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
先讲一个笑话吧:一银行员工实在是累了,去少林寺问大师:“我是银行职员,每天压力很大,吃不好睡不好,还不能顾家,还要面对各种指标压力,别人都有时间休假,而我却不行。”禅师右手捂左胸,不语。追问大师:“您是说不要抱怨,要问心无愧,要对得起心中梦想,对吗?”禅师摇了摇头说:“你离我远点,我出家以前也是银行的!今天听你又说这些,我心里堵得慌。。。 ”
(hhhhhh~堵得慌哇哈哈。。。)
~~~~~~~~~~我是受宠若惊的分割线~
好了好了,严肃脸讲正题。本妹子本是一枚非金融专业出身的重点大学学生,凭实力通过校园招聘进入珠三角某城市国有银行,工作了三年,现在离开了,当了人民公仆,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那三年。
刚毕业时气高志昂不屑进银行却又误打误撞进银行,其实国有银行还是有它的吸引力的:体面、地位、传说中的高待遇等等,总之是一个令家里人放心令同龄人羡慕的职业。因为这些原因,我放下了自己原本的方向,只身一人来到那个陌生的城市。当时,在那里虽一个亲人和朋友都没有,心里面却仍满怀着希望,单枪匹马也并不感到恐惧。
刚开始是实习,先到银行卡部每天打电话推销信用卡,一开始确实有畏惧心理,但也在磨练中提高了技巧磨厚了脸皮,后来接听电话都接到耳朵疼了,还好只是干一个月,但对电话客服这个职业有了知其不易的理解,电话客服实在是太无聊憋屈的职业啊,以至于我现在接到亚马逊啊移动啊银行的客服电话的话,哪怕自己不接受推销,也会礼貌地跟他说句谢谢。
入职之后开始技能培训,我们五十多人集中在一起,每天住在经济酒店,开始了魔鬼训练,点钞、计算器、对公对私模拟操作,要求蛮高的,都必须达到三级能手的水准才能通关,先过关的先离开,本妹子不是左撇子,但由于右手指纹太浅点钞无法拉起,只能逼着用左手来点钞,十分钟必须完成25把包扎钞对很多可以使用正手的人来说都很难,但我用左手,发狠苦练以后,后来倒也还比他们更快通关了,感谢我练过钢琴八级的小爪子啊嘤嘤嘤~~~
通关以后开始一个月的出门营销,两人一组到大街上的商铺里挨家挨户地推销刷卡机,看好了!是不能刷信用卡只能刷借记卡的刷卡机!优惠力度也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可想而知这东西有多么难推销出去了,送给人家当电话机人家都还嫌弃太丑,好在我和一东北妹子都还算头脑灵光,跑遍当地相对需求较大的专业市场,业绩过得去,最重要的是我跟她因此结下了革命的友谊关系!
结束那一个月刷卡机营销后,我们这批人便被发配到那座城市的各边疆里去了,能留在市区里的不到十个人,研究生留下,本科的几个市区本地人,其余大都到下面县区去了,本妹子有实力没背景,发配到一个名字很好听的地方,大海之滨~不过如实讲,终面的时候填意向区域,那个面朝大海的区域,是我勾选的,凭着自己臆想的区域前景和莫名其妙的情怀!o( ̄┰ ̄*)ゞ
可惜了面朝大海,却没有春暖花开,那是一座只有工业没有情怀、只有高楼没有人烟的荒凉地,恶略的住宿条件,枯燥的生活,和无援的工作。住宿条件恶略到怎样子呢,曾经在半夜有老鼠从我身上溜过。。。然而明白尖叫并没有什么卵用,只能开灯继续装睡。。。生活枯燥到什么程度呢,一楼上班二楼吃饭三楼练技能五楼睡觉,基本上只有海拔发生变化而坐标没有发生明显的转移,想出门逛街却没有超市没有商场没有像样的娱乐场所。工作无援体现在哪里呢,就是刚上柜的时候很多业务都不懂,但其他柜员老前辈很忙根本没有空理你,客户喊破喉咙而你急得想摔键盘但依旧没有什么卵用,兢兢战战按照笔记本慢慢摸索,在客户的骂声中慢慢熟悉业务操作。当柜员并不是朝九晚五,由于钞车的路线原因,每个网点的接钞时间不一样,我当时是早上八点接钞,下午六点半送钞,如果钞车有什么问题,或者网点出现长短款等情况必须解决完就会更晚。柜台工作不能有一丝的马虎,每天都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不能长短款,不能漏签名,不能忘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那段时间压力大到偏头痛发作,夜夜失眠,后来跟同业闺蜜交流,才知道她也如此,她严重到怀疑自己得了脑瘤,还去医院彩超。。。另外还有一件事记得很深,是有一回打电话给爸爸,本来一贯都是报喜不报忧,但那次忍不住哭了出来,爸爸一听心都碎了,我在电话里听到爸爸声音哽咽,说了句不要干了回家吧老爸养得起你,也舍不得丢你一个在那里,听了我也差点崩塌,但我并不会因此便任性辞职回家,我不是那么容易服输的人,但受不了日复一日无聊枯燥工作的磨灭,我给自己定了个期限,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做柜员最多坚持一年,如果一年后依然如此境地,我就另谋出路了。
