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创业沃土,香港会是下一个深圳吗?

创业氛围低迷的资本天堂


 

创业邦(ichaungyebang)原创

作者丨王艺

编辑丨海腰

图源丨图虫创意

香港身上有很多标签。

东方之珠、金融中心、购物天堂……

但在最近十几年的创投浪潮中,除了上市目的地以外,香港缺乏存在感,堪称创业荒漠。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河之隔的深圳,成为了创业热土。

有浓厚香港背景的大疆在深圳的成功,更放大了香港的尴尬。

这个经济发达、精英聚集、有着全世界最发达资本市场之一的城市,为什么生长不出优秀的创业企业?

对此,香港打算做什么?

在2023开年之际,创业邦和香港投资推广署初创企业高级经理吕缙勇进行了一次对话,详细了解了香港的初创生态和未来发展规划。


 

在香港这个面积仅有1100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居住着近750万人口,极高的人口密度带来了全球最高的地租和房价,也催生了繁荣的地产和金融行业。

金融业高度发展造成的后果是,香港产生了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阶级固化现象明显,资金都进入了土地和股市中,而不是成为创业的资本。

因此,香港老百姓的主要职业追求也都是进投行、做律师、考公务员,而不是风险极高的创业。

偏向于传统的产业结构导致这里的资本对创新非常谨慎。


 

就在五、六年前,港交所上市公司的行业还是高度集中在金融和地产行业里,新经济公司的占比则远小于其他国际市场。

2017年的数据显示,香港新经济行业占比仅有3%,纳斯达克则高达60%,而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交所也达到了12%;就全球增长最快的部分行业而言,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占比也非常低:制药、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占1%,软件与服务占比9%。若抛开腾讯的因素,软件与服务行业的占比只有1%。

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土壤同样是导致香港创业乏力的因素之一。香港名校林立,大学创新能力很强,但是过去很多教授在香港拉不来研发经费,纷纷跑去深圳寻找课题。

不仅香港的高校纷纷跑去深圳建立分校,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所有项目中,香港教授承担的科研项目就超过了50项,总项目经费超过一亿元,也有十余位香港教授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中心。

此外,缺乏有效的科技风险投资案例、产业被大地产商垄断缺乏新的市场空间等因素也导致了香港创业氛围的低迷。


 


 

隐藏的创业沃土

香港对于创业者来说,其实是一片隐藏的沃土。

作为金融中心,香港有着全国最发达的资本市场,是除中国大陆以外最大的人民币资金池。

香港与内地在较多层面都有着互联互通机制,包括中概股的回归、股票的互联互通等。

香港还是全球重要的IPO市场,目前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中,除了香港本地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来自内地的创业者,来自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创业者也日益增多。

其次是语言和教育优势。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政府开始实行“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中文、英文书写,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口语。

因此,大部分香港年轻人都掌握中英两种语言,与国际接轨程度高,非常适合拓展国际市场。

根据香港政府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港15岁及以上具专上教育程度人口有228万人,其中156万人曾就读学位课程。庞大的人才储备,为创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香港还拥有优良而稳健的法律体系、健全的司法体系和执法体制、高效的律政司和廉政公署,以及享誉国际的避免及解决争议优质服务体系,办事系统公正透明,办事流程便捷高效。任何涉及政府审批的事务,都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得到答复,大大节省了创业者处理行政事项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可以说,香港不是不适合创业,而是受到传统产业结构及思想的影响,创业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成了创投市场里被埋没的明珠。

也因此,近些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看到了香港潜藏的创业潜力,开始大力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香港的创投产业也在香港政府的推动下有了些许活力。

香港在2015年设立了创新科技局,并先后设立了20亿元的“创科创投基金”、5亿元的“创科生活基金”;林郑月娥上任后,更是推出了多项措施支持香港科技创新行业的发展;

2018年4月,港交所推出IPO新政,接纳“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大批内地公司赴港上市;2018年6月,香港政府又推出了“科技人才入境计划”,鼓励科技人才来港创业;

