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联储敢这么大胆地印钱,不担心通胀等负面后果?

不会不担心的。

中美经贸关系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如何帮助美国处理货币滥发这一问题。

发行货币可能有不同目的,但是一定会造成某种后果。

费雪公式:

货币数量*流通速度=商品总量*商品价格(MV=PT)

公式简单又复杂:简单在于其极其直观;复杂在于其每一个参数的影响因素实在太多,导致实践中每个参数几乎都有“随机”性,但是其逻辑却总能说得通,十分有助于我们来理解一些东西。

一方面,发行并不总是造成通货膨胀。

发行就是增加货币数量,通胀就是商品价格上涨。

通过公式可以看出,两者虽然正相关,但是却并非硬相关。

主要包括两种原因,一种是,发行货币用来缓解通货紧缩,商品价格不必然上涨,通缩原因有很多,例如商品总量因为某种因素显著增加(生产力提高)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因某种原因下降(公共卫生事件),一种是,发行货币用来刺激经济产出,例如,这一般应当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货币宽松带来物价上涨趋势,用来刺激生产,增加商品总量。

除此之外,发行货币有可能就是用来弥补市场中的货币流失,所谓流失就是货币退出商品流通领域,这在金银本位时代常见,表现为大家储存金属货币,造成市面上的货币数量减少,物价降低,不利于交换,不利于生产(有学者认为明朝末期紧缩是王朝灭亡之一大因素,本质是因为白银都被大家族藏于地下,拿出来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少);在信用货币时代,因为银行信贷体系,理论上存量货币会充分发挥流通价值,但是因为现代金融体系下,有资本市场别于商品市场,两者是一种货币竞争关系,流通于资本市场上货币多,那么商品市场货币减少,便不会有商品通胀之忧虑,之前说房地产是货币蓄水池就是此中道理、去年疫情下资本价值升高也是如此。

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货币数量也是需要补充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美国大量新发行货币充斥于资本市场有助于减少商品价格上涨,另外美国善于借新债还旧债,旧债在历史长河中已作为一种货币形式发挥了作用,那么在总量上新发行的货币实际上等于新债减去旧债。

一方面,发行货币会改变市场财富格局,这才是美国的绝对武器。

我们可能最熟悉民国末期国民党面临政权崩溃,发行金圆券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

国民党当时大规模发行货币,本质是通过发行货币改变市场财富格局,在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发行货币,而发行的货币不是按照原有财富格局等比例分配,也就是,其单方面增加了国民党及其近亲属可用于支配的货币数量,使得货币对应的可交易能力高度集中于国民党及其近亲属手中,那时候通货膨胀其实就是掠夺的手段了,用以搜刮一般民众本就不多的财富。

类比与现在,美国人民和美国政府是近亲属关系,我们这种生产性国家才是一般民众,它有什么后果需要承担?后果不是我们在承担吗?

没通胀,是因为世界范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还足以承担多发行的货币,另一方面,还有人视美元以财富不让其在商品领域流通,一旦世界范围内的美元都拿来流通,通胀立刻到来。霸权体系崩溃和政权崩溃十分类似,往往会在后期有一个裂变加速的过程,就是因为各种因素高度统一,形成共振了。

最后说一句,经济学作为科学应当很精确,却在实践中无可能做到精确,然而,其逻辑性又很强,尤其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因为各种因素已经尘埃落定,盲人摸象,解释力颇高,因此借此建立的模型虽具有一定的未来预测性,但是常常有意外产生,所以,保不齐有什么因素会改变现有格局。

所以,踏踏实实发展生产才是最正确的路。

谁说美联储不怕通胀?

中国这刚刚开始升值人民币,美帝那边通胀数据起来,拜登政府不就坐不住了,又是电话,又是制裁中国企业,一同操作猛如虎,回身一看250。

如果人民币能持续升值2到3年,你看美帝内部乱不乱。

在疫情肆虐的今天,工业实力和产品才是真正的硬通货,美元就是纸。美帝纸印的越多,正面效果越来越弱,副作用倒是越来越大的。

一点不担心。特朗普、鲍威尔,两个老头子其实正盼着美国能通货膨胀呢!

疫情过后,大量超发的货币应该不会很快回收,就是说,不会很快缩表、加息。这些货币会跑哪去呢,会引起通货膨胀吗?

