线,不能想着在哪打擦边球。

23.还有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是看创业者是不是短期行为。现在融资比10年、15年以前容易得多,有些创业者感觉做一个企业很快可以卖掉或者上市套现,带来很大的财富上的回报。所以要看他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每个创业者在这一点上态度还真的不一样。

24.我们是既要关注赛道也要关注赛手,而且赛手应该放在第一位。因为再好的赛道,如果赛手不行,即便有过短暂的领先,也很难长期持续。

“ 如何做好团队协作?”

1.拿什么来比喻我们整个团队的协同模式呢?我感觉就像是一个交响乐团,需要各个乐器演奏者的完美配合。

2.能够让团队协同起来真正成为One Team,这是致胜之道。

3.大量的创业公司最后没能长大,没能成为预想中的“伟大”的公司,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企业有没有很强的执行力和团队文化。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很强的执行力和一个优秀的团队文化呢?强调“职业精神”是核心之一。

4.必须在你所在行业里面成为专家,但这对于一位有志成为管理者、领导者的人来讲知识应该是多方面的。如果你是学工程的,当走到一个中高层管理位置的时候,可能也要了解财务,

5.我们需要在团队之间建立信任、尊重以及体谅。“体谅”这个词非常重要,尽管它放在最后。当你的同事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达到大家期望值时,你要给他一些理解,同时给他尊重和鼓励,能够让他在落后的地方补起来。

6.我们今天经常在说正能量,你对待客户、合作伙伴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对周围的朋友、家人是怎样的?善待家人、善待同事,也这是我们价值观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7.如果过度营销或欺骗客户,尽管可能在短期内能够达到某些目标,但这些最终都会损害公司和你自己。

8.每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每个细小的工作,都要有最佳完成任务的责任心。因为团队成员期待你最佳地完成这项任务。

9.在红杉,我们一直努力践行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叫做合伙人文化,把人才聚拢起来,共同协作完成一份事业。如何更好地践行合伙人文化,有几点体会。

第一,聆听。少说多听,无论是面对创业者、企业家,还是团队成员之间,做一个好的聆听者。

第二,信任。在进行每一项投资的时候,往往只有少数几个团队成员对企业有最深的理解,而且视角独特,这时就特别需要其他团队成员给予信任。

第三,支撑。团队成员相互之间能够补位,能够看到和补到对方可能的盲点。

10.我很欣赏一种品质——延迟满足。归零心态在本质上也是延迟满足的一种表现。取得任何成绩之后,庆祝一下,但是很快就要主动迎接下一个挑战。

11.归零心态还体现在坦诚面对自己的失败。过去十几年,我们有过一些失败的投资,但每一次失败都是我们集体做决策并一路走过来的。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做复盘、反思失败。

12.总结教训的工作要比找成功经验更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未来努力避免类似的错误,这种勇于面对失败的心态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如何坚持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有这么几点心得:

1.有所不为

首先,长期主义的另一面是你能抵御短期的诱惑,而人性往往让你去寻找短期的利益。

今天很多行业很热,不加选择进行投资的话,短期也能够赚钱,那你做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对投资人和企业家都是很重要的选择。

2.诚实

第二,Intellectual honesty(理智诚实)很重要,但首先要做到“honesty”,要诚实地去面对自己投资的成败。

你对已经投资的企业往往会有一种偏爱,有些负面的信息会被忽略,而且往往有些信息和你的感性认知是不一样的。

作为投资人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事求是,不要忽悠创业者。当忽悠的动作成为一种习惯,到后来就是在忽悠自己了。

3.用数据说话

另外,投资决策如果能够按照事实和数据说话,就能够得出一个更优的分析,这样的理性分析能够让你坚持长期主义。

参考资料:

1.《独家专访红杉资本沈南鹏:我的投资理念和人生信条》,粥左罗;

2.《沈南鹏:15年间投了上千创业者,我发现能成CEO是这样...》,i黑马;

3.《独家对话沈南鹏:我的好奇心和驱动力|何问西东》,中国企业家杂志;

4.《沈南鹏的投资秘笈:创业者永远是C位》,遇见大咖;

5.《红杉资本沈南鹏:给创业企业 CEO 的四点建议》,真格基金;

6.《沈南鹏:成功创业者的特征》,虎嗅APP。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admin发布于 2022-03-24 08:45:42 头条
上一篇:【巴西商业指南】巴西经济和政治概况下一篇:一城一策和一盘一策_投资_销售_城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