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人机关系”,中国Robotics能否“借机弯道超...

近日,英国权威期刊《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就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进行了最新讨论:发展Robotics(机器人)对「打工人」是利还是弊?综合多项研究调查表明,将机器人视为“工作杀手”的说法十分片面,经济学家们对于机器人与人类就业之间的关系看法正在改变。

与此同时,这种改变也出现在了国内市场。以一向被视为讨论中国产业风向标的全国两会为例,在今年的会议期间,就有包括服务、建筑、农业、教育、养老、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代表委员在积极建言献策讨论机器换人的可行性,甚至也有人建议出台相关制度加快部分工种由机器人替换的试点工作,使其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可以看到,从担心“机器换人”引发失业问题进而动荡社会稳定和保增长的根基,到在老龄化挑战步步逼近、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让各行各业接连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等挑战的背景下,国内机器人相关产业的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从业者们,对于产业价值也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担心换人”,到“我要换人”,观念的转变也就用了三五年的时间。

全球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人机互搏”

如今,随着机器人应用在全球市场的大规模落地,人们对这一产业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有了越来越多新的认识。

从历史来看,人们对于“机器换人”的恐惧,或许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11年,一位名叫内德·勒德英国纺织工人,带领他的同事们捣毁了工厂的纺织机,原因是纺织机的出现导致了他们的失业,于是把纺织机视为一切连锁反应的罪魁祸首。后来人们将仇视新科技的群体称之为“勒德主义者”。

时间来到1959年,乔治·德沃尔和约翰·英格伯格联手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等待他们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勒德主义者”的愤怒与咆哮,因为机器人代表的自动化生产被认为是让工人们丢掉饭碗的“元凶”。

即使过了200多年,“勒德主义者”的身影依然活跃。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工智能的第四次浪潮出现后,有关人工智能将诱发失业潮的论调甚嚣尘上,不少人因此陷入了深深的危机和焦虑中。

牛津大学经济学家201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也曾被很多人曲解为美国有47%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

不过《经济学人》最新一期社论带来了学者们的观念转变。他们开始认为,虽然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革命已经进入发展中期阶段,但2019年发达经济体的就业率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所以关于自动化会造成大面积失业担忧明显是多虑的。

另外有证据表明,机器人的介入短期会冲击劳动力市场,但长期看是有益的。众所周知,日本和韩国工作自动化程度位居全球前列,但它们同时也拥有强有力的劳动力大军。耶鲁大学一项研究通过对比1978至2017年间日本的制造业,发现每1000名工人中增加一个机器人,企业的就业率就会提高2.2%。

韩国央行的调查还发现,机器自动化让原本从事制造业的工人进入其他行业,总体上来看,就业岗位总数量并没有减少。麻省理工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研究了芬兰多家公司,发现公司应用先进技术,反而会雇佣更多员工。

这背后的逻辑是:自动化企业的生产力会得到提高,可以在保证高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从而增加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由此扩大发展规模,提供更多的招聘岗位。与此同时,技术可能会帮助公司进军新的领域,或聚焦在劳动力更密集的产品与服务当中。

从更多实践来看,机器人的普及给工作场所带来巨大变化,过去宝贵的技能和盈利的公司在失去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令人忧心忡忡的灾难将会到来。一个所谓“不良自动化”的例子就是超市自助结账机让很多收银员下岗。但这绝非什么反乌托邦--机器人可以做例如屠宰这样社会地位低下的脏活累活,而再培训后的收银员则可以去帮助顾客挑选货架上的商品。他们会发现比起整天用激光扫描商品条形码,为顾客提供所需的服务让工作更有意义。

此外,尽管近两年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加速失业率飙升(比如美国在2020年4月的失业率曾高达14%),使人们将失业率与自动化生产直接因果挂钩,但“自动化发展引起失业的证据并不多”。

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根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近两年岗位空缺的数量甚至还破了新纪录,被认为更容易被机器人取代、技能要求低的职业工资增长得却异常迅速。

总的来说,经济学家对于机器人与人类就业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正在改变。

不过,学者们也明确了一点:虽然自动化在公司或行业层面上促进了就业,但对整个经济领域的影响尚未可知。

理论上,采用机器人的公司可能会非常成功,然后在竞争中取胜,减少了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总数。诸如这样的问题还有待研究人员继续研究。但至少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对自动化全盘悲观的叙述时代已经结束。