这个问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表达过困惑,2020年4月9日,他在回答为什么向市场提供2.3万亿货币时说:“通货膨胀一直是个有趣的现象。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政府推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当时很多人担心,量化宽松导致的货币量增加会造成高通货膨胀。可是并没有发生。后来的问题反而是,通货膨胀率低于我们的目标。全球的挑战也是通货膨照率低于目标。因此,诚实地说,通货膨胀过高并不是我们近期优先考虑的事,完全不是。”

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钱到哪去了,他能搞不清楚?恰好正是由于美联储从2008年以来不负责任地“印钞”,导致了目前通缩抬头的窘境。公共债务和居民债务不断增加,经济中的新收入很大一部分都用来还债了,而不是用于消费、流通和投资,这使得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放缓。如果货币流通速度继续崩溃,通货膨胀就没有滋生的温床。

首先,金融体系中流动性紧缺的状况打压了通胀。咱们必须将美联储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的操作想象成:它们填补了冠状病毒疫情导致的巨大通缩漏洞,并防止了金融体系的崩溃,而不是在一个正常的经济体系中平白无故地输入流动性。

其二,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货币流通速度急速下降。

一、只有推高PCE(CPI)才会产生通货膨胀

咱们先看看反映美国通货膨胀率的PC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rice Index,个人消费平减指数)指数是怎样构成的——中国通货膨胀看CPI。美国也看CPI,但从2002年起,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主要看PCE,尤其是核心PCE。

耐用品在PCE当中的比例一般占到12-13%;非耐用品,一般占到22-23%;服务,一般占到64-65%。

注意,PCE中“住房与公用事业”,“住房”并非买房、还贷款,而是“虚拟租金”。买房属于投资,不在PCE中反映。

如果上述产品和服务没有涨价,就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实际上,尽管美联储在疫情之前也超发了货币,上面这些产品和服务,总体说来,确实没有涨价。2019年CPI(CPI与PCE具有高度相关性)涨幅2.3%,已经是2018年10月以来新高。

二、为抗击疫情超发的货币,会推高通货膨胀率吗?

继续腚眼看:

首先看居民部门。这次财政给居民准备了5000亿美元,成年人每人1200美元,儿童每人500美元。这笔钱会引发通货膨胀吗?估计不会。

根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数据,截止2019年,美国家庭债务14.15万亿美元,按总人口3.27亿人计算,人均债务4.33万美元;根据商务部普查局公开信息,2018年美国人均年收入3.6万美元(税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18年美国居民储蓄率7.6%。疫情期间,失业率飙升,根据摩根大通测算,4月份,美国失业率可能升至20%。20%,意味着2500万美国人失业——29-33大萧条时最高失业率25%。

美国人储蓄率低,负债率高,假定一个家庭两个成年人,一个小朋友,合计可以拿到2900美元。一段时间不工作,这点钱,既要维持基本生活,又要还贷款。发的这点钱,美国老百姓在失业期间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但购买量不会高于经济正常时期;如果还能剩下一点的话,用来还债。怎么会推高PCE(CPI)呢?

再来看非金融企业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2018年已达到74.40%,超过2008年次贷危机时的杠杆率。

根据美联储数据,2009年以来,美国居民和机构(保险公司和养老金基金)分别出售了6720亿美元和1.2万亿美元的股票,共同基金和ETF则购入了1.6万亿美元的股票,而美国非金融企业通过股票回购买回了3.3万亿美元的股票。同期,美国大型公司共计发行了3万亿美元的净负债,美国公司债务总额达到13.7万亿美元历史最高点。美国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数量与回购股票的数量基本相当。

分行业看。2010-2017年,标普500的多数行业都有较大规模回购,其中信息技术、金融、可选消费品、医疗保健等行业回购规模最大,分别回购了3453亿,1537亿、2007亿、862亿美元的股票,而电信业务、公用事业行业的回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7.5亿、157亿美元。

回购股票的本质是将财富从企业的债权人转移到股东,将杠杆从居民部门转移到企业和政府部门(减税)。不同于2008年股市泡沫,推手是居民部门,这次是上市企业承担了推手的角色。