幸运的是自己够争气,在两个月后行里的一次业务技能比赛中,我得了一级能手,也就是在很短的操作时间内我满分完成了,这是很多老柜员都无法企及的水平,那时候分行领导为了鼓励柜员们要加大训练力度,就做了一个决定,把那次比赛拿到一级能手的新人都调到市区上班,以此作为激励机制。所以我便出乎意料地从那个荒凉的地方回到了繁华的市区上班了,安排了环境很好的小区住宿,去了一个高端楼盘门口的支行上班,依然还是柜员,但那里的工作不忙,业绩不错,同事又都很友好,简直跟之前的工作环境是两个世界,工作生活进入高甜状态,有一次上班的路上,想着真是苦尽甘来,竟然走着走着蹦哒起来了,哈哈~逗逼属性暴露无遗。。。但好景不长,后来片区支行的行长来我们支行巡视,他觉得我年轻漂亮业务能力强,应该到更需要我的地方去发光发热,往好处想是我被他肯定了,实际上就是苦逼柜员日子又要开始了,不过那时候我自己倒是还蛮向往的,因为那个大支行,是我觉得很高大上的一个地方,位于那座城市的CBD区,自己曾经向往过,没想到鬼差神使,就这么去了。
太美的期待只是因为太年轻,在那个CBD区的大支行当柜员,简直忙得要吐血,那里的客户大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是我行一旦失去就会倒闭的超级VIP,所以对柜员的要求也是相当高,巴不得随到随办,恨不能取大额免预约,自以为办挂失不费劲,所以动不动就威胁要投诉,为了高质量地应付那么高的业务量,我们那里四个现金柜台全是年轻的业务骨干,每天像打激战一样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尽量不上洗手间连喝水都尽量少喝,中午轮流半个钟吃饭,你们一定没体验过拉下柜台帘子,坐在过道的装着几十上百万的钱箱上吃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可不是家财万贯的幸福满足感,而是金融民工的屌丝生活写照。主管是一个严谨严格又不苟言笑的老头,当你出了一点差错时他会气地要爆血管把你骂得狗血淋头,有时候也会冷不丁地跟你讲个如入冰窟的冷笑话,苦中作乐一番。
有一次,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客户来开网银,单子递进来,我微笑先跟他说明收费情况,当时个人网银需要30元的工本费。他一下子就不乐意了,斩钉截铁说他明明在另一个网点开对公网银是免工本费的,面目狰狞张牙舞爪拍玻璃说那30元是进我私人口袋的,天地良心做过柜员的就知道,我们每天面对那么多现金,但哪怕多一毛钱都不敢也不能自己带走,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他当时真的伤到我了,我积攒着好长一段时间的委屈,一下子就要爆发出来,但理智和素养控制着我不能发作,我静静等他骂完了,可恨了当时没有收费公示本,只能跟他解释对公网银收年费不收工本费,个人网银收工本费不收年费,收费情况不一样,再问他还开不开,他说没办法得用还是要开,扔了30元进来,然后继续说你们银行的就喜欢乱收费私自收费,我心里真是委屈极了,拿过30元之后开始电脑操作,很用力地压抑自己不要发火,但心里面那摇摇欲坠的堤坝最终还是崩塌了,止不住的泪水啊。。我知道失态了很不应该,可我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从小到大我没有被人当面这么委屈过。他看我边操作边哭愣了,终于觉得过意不去,态度开始反转,贴着玻璃窗跟我道歉,还试图逗我笑说你哭的样子很好看诶,并递了张名片进来说要请我吃饭给我道歉。(貌似开始有不良企图。。啊~好方)我没有回应他那些于事无补的道歉,一边按照该有的流程操作着,一边抑制自己不职业的失态,开立完了找复核,跟他讲风险提示,检查签名没有遗漏,然后举手送客,在他走后顺手把送进来的名片和排号纸丢进垃圾桶,再按下一个号,深吸一口气,忍着还没完全消化的委屈展现职业微笑迎接下一个客户,其他同事很忙也没空安慰你,繁忙让你戒掉矫情,也逼着你没法磨叽和抒情。
刚开始当柜员还不用怎么管营销,后来换了个领导就变了政策,柜员也要大力营销,多开网银,拉存款,卖基金保险和贵金属等等,每天统计业绩排名。我后来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有了单笔千万级的存款业绩,全行以喜报形式表扬,人尽皆知。至此,刚好入行一年有余,被提拔到同城另一个工业片区支行,开始当对公客户经理。
对公客户经理比当柜员的日子要好过很多,至少对我这种不喜欢机械重复的工作的人来说是如此。比柜员多了中午的休息时间,比柜员多了点人身自由,但也比柜员多了下班之后操心的事情,国有银行比非国有银行对新人业绩上的要求还相对比较仁慈,但压力也还是不小,而对于一个在这座城市里没有根基的人来说,困难是相当大的,存款任务缺口,贷款户数和贷款余额,国际结算量,贴现量等等,都是不单单考核存量,还考核新增,除此之外,对私产品那边如果有压力,对公客户经理也要支援,比如信用卡、加油卡等等。每天全行开晨会通报业绩,每周一次客户经理会议,汇报项目进展和下一步计划,说实话有时候真是怕极了这些会议,特别是在自己的项目没什么进展的时候。
