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_当下中国房地产的10大拐点
近日,黄奇帆教授与《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对话中发表了对房地产的最新研判,他认为,中国房地产已经达到顶峰,已经出现十个拐点,今后中国房企将会减少近90%,房价已经进入平衡状态,但局部地区房价还会上涨。通过本轮调控,中国房地产将进入新的良性循环,迎来新常态。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重庆市市长 | 黄奇帆01
房地产为何能40年爆发黄奇帆:改革开放来,中国房地产,为何能40年“轰轰烈烈”地发展?
这取决于1980年前后中国房地产城市化需求的极度饥渴。整体讲,八十年代中国城市化改革,制度化的松动和市场需求极度的饥渴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国房地产爆炸性的发展。
首先,1980年中国1.8亿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5平方米。三口之家就15平方米,又吃又住又睡又是厕所间。2020年是50平米。5平方米和现在人均50平方米对比,就能看到那个时候住房需求极度的饥饿状态。
其次,1980年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释放了城市化的机制。其中一个是可以落户的制度;一个是可以离土离乡的制度;一个是土地承包释放农村劳动力的制度;第四是城市有了土地批租有了房产商。第五,老百姓有了自己拥有产权的家庭居住的房子,之后按揭贷款也出来了。这六条改革一合成,就变成了巨大推动力。
其三,政府成立了像上海浦东这样的投融资平台,接着国家又开设开发区,每个开发区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这都是城市化运动的推动力。
有了这八个机制,各项政策一松动,就把前面饿得扁扁的肚子一下子就撑开了。
这一爆发是什么概念呢?
1990年,中国1年造的房产面积是1000万平米
2017年,中国房产商建的房子是17亿平方米
2021年,中国房产商新建房的总量16.5亿左右
所以大体上2017年17亿就打住了,后面三年没有再涨。这是波澜壮阔的中国过去30年、40年房地产发展的情况。
02
当下房地产处于十大拐点黄奇帆:在眼下,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新阶段,关键的10个指标出现了拐点:
第一,总人口减少。即再过40年,中国人口不会再继续上演过去“4个亿变14亿”,大家基本上认为14亿人是人口天花板,总之人口在减少。
第二,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到了65%,但是中国的65%相当于欧美75%,再增长也就增加5、6个点。
因为现在的65%实际上是把农村里面的青年人、中年人给抽出来了,小孩和老头老太太都留在农村。
第三个,中国的老龄化在加深,去年已经到21%,预计2035年会到30%以上,老龄人越多,需要房子越少,反而死亡率在增加,会退出很多房子来。
第四个指标,到去年为止,中国房产商手中造好的一年以上没卖掉的房子有6亿平方米,我们一年房地产建设量也就17亿平方米,这就是一个较大的库存。
中国老百姓买下来的房子,用来投资,没有住也没有出租的,有20%。在房价上升期,就算我有两套房子闲置我也不怕。房产商房没卖掉会觉得没卖掉反而划算。但是房价如果不涨了,这个库存都是积压,会造成新房需求大幅萎缩。
第五,整个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000年后达到了50平方米,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均50就是天花板。
第六个指标是年度房地产建设量,2000年是1亿平方米,2010年10亿,到了2016、2017年17亿,20年翻了四番,17亿什么概念?中国造了全世界的一半!那是因为过去30年有这个需求,扩张到了人均50平还这么造,你想泡沫化需求都泡不出来。
第七,中国的土地价格和房产的价格20年翻了四番。
比如,上海最贵的地方衡山路,2000年时房子是6000多块钱一平米。现在那边的房子就是14万、15万。全国在原来基数上20年翻四番,基本如此。土地价格也是从每亩100万变成1000万、2000万,也是10倍、十几倍的涨。
当地价有20年翻四番的趋势时,所有房产商都会囤地、炒地,大家都不怕库存,都拼命融资贷款。这个做法是20年如此的温床给宠出来的,给惯出来的。
第八个指标,危旧房改造和旧城改造,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也差不多了,没有这个需求了。
第九个,城市的学校、医院建设也到头了。
第十个,中国的房地产商负债率都到90%的天花板了,再过10年也不会变成105%。总而言之不管是举债,还是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旧城改造,还是老龄化指标,当下这些数据都表明新阶段新常态要出现了。
现在房地产出现了困境,有人把它归结为是地方政府和国家的政策过头了,太集中了,太厉害了,把它给打压了,这是不合理的。
整个环境已经到了这一步,你还像当年饥渴状态时期那样去激进,那不变成神经病了吗?