本轮疫情,美联储和财政向企业投入的货币,企业一方面用于维持正常运营,买材料、发工资,另一方面,用于还债。如果工资发放高于正常时期水平,使居民获得更多收入用于消费,那就有可能推高通货膨胀率。问题是,疫情期间,企业有可能给员工发高工资吗?无论是救助大企业的资金还是救助中小企业的资金,只是使企业能够维持正常运行,不至于倒闭。而且,企业高杠杆率,意味着救助资金当中很大一部分要用于还本付息,还本付息是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因此,抗击疫情期间,企业获得的救助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最后看政府部门。本次为抗击疫情超发的货币,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其他各级政府并没有截留,绝大部分都会给到居民和企业,因此,政府部门没有额外的资金用于消费,推高通货膨胀率。

由上可知,抗击疫情超发的货币,是在填补冠状病毒疫情导致的巨大通缩漏洞,并防止了金融体系的崩溃,并不是在向一个正常的经济体系中平白无故地输入流动性。因此,总体来说,不会推高通货膨胀率。

如果有的大兄弟、大妹子还是觉得不好理解。举个例子吧。比如你骑自行车在前进,发现前面一个大坑,一捏闸,车子骤然停顿了。这就相当于疫情到来,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从前进状态骤然停顿了。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外力扶持,你就要从车上掉下来。我在后面用力稳住自行车,这个外力,就相当于超发的货币,超发的货币稳住了经济,使经济不至于因为陷入停顿而崩溃。这个时候,我用的力,不会使自行车跑得更快,就是说,这时候注入经济体的超发货币,不会使经济通货膨胀,只是维持住而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文库:征服美国通货膨胀 萨金特京东¥46.80去购买​

三、大量资金用于还债,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有的伙计可能会问,大量资金用于还债,怎么就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呢?正常货币流通,从央行到商业银行然后到企业、到居民,货币用于中介商品或服务,期间,周转越快,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如果变成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流通速度就会下降。这是正常货币流通。

如果货币从央行到商业银行到企业、个人,然后,这些货币没有进入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企业、个人将资金直接还回到商业银行,这些货币没有媒介任何交易,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不存在这些货币,而央行确实又发行了这些货币。咱们都知道费雪方程:MV=PQ,如果这个“M”没有进入PQ,对于PQ而言,它就是不存在。

在现实中,央行发的这些货币,部分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部分没有进入。举个例子,美联储发行了1万亿美元货币,假定这些货币全部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则:V=(PQ)/M(M:10000亿美元)。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其中70%,7000亿美元在居民、企业环节只是过过手,就直接回到商业银行,只有30%,3000亿美元进入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那么,只有这3000亿美元计算流通速度:V’=(PQ)/M’(M’:3000亿美元)。V’>V,相对于1万亿美元发行总量来说,货币流通速度V大幅下降了。未进入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货币越多,货币总量的流通速度越慢。

这就是货币超发的害处:如果大部分进入实际流通,就会引发通货膨胀;如果大部分不进入流通,就会降低货币流通速度,如果流通速度下降过快,就是流通速度崩溃。

四、更糟糕的事情:货币或滞留在银行系统,或进入长期资产,进一步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法定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最具杠杆作用,但联储采用该工具的空间有限。而联储对准备金付息,并将利率设为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上端,此举类似于提高了法定准备金率,它与QE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银行准备金/全部存款比值从08年危机前的1.3%大幅上升,最高达27%。这使得基础货币大幅上升,同时也使得贷款和派生存款以及货币乘数下降,抑制了货币供给增长。

货币乘数主要受银行准备金和存款增幅对比关系的影响:准备金增幅领先则乘数下降,反之则反是。而美国最近货币乘数下降主要是因为准备金增幅远高于存款。

货币流速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联储在2008年危机期间将短期利率降到0,危机过后,利率提升速度缓慢、幅度不大。这促使家庭重新配置资产,将资金导向了回报率更高的长期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随着长期资产扩张,作为交换媒介的活跃货币占比下降,货币流速进一步下降,并且导致通胀增幅远滞后于资产价格。

五、货币流通速度崩溃导致通货紧缩,摧毁整个经济

可能有的伙计还要追问,货币流通速度崩溃有什么害处呢?害处就是,明明看着央行发行了大量货币,市场却仍然在通货紧缩,因为并没有足够资金用来媒介实际交易。如果再追问下去,通货紧缩有什么害处?害处是,摧毁产品、服务市场,摧毁劳动力市场:产品、服务不断降价,还是没人买,同时大量劳动者失业。