“用工荒”叠加“就业难”加快中国机器落地

观念的转变也同样发生在国内市场,动因或许是参与者亲身体验到的 “切肤之痛”。

毋庸讳言,我国人口结构正在老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如今的招聘市场不仅人贵,而且缺人。过往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在市场沉浮的产业的日子愈发难过。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服务、建筑、农业、教育、养老、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的执牛耳者也相继提出了鼓励“机器换人”的建议,这背后难言不是他们自己最大的心声。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坦言,针对传统建筑业因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交叉、安全风险较高等特点对年轻人吸引力持续下降,“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不断加剧的难题。所以他今年建议,国内已经可以实现建筑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新型装配式建筑等产品和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协同作业。

全国政协委员、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礼进则建议,只要经济型、技术性、可靠性满足要求,应出台制度推荐恶劣环境下的部分工种可以用机器人替代。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推进老龄守护;全国政协委员林绍彬建议以福建省为试点,大力推进数字化劳动力广泛应用,特别是补充到重复性高的工作中。

各行各业纷纷建言献策的背后,正是我国劳动人口不足的持续挑战。有数据显示,仅在制造业中,2020年我国的人才缺口就达到2200万,并且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

与此同时,服务业的用工缺口也在与日俱增。按照人社部近三年统计的全国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来看,每季度市场对服务员、营销员、网约配送员等服务业的用工需求缺口较制造业明显更甚。三大支柱产业短了两根,“人际关系”自然不再是问题。

两会之外,从资本的视角也能看出市场对“机器人”的期待在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机器人领域的融资数量为168笔,其中金额上亿的项目就有72笔,占到融资总数的42.86%,融资总额超过“芯片”4倍以上。此外,投资热度在2022年仍在延续,仅1月机器人行业至少发生18起融资事件。资本市场的凉与热,往往是行业冷暖的晴雨表,机器人产业的受捧程度可见一斑。

中国需求或将定义Robotics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对Robotics的定义也大幅拓展,特别是在国内市场,就有像全国政协委员许礼进一般,认为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特点,且能够协同人们完成部分重复性动作的软硬件能力都在Robotics的范畴。边际的拓宽也让中国在这条赛道上看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毕竟从中间件或应用层的角度来看,中国创新往往会有更大的成就,并且已经在电商、外卖等场景证明能够走在世界前端。

事实上,回顾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市场对Robotics的全新理解就已初露端倪。

主打科技感的北京冬奥会,在火炬传递环节就加入了水下机器人传递的环节;在冬奥会的一些比赛场馆里,集公共空间巡控、口罩检测预警、热红外测温、手部消毒等功能集于一身的巡检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媒体注意力;在冬奥会的餐厅里,机器人厨师负责制作汉堡、披萨、鸡尾酒等菜肴,机器人服务员负责备餐和上菜……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下沉。

进一步刷新外界对“机器人”认知的,还有隐藏在场馆外的“虚拟主播”。谷爱凌的数字分身就出现在了某平台的主播间里,配合主持人进行赛事解说、播报及围绕场景电商展开的虚拟互动。而在传统定义中,虚拟机器人显然与Robotics概念无缘。

类比电商、外卖、共享经济等赛道领跑全球,从真实场景和市场需求出发的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正是中国企业最擅长突破的领域,甚至很多时候人们一直处在生活的巨变中而不自知。

所以比较乐观的是,在有场景的服务业,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数字技术应用经验,又有发展Robotcis必备的场景、数据、研发能力,因而是有望在制造业外,让中国Robotics实现弯道超车的领域。并且随着人工智能泛化能力的增加,新赛道一旦形成技术优势,还能释放出更多劳动力反哺其他产业,并且形成的技术经验也有望复用到其他场景中去,产生巨大的技术溢出效应。

可以预见,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十年对于民生最大的科技创新,或许就是这些从工业流水线走到生活里的Robotics,特别是那些感知度高且遍布各个场景直接改变生活的服务机器人,将会成为让中国Robotics走向世界舞台的主力。而支撑这些创新落地的最大动力,也正是你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dmin发布于 2022-03-17 10:44:47 头条
上一篇:中国股市_牢记“7种K线形态”买卖不愁,建议多看几遍下一篇:2022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