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美债利率倒挂的成因和影响,美联储5月开始缩表概率很大

今天美债的5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开始持续倒挂。

如图所示,美债5年期的收益率已经高于美债10年期的收益率。

一般人们把这种短期债券收益率,超过长期债券收益率的现象,称之为倒挂。

当然,美债利率倒挂,全球机构更看重的是2年期和10年期的倒挂。

只有2年期和10年期的收益率正式倒挂,才会确认美债收益率倒挂。

虽然当前美债2年期和10年期还没有倒挂,但也只相差0.2%不到,未来一两个月出现倒挂,基本不是太有悬念。

由于历史上,每次美债利率倒挂后没多久,就出现一些金融泡沫被戳破、经济衰退的现象。

下图是美债2年期和10年期的利息差,跌破黑线就是出现倒挂。

这也使得美债利率倒挂,是一个很被市场重视的经济衰退信号。

这个我之前也提过,但很多人还是搞不太清楚美债倒挂的原因和可能所产生的后果。

也不清楚,美债利率倒挂,意味着美联储会很快缩表。

因为美联储缩表,会有效提高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因为美联储缩表主要抛售的就是以长期国债为主。

所以,美联储缩表是可以有效解除倒挂现象的其中一种调控方式。

或者可以反过来说,美债收益率倒挂,将逼迫美联储加大缩表力度。

所以,关于美债倒挂和美联储缩表,我今天文章来专门做个分析

美债倒挂的成因

一般说起美债收益率倒挂,比较通俗的举例,就是用银行定期存款来说。

比如,正常我们把钱存银行,存一年的利率,肯定要比存5年要低,这才是正常状态。

要是有一天跟你说存一年利率比存5年要高,那肯定是处于比较异常的状态。

那么正常来说,在1年定期利率比5年定期利率都要高的情况下,肯定就没人去存5年,都跑去存1年了。

那么有人就会问,国债价格和收益率是反向关系,那么应该是买长期债券的人多了,才会导致国债倒挂现象出现。

这个要解释起来,就得详细分析美债收益率倒挂的成因和影响,所以我就单独分析一下。

首先,虽然用定期存款来举例国债倒挂,是比较通俗的例子,但其实并不太准确。

因为定期存款的流动性比较差,但是国债的流动性却很好,这就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国债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也就是你买了10年期国债,你可以选择,每年按照发行利率去拿利息,拿满十年后拿回本金。

你也可以选择,在吃了两年利息后,因为突然急用钱,就把手里的10年期国债卖掉,拿回本金。

但这里需要注意,因为你拿了两年国债,市场的利率环境可能就跟你2年前买国债的时候不一样,比如美联储可能加息或者降息了。

如果降息了,你手里的10年期国债价格就会上涨,你这时候卖掉,你还等于提前兑现了你剩下8年的利息差。你除了吃了两年利息,不但拿回本金,还能额外赚走一笔钱。

但如果加息了,你手里的10年期国债价格就会下跌,你这时候卖掉,你等于要补偿未来8年的利息差,也就是你可能就得亏钱。

这是国债和定期存款很重要的区别。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国债利率倒挂的现象呢?

这个解释的原因很多,因为本身国债利率倒挂就不是单一归因,影响因素很多。

首先,我们要清楚,美债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金融市场,流动性很强,这也意味着参与美债交易的资金成分非常多。

所以,我们要避免把美债市场的资金来源单一化,而且要记住市场交易是双向的,有买就有卖。

比如,上面有人问,长期债券收益率既然都比短期债券收益率低,为什么还有资金买?

这个是因为,美债市场并不是所有资金都属于长期持有资金,只是为了吃利息,想着拿到期再收回本金。

美债市场更庞大的是锚定美债的衍生品杠杆交易,这些都属于只为了吃美债价格差波动的短线投机资金。

那么问题来了,在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后,短期债券收益率会大幅度走高,是明摆着的事情。

比如,现在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突破到2.16%,这意味着市场预期美联储至少两年内会加息到2%以上。

包括美联储这次议息会议透露出的情况是,美联储将在一年内把利率加息到2%以上。

这自然会导致美国短期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上涨,这也意味着短期债券价格会大幅度下跌。

那么持有这些短期债券的投资者,就分两种。

一种是长期持有,不在于这过程的价格涨跌,反正只要拿到期,就可以跟美国财政部要回本金,不会亏损。这属于吃利息的资金。

但另外一种是短线投机,十分在乎短线价格涨跌,这属于吃价差的资金。

于是,在美联储加息周期里,持有短期债券的投机者,就会选择抛售美国短期债券,而选择购买长期债券来避险。

这就会导致,短期债券收益率大幅度上涨,而长期债券收益率涨幅小于短期债券。

久而久之,短期债券收益率就会涨过长期债券,形成收益率倒挂。

这是美债利率倒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资金避险效应。

除此之外,一些基于俄乌局势,被驱赶到美国的国际避险资金,他们更青睐于美国10年期国债这样的长期债券,避险资金的流入,会压低美国长期债券的收益率。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美联储加息周期里,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也一样会涨,只是因为涨幅小于短期债券,才形成倒挂现象。