这次股市下跌几周内,鲍威尔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大了50%、联邦基准利率降到0,美联储放水规模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第一阶段采取的所有措施总和。

如下图所示,如今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超12%,年化增长率打破已经保持了40年的纪录。

大量货币没有用来媒介交易,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美联储在快速扩表同时,应该已经预见了产品、服务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管鲍威尔印制出多少亿美元,也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反而将出现通货紧缩。

很显然,美联储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维护市场流动性,并不关心通货紧缩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但是,通货紧缩也许比通货膨胀还要糟糕。通货紧缩及其连锁反应将影响工人薪资,摧毁劳动力市场,进而摧毁整个经济。这就是现在特朗普、鲍威尔正在做的事情。两个老头子心里清楚得很,就算特朗普稍微蠢一点,鲍威尔肯定门清。

OK,各位大兄弟、大妹子明白美联储为啥不担心通货膨胀了吧。

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引京东¥40.53去购买​

各位伙计,在这,给我自己的讲座做个推广:

“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投资(一——五)”,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内在动力谈起,结合各个不同时期经济政策,分析中国股市“慢牛”走势与选股策略:

1、美国股市1929-1933年大崩盘前因后果

2、美国股市1950-1960年代上涨原因、哪些股票涨得好

3、美国股市1970年代“滞胀时期”股市特征、选股策略

4、美国股市1980-2000年,“黄金二十年”,大类资产轮动特征和驱动因素

5、中国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几次产业机构调整与股票市场波动内在关系

6、中国股市05-07年6124点、14-15年5178点原因,及“牛短熊长”的道理

7、中国“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与股票市场未来“慢牛”走势、选股策略

通俗易懂、干货满满,听了不后悔!

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投资(一)​www.zhihu.com/lives/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投资(二)​www.zhihu.com/lives/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投资(三)​www.zhihu.com/lives/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投资(四)​www.zhihu.com/lives/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投资(五)​www.zhihu.com/lives/

最近无数人总是在问中国货币的未来,到底是通缩还是通胀的问题。这可能也是知乎上大家最关心的经济学核心问题,且无数人有无数种说法,说通胀和通缩的都各有理由,让人摸不到头脑,今天就跟大家系统化梳理一下这个货币的未来问题。

当然如果有人对货币基础知识不足的话,可以参考我以前的文章,货币基础篇或者债务货币等系列文章。

一、通胀、通缩范围的界定

首先大家要明白这个通胀和通缩是一个非常含糊的概念,经济发展到如今,很多概念你必须详细了解他的内涵及底层逻辑,你才有可能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经济学发展了一个必须细分、必须界定范围,不然笼统说什么可能都是错误或者误导。

普遍来说,货币目前有两个市场,一个是消费市场,一个是资产市场。消费市场反应的是各种消费品的供需,以及由供需形成的价格。资产市场也一样,包含各种金融资产和房地产。在很多国家房地产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品,金融市场才是。当然这个在中国略不同,因为中国股市的不断崩盘,大家极其不信任股市,所以中国的房地产成了资产的最大标的。

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有些特殊性,房地产自身带有消费品属性和金融品,双重属性,尽管普遍来说大家把房地产划入到资产品类里,这一点大家要有个清晰的概念,房地产本身是双属性的,它不仅仅是资产,在实际的生活里它更多的功能是作为消费品出现。因为普遍来说,尤其是中国,自住房一般是不会抛售的,不仅仅是因为家给人带来安全感,还因为学区、周围人对租房的歧视等,让很多买房能力的人不会抛售自住房,只有第二套才算是真的投资房。目前中国房地产只有一个市场,没有保障房或者很少的公租房,所以大家不管消费、还是投资的都得接受一个定价,投资品定价远高于消费品定价,当然最后就是由投资品的定价成了房地产的定价。

二、消费品市场的价格机制

1、工薪阶层的普遍收入水平

在消费品市场里,影响需求最大的是广大普通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因为对有钱人来说,他们收入变化都不会影响消费品的支出,这个消费品对他们来说占比很低,他们消费品的状态是完全满足的,收入多了也不会再多消费。但是对于普通收入阶层来说,收入高低会直接影响消费的多少,因为对一般人来说消费需求是非常大的,只是因为收入限制,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需求,一旦收入提高,他们就会普遍性的提高消费,这就是为何cpi又被成为穷人消费指数。