现在的困境既不是政府调控过头造成的困难,也不是房产商自作孽造成的,因为房产商2005年、2010年,也都是高举债、高周转、炒地皮的行为方式。
为什么当时不破产、这会儿房产龙头企业集中破产呢?原因就是这种方式在扩张的时候是可以循环的,但现在继续按这个逻辑来你就转不动了。
03
新常态下房地产5大调整黄奇帆:今后5年10年,中国房产商运行方式的新常态会出现五大调整。
第一,全世界的房产商,负债率没有超过50%的,中国到了80%、90%,这是过去地价、房价、市场需求量猛涨16倍导致的。一旦需求没有了,他们就会进入到一个新常态,负债率从90%下降到80%、70%、50%甚至40%。
第二,高价买地、大楼盘造房这种状态会收敛,会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结构性开发。
第三,房产商发了疯一样的跨界,又搞商业、又搞工业、还搞制造业,觉得房产商赚了钱以后就可以随意跨界到处搞的就停了,他们就不再胡闹了。术业有专攻,这个方面会收敛。
第四,中国房产公司独立法人的有9万个,整个美国的房产公司不超过500个,我们的开发商比全世界加起来还多。以后中国房产商有1万个不得了,所以今后十几年,房产商法人会不断注销,有的是倒闭,有的是自己转行、关闭等等。
第五,房产商卖房不会是以前那种造100万卖100万的大周转,以后可能变成了造50万,其中25万是商品房卖掉,25万是商业性的租赁房,变成商住、长租公寓销售。
这五大变化会是今后房地产常态的经营状态。
所以你一点不要担心这一次的房地产阵痛会怎么样,这个阵痛恰恰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到这一步“必然的拐点”。拐点过后是良性循环的开始,这个开始不仅仅是靠政府约束,而是以环境土壤为导向的。
04
房地产拐点后,房价不会大跌黄奇帆:这个拐点是讲20年翻几番这样的房价地价上涨到头了,以后十年可能也会往上涨,但是每年涨幅低于GDP增长。并没有说五年低一半,十年又低一半,没有这个概念。
因为房产总有折旧,如果我们有550亿平方米,55年时间每年折旧2%或者1.5%,每年差不多折旧就是10亿,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状态,这个平衡就形成了一个新常态。
这时候房产的价格就是保值的,局部地区房价也可能继续涨。
05
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必须稳定!黄奇帆: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必须要稳住。
首先,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它差不多要占GDP5%到10%的分量,要稳定。
第二,中国老百姓的财富60%是房产,房地产也是民生产业,也应该稳定。
第三,房地产是半金融企业,里面有大量的按揭贷款,如果崩盘对金融机构也是风险。
第四,房地产是龙头行业,关联着大量的供应链上的工业企业,带动几十个工业的销售产品、消费品。
我们政府之所以采取五个限制措施,就是控制房地产的炒作,避免大起大落、追求稳定。
长远来说,房产商自己的行为方式也会转变到比较可持续的稳定状态,对政府来说,当下对这些困难房产商我们不是简单要去救,一旦它要崩盘,它的债务实际上进入破产重整的保全,它的资产不是房产商的,是债权人的,这个债权人包括银行、非银行或者老百姓集资款的债主、也包括买了按揭贷款的房子的老百姓,他也是个债权人,还有许多施工队的施工欠款。
对这样的资产,如果简单让他破产,就会造成社会震荡,而使得它软着陆就要用重组的办法。
重组是一切危机中重要的软着陆的一种方法。
06
房企会破产吗?债务问题怎么办?黄奇帆:
第一种,大型的房产商,出了问题的房产商自救,自我重组壮士断臂,砍胳膊砍腿,保存最主要的一个肌体,只要不整体上瘫痪。
第二种,优势的房产商,没出问题的房产商,去收购、兼并、重组出问题的房产商。
第三,我们国家队、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也可以拿出它的资本金,战略性的资金,他不一定自己直接重组房产,他可以入股成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到那些优势房产商去收购兼并,他只要一介入,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信心。
第四种,地方政府也可以拿出一定的钱把过去10年5年批租给房产商的地,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打个折回购而不是没收,因为这个地事实上已经是债权人的了,你无权去没收它,你应该回购。
回购以后这个资金封闭运行,就用来还债,也是一种重组。
第五,房产商库存的房屋,政府也可以回购一部分,回购的中低端的成为保障房,中高端的成为人才房。
总之,五管齐下,重组。重组是软着陆的一个重要的杀手锏。
为了稳住局面,这五个渠道进行重组的时候当然需要资金,这种资金国家可以有专项债或者专门的贷款,这种债务不放在三条红线里,算体外循环,这也是一种办法。
总之最后的结果,使得这次拐点到来以后新的背景下,作为一个阵痛、转轨的一个重组手段,实现房地产平稳落地,软着陆。
在新的拐点下,其实用不着担心,房地产也好、政府的条款方式也好,都会随着地产新形势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来源:宜信财富微助手
版权声明:本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755-。
凤翔基金专注可持续增值,以全球200年投资史为鉴,寻找全球市场的共性规律,放弃短期的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以规避通常被忽视的致命小概率事件,专业为追求“长期稳健增长”的投资者服务。
我们擅长运用实业投资的眼光,深刻、务实和长远地评估企业价值和内生成长因素,以国际化的视野评估行业前景、宏观经济,奉行“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投资理念,把证券投资当作企业收购来做。
admin发布于 2022-03-29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