学界更是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高校开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如香港城市大学在2021年拨款5亿元推行大型创新创业计划“HK Tech 300”,旨在三年内协助城大学生成立300家初创企业;香港科技大学不仅连续十年举办了“百万奖金创业大赛”,还在2022年与佛山市政府合作,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推动港科大的高端人才、创新成果落地佛山。


 

香港科技大学

2022年10月,香港特首李家超更是将“设立招商引才专组”、“成立300亿元共同投资基金”、“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等计划写入施政报告,香港招揽人才、大力发展创新创业的意图呼之欲出。


 

香港政府全力支持创业

近些年来,香港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创业公司: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货拉拉,其前身是一家名叫“EasyVan”的公司,诞生于香港科技园内,获得了不少香港科技园的资源和政策扶持;后来与58速运合并的货运物流公司GOGOVAN,一度估值78亿美元;还有获得「创客中国」2021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香港分站赛冠军的i2Cool创冷科技,以及创业邦曾经报道过的港交所前行政总裁李小加创办的小微企业融资平台“滴灌通”等,都是来自香港的创业公司。

2015年,香港的初创企业数量只有约1500家,仅仅用了7年时间,香港初创企业的数量就增长到了3755家,翻了一倍多。这不仅与近年来的逐渐兴起的创业风气有关,更是得益于香港政府的大力支持。

香港投资推广署初创企业高级经理吕缙勇称,“过去七年我们看到,深圳那边创业的风气非常好,周边的新加坡、台湾等地区创业风气也都很盛行,这股风气带到香港来之后,创业者们发现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就是香港租金太高,于是我们提供了一些共享办公空间,这些空间给创业者的租金比外面的办公室便宜了20%;我们还经常组织创业者的聚会,让创业者之间做交流,互相交换idea。”

吕缙勇表示,过去五六年,政府提供了约1000亿港元的基金,投资于初创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研发、培育人才等。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香港科技园”“数码港”两个科技产业园区,科技公司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入驻这些产业园区内的孵化器,政府会提供租金补贴、财政补助等,帮助初创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落地和商业转化。

此外,位于香港与深圳交界处的香港深圳创新级科技园也正在建设当中,未来可以帮助更多香港的初创企业更好地进入内地市场。

新经济初创企业往往拥有海量的数据,其存储和处理是个难题。针对这一问题,香港设立了数据技术中心,帮助初创企业进行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初创企业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找到新的生意机会、发现新的增长点;而针对一些硬科技企业和高端制造业,香港设立了先进制造中心,初创企业可以先在香港进行小规模的原型制造和测试,生意模型跑通后,再放到大陆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制造。

此外,依托于香港金融中心的优势,香港证券交易所也为初创公司提供了更多融资机会。“以前来说,还没有盈利的公司,比较难去公开市场上筹措资金;而现在根据我们新的上市制度,我们允许一些公司以同股不同权的方式上市。另外,那些还没有产生经营利润的生物科技的公司,也可以在香港筹集资金。这个其实就让香港变成一个甚至亚洲最大的一个生物科技的筹资基金的一个中心。”吕缙勇说。

得益于香港政府的优惠政策,也有大量的VC开始来香港设立办公室。

为了鼓励更多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于本地创科初创企业,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了20亿元的“创科创投基金”,该基金规定,政府和共同投资伙伴要按比例进行共同投资,同时对共同投资伙伴的投资上限等作了具体的规定。


 

图片来源:香港投资推广署

“这就相当于是通过了香港政府审核的VC,目前有16家,这些VC跟政府一起投资,它每投两块钱,政府层面就可以补助一块钱。”吕缙勇说。

除了VC,还有很多的CVC,也在香港的初创生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郑志刚创办的C Capital同样是来自香港的知名CVC,其投资组合中包含商汤科技、特赞、货拉拉、壁仞科技等知名公司。此外,在医疗科技、元宇宙等领域,C Capital也均有涉及。

