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_美联储政策紧缩不会掣肘中国央...

每经记者:张寿林每经编辑:陈星

没有意外,北京时间3月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全球市场讨论了数月的事情终于发生,一系列问题摆在人们面前。

美联储加息前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资本市场应声反弹。

在此情形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他指出,此次加息结果出来后,不管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波澜不惊,因为加息效应已获市场充分消化。

当然,由于美联储实际上扮演了全球央行的角色,因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对全球流动性有较大影响,进而对资本流向、汇率走势皆有不小影响。但相对而言,汇率比较灵活,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吸收外部冲击;汇率比较僵化,则容易被“剪羊毛”。

金融委会议并非针对美联储加息

NBD:近日国务院金融委、央行等纷纷部署工作,是否是提前应对美联储加息?

管涛:美国是一个大国,美联储货币政策一举一动都对全球经济金融带来大的溢出效应。

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中国有关方面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就在研究部署应对措施。

人民银行无论会议抑或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均多次提到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和分析。因此,应对美联储政策收紧,并非现在开始,而是早有准备。

从上一次的经验看,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在不同阶段对中国的影响不同。虽然外资流入减少,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人民币升值,但迄今为止,对中国影响有限。

实际上,近期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下有所回调,于外汇市场而言也是好事,市场未有恐慌,政策层面也未有额外动作。但从上一次经验来看,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入不同阶段,其影响可能逐步加大。

因此,无论政府或市场都应对此加强研判,做好预案,防患于未然,而这也属于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预案比预测重要。

NBD:在美国加息前夕,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请问二者是否关联?

管涛:金融委会议,我个人认为并非针对美联储加息,而是最近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事实上,近期国内外金融市场均出现动荡,也并非全因美联储紧缩货币。我刚才也讲得清楚,应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中国政府从去年便开始研判,而非临时抱佛脚。

而且今年3月初,鲍威尔明确,虽然俄乌冲突增加了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但他仍支持3月份加息,只是排除了一次加息50基点的可能性。

此次加息结果出来,不管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波澜不惊,美股上涨,A股也涨。因为加息效应已被市场充分消化,包括人民币汇率前期有所下跌,但随后又有反弹。

总体而言,金融委会议应主要是提升资本市场信心,针对近期资本市场动荡有关因素如中概股、平台经济监管、房地产调控等问题作出澄清,而非针对美联储加息的溢出影响做准备。

这次影响与过往有所不同

NBD:美联储加息是否意味着全球又一次被剪羊毛?请问过往的情况如何?

管涛:这一次可能与过往有所不同。上一次美联储货币宽松持续时间较长,前期确实造成流动性泛滥,热钱流向新兴市场,随后货币政策正常化,资本又流出新兴市场。

与此对应,资金流入造成当地汇率过度升值,出现资产泡沫、通胀压力;流出时资产价格崩盘,汇率贬值。但是,这次美联储货币宽松是快进快出。

受疫情影响,新兴市场在此次流动性盛筵中受益不多,但也未承受太多的资本流入压力,包括中国,资本虽有流入,与2013年前的这轮却不可同日而语,同时我们也在加大对外投资,资本也在对外输出。因此,中国国际收支呈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自主平衡格局。

当然,由于美联储实际扮演了全球央行的角色,因此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对全球流动性有大的影响,进而对资本流向、汇率走势均有不小影响。但相对而言,汇率比较灵活,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吸收外部冲击;汇率比较僵化,则容易被“剪羊毛”。

从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和汇率走势看,此次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和退出带来的影响相比此前明显偏弱,但不可忽视美联储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外溢效应。多数新兴经济体由于疫情,经济恢复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与美国经济周期存在差异,当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集体转向,新兴经济体即面临资本流出和汇率贬值的压力。

如果当地经济基本面健康,例如贸易顺差、对资本流入依赖程度较低,则无惧资本外流。又如通胀较低,即便资本流出时汇率贬值,通胀上也有承受力。而一旦贸易逆差、通胀高企,兼有经济下行,便面临两难选择:任由资本流出,则贸易赤字难以弥补,而且一旦贬值,还将加重通胀压力;加息则进一步遏制扼杀经济复苏。

对于脆弱的新兴市场,其经济金融问题其实与美联储货币宽松关系不大,但无论汇率浮动抑或僵化,所受溢出影响都大。正是如此,去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一再预警,美联储快速收紧货币可能加大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难度。

NBD:请问美联储此次加息对中国将造成怎样的影响?

管涛:就中国持有美债而言,若投资策略是赚差价,美联储加息,则美债收益率上行,所持债券价格对应下跌。对此若做错方向,将面临市场风险。但若投资策略是持有到期,美联储紧缩,美债收益率上行,则意味着收益率更高。

当然,可能不仅持有美债,还持有权益类资产,一旦美联储政策紧缩,风险资产价格剧烈调整,权益类资产可能出现损失。现在看来,由于美联储前期同市场充分沟通,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典型的“买消息、卖兑现”的情形,即市场在前期各种猜测中因不确定性上升,美股等风险资产出现剧烈震荡,反而在消息明朗比如此次加息后,美股大涨。因此资产价格是难以预测的。

每次情况都不一样,我们不能简单照搬上次表现。一是此次货币政策退出节奏较快,缩减购债半年内便完成,接着是停止购债,加息之后考虑缩表。上次是渐进式的,2014年初缩减购债,到2015年底才首次加息,2017年9月才宣布缩表。二是此次不但美联储退出宽松,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也会退出,即货币政策集体转向,对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影响与上次也不一样。三是上次美股在2009年初到2014年美联储开始缩减购债期间,虽然涨了五年有余,但此次涨幅更大,估值偏高问题更为突出。

这次表现将如何我不知道,因为市场走势很大程度上一方面取决于基本面,另一方面取决于情绪面,而“人心难测”,瞬息万变。因此,我们要谨防简单照搬历史经验线性外推。我们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次和上次有很多不同之处。

预案比预测重要

NBD:请问美联储加息是否压缩了中国货币政策空间?

管涛:我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窗口期不是美联储加息与否,中国一直强调货币政策对内优先。

当然,我们要接受中美货币政策错位带来的后果。如果中国宽松美国紧缩,将对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走势带来影响。

我认为,美联储政策紧缩不会掣肘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当然,可能要关注市场情绪。比如,美联储紧缩政策,美债收益率上行,可能挤压中债收益率下行空间,甚至推动中债收益率上行,意味着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的降成本努力在资本市场面临传导不畅,同时可能增加市场疑虑,即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可能受更多掣肘。

NBD:请问对于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外溢影响,中国将如何应对?

管涛: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既可能偏空也可能偏多,人民币汇率既可能涨也可能跌。那么预案比预测重要。

我们很多判断都是基于历史经验,但“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在政府层面,要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做好应对预案,提高政策响应能力。在市场层面要清楚,国家总体上有承受力不意味着个体没有风险。因为个体具体情况不一,对外金融资产多还是对外金融负债多,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敞口都不尽相同,市场主体要用更多精力明确自身对外风险暴露情况,提前做好安排,保障对外资产安全、对外融资或偿债顺畅。

我们要避免过度的父爱主义,避免由政府包办一切,不应既要政府提示风险还要政府处置风险,市场主体要在风险应对中发挥自救意识和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admin发布于 2022-03-21 财经
上一篇:美联储宣布加息 25 个基点,为 2018 年 12 月以来首次加息,将产生哪些影响?下一篇:在重大利好落地前,我不会考虑清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