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势开局–2022年1-2月经济数据简评
刚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在新年的头两个月“稳中求进”的势头显现,可谓以“进”势开局。
在供给端,工业增长加速。2022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4%和9.6%,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太阳能电池更分别增长150.5%、29.6%和26.4%。服务业复苏步伐仍然落后,但也有所加快。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上升4.2%,比2021年12月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6.3%。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均表明,以信息产业和绿色产业为主体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强势崛起。
在需求端,三驾马车中两驾加速,一驾温和减速。消费复苏加快,2022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比2021年12月加快1.2个百分点。投资复苏步伐显著加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 比2021年12月加快7.3 个百分点。出口势头有所减弱但仍保持强势,货物出口增长16.3%(以美元计),比创新高的2021年12月放缓4.6个百分点,但仍为双位数。
以上数据表明,入年以来,尽管新冠疫情有所恶化,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慢,我国经济却复苏势头增强,显现了“稳中求进”之势。鉴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性质,供给端的服务业和消费端的消费的复苏一直相对落后,但今年1-2月复苏步伐加快,说明居民对于疫情的防范心理有所减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速至双位数则超出了市场预期,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增长20.9%,说明企业的投资信心大幅增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也加快至8.1%,表明政府的财政投资力度也在加大。出口增长虽放缓,但16.3%的增速对任何国家都是非常可观的,对我国而言,在10年前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当今,尤其是在新冠军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今天却难能可贵,充分说明了我国商品和产业供应链的独特优势。
同时,去年4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向“稳中求进”的方向调整,财政与货币政策随之从偏紧转向偏松,也是今年我国经济的“进”势开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今年全年如何 ?应该看到,今后10个月全球经济,包括我国经济的增长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大不确定性的演变,第一仍然是新冠疫情如何演变,第二则是仍在进行中的俄罗斯 - 乌军事冲突如何发展。
关于新冠疫情,不幸的是,随着奥密克戎病毒的迅速扩散,今年以来疫情大幅恶化,今后如何演变仍很不明朗,一是疫情本身还有没有新变异病毒出现,二是在防疫策略方面很多发达国家正在实验的“群体免疫”能否成功。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出现更加恶性的新变异病毒,或“群体免疫”实验失败;二是不出现更加恶性的新变异病毒,“群体免疫”实验持续但进展缓慢;三是不出现更加恶性的新变异病毒,且“群体免疫”实验很快成功。如果是第一种可能性,则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将大大放缓,甚至重新陷入衰退;第二种可能性下,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从2020、2021和2022三年的平均增速看,仍远低于到疫情前的水平;若第三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则经济复苏步伐大幅加快,三年平均增速向潜在增速靠拢。至于哪种可能性大,目前看来是第二种相对更大些,第一种偏悲观,第三种偏乐观。。
至于俄 - 乌军事冲突,仍在持续,何时结束尚不明朗,看来不会很快。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目前很难准确估计,但可以肯定将非常严重。从目前情况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的经济今年陷入衰退是肯定的,欧洲经济也将大受打击,今年的增长将大幅放缓。其他经济体,包括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取决于与俄罗斯、乌克兰和欧洲国家经贸易联系的程度与性质。初步预计,俄 - 乌冲突将降低今年全球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以上。
综合考虑疫情和俄 – 乌冲突两大不确定性,相对于去年的5.9%和IMF今年1月份预测的4.4%,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降至4%以下。
对我国经济而言,疫情演变也仍是一个重大挑战。虽目前我国疫情控制最好,但若出现更加恶性的新病毒,我国的抗疫措施将不得不更加收紧,对消费进而经济的影响将显著增大;即使是新病毒出现的可能性都将使得目前的抗议措施难以大幅解除,从而消费和经济的复苏步伐仍受到节制。至于俄 – 乌冲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直接的影响应该不大,我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反而有可能增加,但间接的影响不可忽视。俄 – 乌冲突除了如上所述将降低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外,还将对国际能源、大宗商品、外汇和资本市场进而通胀都造成巨大的冲击,我国作为一个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开放了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而,当前我国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的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然很大,而今年又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能否稳定在中高速水平的关键年份,在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府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定在5.5%左右,高于市场的预期,就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今年我国经济要“稳中求进”既有必要又面临挑战。这就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审时度势地灵活宽松。既然将增长目标定在了相对较高的5.5%左右,相信政府也将会如此,根据疫情与俄 – 乌冲突的演变和经济复苏的步伐调节政策宽松的力度及节奏。
货币政策方面,今年应有两次或以上的降准,同时逆回购、MLF、SLF等公开市场操作更加频繁并具更大规模。至于减息,由于美元将加息而空间不大,但在需要时仍可适度操作。今年财政政策可望发挥更大的作用。“两会“上通过的今年国家的财政预算中,虽财政赤字率比去年有所降低,但由于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超过一万亿元的结存利润,财政支出预算增长8.4%,说明今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更多地对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同时加快基础设施投资,1-2月数据已体现了这一点。
笔者自去年底以来就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将增长5.4%,鉴于上,目前将维持这一预测。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admin发布于 2022-03-24 08:09:28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