上面这个就是倒挂前的一个资金流动过程。

但是倒挂后,就会有新的变化。

在美债利率倒挂后,比如假设1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小于2年期国债收益率,那么对于那些只想着吃利息拿到期的长线资金来说。

买10年期国债就还不如买2年期国债。

对这些吃利息资金,就会选择抛售长期国债,而买入短期国债。

但对于吃价差的资金,就会选择抛售短期国债,而买入长期国债避险。

这时候,就涉及到很关键的资金博弈问题。

假如市场被吃利息的资金占上风,那么抛售长期国债的资金就会大于抄底避险资金,久而久之,就会让长期国债收益率不断走高,最终解除了利率倒挂现象。

正常来说,市场会自己调节解除美债利率倒挂现象,因为这属于异常现象。

只有在美联储加息周期里,市场预期过于一致,才会出现倒挂现象,但如果形成倒挂这样的水位差,资金长期用脚投票,自然而然就会解除美债利率倒挂现象。

所以,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出现利率倒挂,只有出现一些比较异常信号,比如大家对经济预期比较不乐观、美联储加息了,等等,导致短期国债出现抛售潮,并由大量避险资金涌入长期国债,才会导致利率倒挂。

那么,美债利率倒挂的持续时间会有多久,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市场预期和资金博弈的结果。

比如,吃利息的资金占上风,用脚投票抛售长期债券,那么美债利率倒挂就会很快解除。

反之,吃价差的投机资金占上风,市场避险情绪更浓,那么美债利率倒挂就会持续比较长。

从这个角度理解,美债利率倒挂时间越长,就意味着市场的预期更悲观,避险情绪更浓。

这也是美债利率倒挂会被视为很有效的一个经济衰退信号的原因。

导致美债利率倒挂,也跟这种预期有关。

以史为鉴

美国历史上,2年期和10年期国债倒挂后,几乎每次都会出现衰退,如下图所示。

而且每次倒挂的持续时间也都不太一样。

1978年,美联储要开始大幅度加息的时候,是倒挂时间最长的,持续了425天。

而在美联储大幅度加息后,美国经济也在1980年开始衰退,也引发了1982年的拉美债务危机。

1988年,美联储再次加息,精准戳破了日本泡沫。

当时也出现了9天+123天的利率倒挂,然后过了18个月,日本泡沫就被戳破了。

2000年,也因为美联储加息,又出现持续222天的利率倒挂,然后没多久2000年互联网泡沫就被戳破了。

然后是2006年,也是美联储加息,导致出现196天的利率倒挂,然后过了18个月次贷危机就爆发了。

最近一次,是2019年8月出现的利率倒挂,当时持续时间很短,但也引发2019年9月的美国钱荒危机,迫使美联储紧急扩表5000亿美元,结束加息扩表周期。

我们可以从历史规律看出来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每次利率倒挂,都是因为美联储加息。

因为我上面也分析过,美联储加息会首先推升短期债券收益率,迫使投机资金抛售短期债券,而买长期债券避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倒挂。

也就是,并不是每次美联储加息都会导致美债倒挂。

但每次美债倒挂,都是因为美联储加息。

同时,历史上,每次美债利率倒挂后形成的泡沫危机、经济衰退,与其说是美债利率倒挂导致,还不如说是美联储加息戳破的。

从这个角度说,其实美债利率倒挂,只是美联储加息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真正影响大的,还是美联储加息。

此外,每次利率倒挂,经常出现“一短一长”的组合。

就是先短暂倒挂个几十天,然后再过个一两年倒挂个上百天。

从下图可以清晰看出来。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2019年8月的短暂美债利率倒挂,可以视为本轮美债倒挂的一个先行组合。

也就是,这一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很大可能会戳破当前的美股泡沫,乃至全球资产价格泡沫。

从这个角度看,美债利率倒挂所带来的经济衰退信号,更主要是来自于美联储加息的影响。

是美联储加息,导致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美债利率倒挂,只是这个过程里所浮现出来的一个信号,而并非原因,这个逻辑大家要理清楚。

所以,关于美债利率倒挂,还涉及到一个很重要问题,就是为什么短期债券投机者会购买长期债券来避险呢?