如今,越来越多香港的大公司们正在筹备成立自己的CVC,想要赶上这波产业投资新浪潮。“香港有很多的企业,他们手中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在很多的投资项目回报都不像以前炒房地产时候那么好了。现在有很多第二代、第三代的接班人,由于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家族生意,因此他们投的项目一定是和自己的家族企业有关的,比如C Capital就投了很多房地产企业。”吕缙勇说。

巨头公司的入局,更是搅活了一池春水,让香港的早期投资生态焕发出新的生机。

2015年1月,为了帮助香港创业者和年青一代实现创业梦想、释放新的潜力,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了香港创业者基金,该基金规模为10亿港元,由戈壁创投担任其唯一基金管理人。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不仅通过传统的创业投资模式,为初创提供众多合作机遇,还会将投资所得的利润重投于基金内,用作扶助下一间有潜力的初创公司,持续推动香港创科产业。

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基本信息 图源:睿兽分析

迄今为止,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共投资超过8,000万美元,并带动超过25亿美元的共同投资。他们已投资的公司总数超过60家,审阅了约11,000项商业计划,其中包括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GOGOX (前称GOGOVAN),以及与Artisan Acquisition合并后成功于2022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本地生物科技公司Prenetics等。

“基金会对初创企业进行数轮尽职调查,成功投资后,我们会通过全球网络,邀请一些知名商界领袖为初创企业提供策略指导并分享理念。所有初创企业加入基金后,都可以享用阿里巴巴集团的可靠资源和发展完善的生态体系。集团的一系列物流、支付系统、计算技术和电子商贸平台,可以加快初创企业的业务增长和扩展步伐,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接受香港贸发局采访时,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运营总监吕绍勇(Teddy Lui)如是说。


 

图源: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官网


 

香港创业者的目光望向何方?

在吕缙勇看来,香港的创业者普遍关注两个市场,第一是创业者自己的海外留学所在地,第二则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

“在市场选择上,我们要看创业者本身的一些学习的背景。譬如说他原来是在海外留学,然后回来香港这边创业的话,可能他第一个扩张的市场就是他当年求学的地方。譬如说我有看到一些房地产科技的公司,他们可能是加拿大或者说澳洲读完书在那边做过事再回来香港创业,他们第一个首选的市场可能就是这两个地方,因为他熟悉那里。另外就是这两个地方的法规跟香港会比较接近,所以他做出来的解决方案,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动,其实就可以先做第一步的扩张。”吕缙勇表示。

“还有一个选项可能是新加坡。我们常常讲新加坡和香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金融中心,人口都很密集,产业结构也比较相似。所以很多香港初创企业的解决方案,可以完全不用怎么改,就可以在另外一个地方去试水温,试试那边的东南亚的市场。”

而谈到中国市场,吕缙勇表示,几乎所有的香港创业者都想要打入中国市场,但是要循序渐进,慢慢进入。

“每一个在香港的创业公司都想要有一个中国故事,这是真的,不然的话,VC不会投它。”吕缙勇说,“对香港创业者来说,中国市场是一个很新的市场,在文化方面,他们会有一些担心,比如有些香港的创业者尽管会说广东话,但是不熟悉国内的法规和市场环境,他们就不敢往里面走。针对这个问题,香港政府在做很多的教育推广,也有很多香港创业者会先去大湾区看机会。”

“另外就是,中国市场太大了,所以很多创业者开始做中国市场的时候,会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城市作为桥头堡,和IT有关的可能去深圳,和制造业相关的可能去东莞。譬如说我看到有一些专门做工厂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对它们来说,它们的推广,最适合的他们的就是东莞,东莞有着很多工厂,工厂里面的车间是他们产品最好的应用场景。如果你是一个金融方面的创业公司,那除了深圳南山区,上海可能会是的跳板。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香港的创业者,不管是香港本地的创业者或者说海外到香港的创业者,他们都想要踏进中国。”

小投发布于 2023-04-04 财经
上一篇:丰台这4个回迁房房本问题官方答复了!1个安置房项目核准延期批复——下一篇:万科干掉了猪倌,最贵董秘谭华杰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