收入普遍上涨则消费品价格提高,典型的时期就是各国经济腾飞期,收入普遍提高,消费品价格也不断提高,中国比较名校的是2000年加入世贸以后,收入普遍提高,消费支出增加,消费品价格提高。还有一个阶段就是09年4万亿,企业和国家负债拉动整个国家经济创造货币,百姓不承担债务,尽管大头的钱被上层拿走,但是一般工人也分到不少,加上工作时间延长等,最后收入也有明显的提升,消费支出增加,消费品价格提高。

2014年以后因为技术提升和工作时间延长带来的收入提高逐渐消失(互联网除外),整个消费品市场进入通缩期,尤其是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常年为负数。最近两年因为猪瘟和疫情导致物资供应断崖,引发价格上涨,这和通胀通缩的概念不同,一旦猪瘟和疫情过去,价格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2、汇率

汇率的涨跌会引发国内的消费品价格变化,这就是俗称的输入性通胀或者输入性通缩。如果汇率能够维持稳定,那么输入性通胀和通缩就会降到很低,如何能保持汇率的稳定呢?一般有两种可能:

(1)国际货币国家

一种是国际货币国家,就像美元、日币、欧元等,他们是国际货币,实现了自由兑换,有做多和做空机制存在,所以货币的汇率相对稳定。

(2)汇率管制国家

当然这个典型就是中国,这里介绍一下不可能三角理论,就是一个国家资本自由流动、国家货币自主权、汇率稳定,这三个只能实现两个,中国很明显选择是汇率稳定和货币自主权,对资本流动进行严格的管制,也就是不允许国内人民币自由兑换外汇,每年有限制额度,不允许投资等等。这也是中国人民币很难实现国际化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国内货币M2存量太大,一旦开启自由兑换,汇率瞬间贬值几倍,这会有各种灾难性后果。当然也不是说管制就能管制的好的,要做到汇率管制最好做到如下条件:

1)贸易部门顺差

如果贸易部门都逆差,你的外汇储备就不断流出,外债增加,汇率很难守得住,典型如委内瑞拉这些国家,他们国家超发货币,并没有提高大家的收入,引发通胀,而是超发货币以后,外汇储备又少,外债增加,汇率崩盘,汇率崩了,叠加这些国家自身各种产品都需要进口,这个大通胀才会失控。

2)足够外汇储备

有了足够的外汇储备,在贸易顺差波动或者资本账户短期波动的时候才有足够的子弹来稳定市场。在15年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觉得自己外汇储备太多,国家投资又总是赔钱,于是想兑换给民众一部分,顺便一带一路国际化一下,结果一万亿美元储备蒸发,然后就开始各种严厉的外汇额度管制了。

这里有些人有个观点,美国一旦超发货币,各种美元热钱就会流入中国,然后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币增加,然后叠加货币乘数,造成人民币泛滥,这个说的是中国刚加入世贸那些年,一直到14年,中国因为经济起飞期,确实各种热钱流入很多,造成基础货币激增,中国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来克制货币的泛滥。

但是14年以后这个情况就扭转了,热钱来的也少,加上那次损失了一万亿,导致了基础货币严重不足,用各种酸辣粉创造了10万亿,以保持基础货币的稳定,所以目前不用担心热钱的涌入,央行可以通过注销各种酸辣粉减少基础货币冲抵热钱带来的基础货币扩张压力,另外还可以稍微放开一点兑换的口子,要相信国内这200万亿的人民币里,有无数的想跑路的钱,略放开几万亿都能消化,不存在消化不掉的情况,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啥热钱的流入,这就是个童话故事。

3)兑换管制

当然这个是现在的基本制度,听说最近QDII基金因为额度问题都停止一些申购了。害怕外汇太多,这就是个小幽默。

3、全球化不被封锁

还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进行各自产品交换,就像最近很多人担心的,如果欧美日一旦形成新的零关税贸易区,且条件必须满足后才能进入,而不是像WTO你可以先进入,再慢慢实现承诺,这个防的是谁也是非常清楚的。

1)就业

如果这个真的实现,中国的产品交换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尤其是这几个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没了,国内最大的压力就是就业,在如今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下,就业会被严重的冲击。