这就还是涉及到一个利率预期的问题。

虽然美联储现在加息了,但市场投资者就会预期美联储加息之后会引发经济衰退,这会导致过个两三年,美联储仍然还会重新降息。

所以,市场预期短期债券利率会大幅度上涨,但长期债券收益率,即使涨,也会涨幅小于短期债券收益率,并且过个两三年就要降回去。

这个时候,这个时候买入长期债券的资金,就等于是抄底。

说白了,当前美债市场因为美联储加息,出现持续崩跌的现象。

而投资者认为长期债券比较抗跌,所以就蜂拥买长期债券。

这就好比一只股票,从100块钱,跌到50元,即使后面还会跌到30元,但肯定就会有大量人抄底买入。

因为这些抄底的人,也不在乎短期波动,他们认为过个两三年,就会涨回100元。

所以,也并非所有长线资金都会选择抛售长期国债,也有一些长线资金会选择抄底长期国债。

这取决于,他们是为了吃利息,还是吃价差。

上面这些都还是简化后来跟大家讲解,实际上市场资金博弈更加复杂,呈现混沌效应。

但归根结底来说,有几个大的结论是可以明确的。

1、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债利率倒挂。

2、美联储加息,造成经济衰退预期,这使得美债利率倒挂成为经济衰退的领先指标。

周期规律

加息和降息,都是周期循环。

加息个两三年,然后降息个七八年,是美联储过去几十年一直循环的周期。

只不过,因为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美联储陷入债务货币化困境,无法加息,一加息美国金融市场就挂了。

虽然美联储是2015年12月开始加息,但实际上是一直到2018年才正式开始加息缩表,这里顺便吐槽一下,最近看到有人说美联储2014年就正式加息缩表,这是在严重误导人,大家还是要注意一下,美联储实际上是2018年才正式开始加息缩表。

但2019年,美联储就紧急降息3次,并在利率倒挂后出现钱荒危机,于是就紧急扩表5000亿美元。

随后2020年疫情爆发,美联储更是无限印钞4万亿美元。

所以,严格来说,2018年的加息缩表,属于胎死腹中的失败加息周期。

那么最关键问题是,这一轮美联储加息缩表,是否可以持续下去。

这里跟2018年最大区别是,当时美国通胀率还比较低,维持在2%以内。

而现在美国通胀已经快要奔着两位数去了。

高通胀,将迫使美联储不得不硬着头皮加息缩表。

同时,出现利率倒挂后,也会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加快缩表,来优化调节收益率曲线。

当然,要解除倒挂,最有效的就是降息,只要一降息,倒挂立马解除。

所以历史上,美债倒挂后,往往是美联储加息刹车的信号,会迫使美联储降息。

但美国现在高通胀,显然没办法降息。

所以,美联储如果想要在加息周期里,减缓利率倒挂的压力,就只能缩表。

缩表之后,美联储就会在公开市场抛售债券,美联储会以抛售长期债券为主,这会跟那些避险资金形成明显对手盘效应。

很多人问一个问题,就是既然国际避险资金,还有美债这些投机资金会跑去买长期债券避险,为何这些长期债券收益率还会涨,价格还会跌?

答案很简单呀,因为美联储会卖呀。

缩表之后,美联储就是美债市场最大的卖方,拥有绝对的影响力。

昨晚美联储鲍威尔又开始跑出来放鹰,暗示如果必要的话,会在未来一次或多次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

所以,美国之所以满世界拱火搞事情的根本逻辑在于,他需要驱赶一笔庞大的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购买美债,重大美联储缩表的对手盘,给美联储接盘。

这实际上是美国为了给美联储加息缩表,创造空间。

所以,在继1月份很多人不相信美联储会加息后,现在又很多人说不相信美联储会缩表。

但我可以明确说,美联储大概率会在5月份缩表。

这个原因也是因为,留给美国的时间也不多了。

时不我待,对我们和对美国,都是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世界,会给我们一种进入到加速主义感觉的缘故。

北美掘金团队是一支研究美国房地产投资的专业团队。在海内外平台拥有数万忠实粉丝。帮助了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华人朋友,通过投资美国房地产积累财富,甚至实现财务自由。

团队的核心业务包括系列美国房地产投资培训课程和美国房源两大板块。房地产培训课程主要由美国资深房地产投资人黄永明老师讲授,内容深入浅出,实操性强。获得学员广泛好评。

美国房源板块是北美掘金团队倚靠多年积累搭建的成熟平台。与美国当地的经纪人和房地产开发商合作,为客户朋友提供最满意的自住或者投资房资源。一站式服务,让您省心安心!

更多房源资讯,添加房产顾问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admin发布于 2022-04-05 财经
上一篇:【鲨向新能源】QQ冰淇淋3.0万起售老司机_这车开出去倍儿有面儿!下一篇:3月28日外汇交易提醒_华尔街调高美联储升息预期,美元近七周来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