2)技术

技术引进和提升遇到困难,中国目前的科技都是引进为主,国内创新和自主研发,在目前的高校来说有些不能负荷。高科技产品、药品等有涨价的可能。

3)外汇储备

这时候最大的外汇来源被断,外汇储备就会受到冲击,如果能够很好的管制,不被特殊群体偷偷兑换跑路的话,外汇储备应该也能保持稳定,因为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基本上打平问题不大,用产品换粮食和其它原材料。

4、工业化完成,产品严重过剩

国家工业完成,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各种产品的供应严重过剩,可以不是自己国家的供应,当然自己国内能生产,例如中国,产能就更加严重过剩,这个时候消费品涨价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工业产品。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最近几十年消费品物价非常稳定的原因,因为全球包括粮食在内产能太过剩了,原来还有石油危机,最近页岩油等技术的突破,让工业化生产的最后瓶颈也被打破了。

(1)质量提高掩饰价格下跌

工业化后期,伴随技术提升,效率暴增所有产品产出暴增,一切工业化社会产品伴随时间推进都在降价。只是品质的提升,才掩盖了部分价格的下跌,造成价格的提升的幻觉。大家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这样价格才好像没有下跌。如果质量提升速度不足,价格就会有明显的下跌就像中国的各种家电,就是因为大家不再追求那么先进的质量,普通产品的价格就在不断的新低,例如一般性能的电视、冰箱、洗衣机、汽车等等。

(2)性能的创新掩饰价格下跌

所有的资本家都在创新,不断的新款,新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打败竞争对手,不至于生产同质化产品,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同质化产品的结局就是价格战,最后不断的降低成本降低价格。只要你不追求新款标签,三年旗舰款手机现在什么价格,而且完全不影响使用。现在各种电器的新功能已经严重过剩。

创新为何会成为第一生产力,不仅仅是因为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能稳住价格的不下跌。

(3)打上各种标签

各种奢侈品,打上各种标签,独立、时尚、稀缺、成功人士等等,通过海量宣传,提升本来没多贵的东西。在经济腾飞期,穷人炸富阶段,这种奢侈类追求尤其多,就像当年的日本,现在也慢慢的归于平淡,不再追求这些标签类产品。中国标签类追求还存在,不过也开始有所下降了。

5、债务货币模式

目前全世界普遍实行的债务为锚的货币制度不能动,不能无锚印刷货币。这个属于债务货币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翻看我前期的文章就不再重复了。目前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个货币制度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创造一个新的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天然通缩,债务信用货币按道理,解决了这个通缩问题。只要不过分印刷,没想到最后还是因为人性的贪婪,过度使用,货币政策当饭吃,让这个货币的锚-债务紧绷,处于崩溃边缘但又不让崩溃的奇怪局面。所有政客阻断债务的新陈代谢,不允许出清,代价就是增加更多的债务。

综上所述,如果大家收入开始不增长、汇率稳定、全球化不被封锁、工业化产能严重过剩、不进行无锚印刷货币,那么消费品通缩是必然结局,目前所有发达国家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最近美联储公开宣布无限制流动性支撑经济,完全不考虑通胀,这不是胡说,这个说法的本质就是上述原因,所以在消费品领域通缩是必然结局。

三、资产市场领域

在当今的经济下,所有国家为了对抗经济下滑,不断的增加债务,创造货币,一方面体现为债务的急剧累积,有迫切的出清的需求,一方面体现为货币数量的激增,这些货币在有钱人手里,他们也不会花在消费市场,所以不管货币增加多少最后去的都是资产市场,这就是中国房地产和美国股市成为全球最大泡沫的原因。

在欧美股市的泡沫承载了所有的货币,这个算不算通胀?算不算货币贬值?如果股市崩盘,那算不算货币升值,所以这都很难用传统思维去衡量,因为西方有房产税、加上所有中产收入基本稳定,房价固执没有未来想象力,房价收入比很低,投资价值不是很大。

当然这在中国是另外一个景象,因为中国股市的制度漏洞和暗箱操作等,让整个股市很难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那是有钱人的事,普通人无法参与。中国高房价因为建构于通胀一直持续的幻觉(各种中介和房地产多头的真理,消费市场的价格趋势第二条已有解释)和未来收入会一直提高的幻觉,这两个幻觉给中国房价很大的未来想象空间,这个是西方做不到的,到西方去说这两个理由都会被打死。房地产这个市场尽管体量大,但是它承载不了太大的泡沫(通胀的恐慌、叠加发财的欲望、无底线的忍耐、还有从众的心理已经吹了一个超级大泡沫了)。尽管房地产市场定价权在金领以上阶层,房地产价格是和他们的收入相匹配,但是最终买单人还是广大中产,这就导致了不管短时间泡沫多大,最后都会碰上中产收入不涨甚至下降的石头(今年尤其明显)。

四、美国无限流动性

美国为何可以无限流动性,原因主要有二:一个是彻底不担心通胀问题,具体原因,上面已经解释过;一个是国际货币的霸主地位,目前欧日的国内局面更烂、债务堆积更无解,且已经负利率,所这就算美国无限流动性了,也没有任何货币能够取代,当然中国自由兑换都无法实现就更遥遥无期了。

五、中国为何不跟进无限流动性

汇率管制压力(有各种漏洞),房地产泡沫太大(已经威胁到其它消费行业的生死),债务危机(债务存量大、质量还差),存量货币太多(最近又增加很多),低收入人群太大(储蓄非常低,一旦略有一点通胀,就可能灾难性后果),猪瘟通胀。。。导致中国流动性放松有些不敢过分,不再展开讨论,篇幅已经有些过长了。

六、认知的匹配

中国人总是极度恐慌、又极度贪婪且没有独立性,这种人格结构是非常容易被忽悠和收割的。每个人都在想着投资、发财,都想赚到和自己认知不匹配的钱,然后各种打听消息,看周围人的行动,但是又没有能力建立足够的认知和系统化思考的可能,最后往往就成为不明真相的群众。

所以我给出两个建议:如果有学习的兴趣,那就好好学习,系统化学习,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超越你思考的对象,对未来趋势有自己清晰的把握,这样你做出选择就会有很大的定力,不会被轻易动摇,且一旦判断失误,你也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愿赌服输。如果没能力学习,那就安心做个普通人,不要整天被各种房地产绑架,把心思都花在工作和身边的人身上,少考虑这些有的没的,起码可以过幸福安心的生活。

当然我也知道我这个建议没啥用,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不会像别人一样成为韭菜。

最后上述都是我个人的思考,大家尽量看分析的过程和思维的展开,不要只看结果和结论,因为这个结论不是你自己做出的,你看了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只有把思维脉络化成自己的,才会有认知的提升。一般人看个热闹就好,反正也不理解,理解了也记不住、记住了也没信心,有信心在周围父母和他人意见下也守不住。

通胀的时候谁有利,对谁有弊呢?

有利欠债的群体,债务压力在通胀下变小,再加上钱不是印出来的,是通过信贷关系创造出来的,刺激信贷往往是通过降低利息来实现的,总的来说,欠债越多的人在货币超发下越有利。

有损害的就是储蓄群体,货币超发下伴随着储蓄部分货币的贬值,储蓄的越多,损失越大,那么大量的印钞的负面作用其实可以换成谁在储蓄美元,谁在欠债。

2019年美国的政府债务规模约23万亿美元,占其GDP比值约为110%,政府负债率为世界第二,居民部门的负债占GDP的比值约为75%,并且非常依赖金融资产,超发货币一方面降低了所有部门的还债压力,另一方面对股市有利好的作用。

再看看谁在储蓄,美国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常年维持在10%一下,储蓄率是出了名的低,也就是超发货币时对这部分人的影响相对较小,再加上给每个人的救济金,可以缓解一部分通胀压力,谁在储蓄呢?全球的各个国家,其中美元储备约6.7万亿,占到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61%,很多国家又把这部分钱以购买美国国债形式重新进入到美国,超发货币会造成事实上的负利率。

再回到最开始的结论,超发货币有利于借债方,而损害借出方的利益,那么结果不言而喻,美国的大规模量化宽松是由全球各个储蓄美元的国家买单,本国由于更高的政府负债率和更低的居民存储率而相对影响较小,当然这一切建立在国际霸权主义之上。

admin发布于 2022-03-26 财经
上一篇:美联储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下一篇:美联储布拉德_预计2022年和2023年美国经济增速将高于趋势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