当对公客户经理在别人眼里挺高大上的,贷前西装笔挺跟客户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贷中又像福尔摩斯般机智甄别客户资料的真真假假,放款时感觉自己像救世主一样主宰着这些企业的生死浮沉,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实际上客户经理什么都不是。从贷前调查到贷后管理,一个人管十几个企业真是心力交瘁。感觉干这种工作的人,最难熬的就是放款的时候,前一天就不断考虑明天各种细节,睡得异常不安稳,然后第二天神经又脆弱又衰弱,总怕遇到各种意外,但每次还是没有少遇上的,神经兮兮地处理,直到到账划出才好像瘫痪一样放松下来,此时血槽已空。当今市场环境不好信贷风险越来越大,整天担心受怕自己放出去的款能不能按时收回来,市场上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全行风险排查,每天各种表格和报告写不完,好不容易做完一笔了,档案移交过程也非常恶心人。
说说当对公客户经理的应酬问题吧,近几年在八项规定的庇护下,客户经理少遭了很多罪,但只是少并不是没有,我们几个客户经理有过晚上十一点多被领导call去ktv陪客户的体验(真是泪目。。。),也有过喝到边吐边哭的可怜样,当然了这并不会是常态,好领导一般还是挺照顾女客户经理,能不必出席的都尽量不叫,但一旦必须去了上了酒桌就要懂礼貌,至少不能太扫客户的兴让领导丢脸,作为大银行的客户经理不能认怂啊!有些亲戚或是朋友有时候很爱跟我开玩笑,说你当客户经理的酒量一定很好吧,言下之意好像还带着点你待人接物应该也会在磨练中变得很放得开的弦外之音。我想说那些职场上的应酬真的只是出自对那份工作的负责,并不代表我生活上的态度,我们无论在什么应酬的场合都是落落大方,客户看你并不是轻浮的女孩子自然也不敢亵玩。其他银行的客户经理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但我们代表着一个大银行的形象,不需要沦落到要跪舔企业的地步。做对公的一定要态度诚恳办事专业不卑不亢,本着我是来给您企业提供融资方案,节约资金成本,提供信誉保障,合作创造双赢的,并不是在讨好你求着你,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也不强求。
乱入一个插曲吧,就在码字的刚刚,收到一条来自这个银行的工资到账的短信,吓了一跳,没想到离开半年多了,还有发一点年终奖给我,真是感动涕零。。。不管怎样,我心存感激!然后跟以前同事交流下,他们今年整体业绩不好,年终奖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公司部某团队中级经理的年终奖还不如某支行的柜员多的情况,公司部的员工所付出的心力,绝对比柜员要多得多,但业绩上部门的排名影响,导致了这种让人难以相信的情况。
我把宝贵的三年青春都献给了银行,有段时间真的是每天都操着想辞职的心去上班,当柜员的时候如此,后来当了客户经理亦没能摆脱,哪怕领导总鼓励我说你做得很好,再坚持下去未来属于你们,我也每天上班前都给自己打满鸡血,曾经在行内刊物发表过对职业生涯充满期待的鸡汤文,我还记得题目是《静待倾城日光》,看题目就知道有多励志了吧?!发表之后我的支行行长赞我文采好,于是将他的各种总结报告、发言稿等从此以后都交给我写。。。ᓫ(°⌑°)ǃ 然而,那种内心的煎熬和挣扎,真觉得如果一直都处于那种状态的话,早晚会得抑郁症。很多时候,之所以会觉得煎熬和挣扎是基于本身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那种无助,很多是来自于做业务的时候缺乏真正有能力的人指引着你,大都是靠自己去摸索,没有方向,很强烈的内心无助感,缺失的归属感。行内虽然有非常多的培训,却总是避重就轻,隔靴搔痒,浪费时间又学不到实在的东西。还有强烈的压力感,并不全都来自当下,更多的是来自对未来没有把握的恐惧,手里资源握的不多,也看不到未来能握住多少,看着前辈们干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当上小领导大领导,貌似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况,也并没有让我向往和艳羡。那段时间又刚好那个跟我结下革命友谊的同事妹子,考到国税去了,让我一下子少了些心理上的支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于是我也开始备战公考,一年后我也如了愿。
在银行上班就是这种体验,并不是那么好的体验,但我并没有后悔我当初选择了它。在柜台上透过那面防弹玻璃看人生悲欢离合,在公司部接触各行各业了解企业浮浮沉沉,它让我成长让我变得更强,它也确实给了我还不错的待遇和福利。我会知足也懂感恩,所以哪怕那个过程曾让我流泪让我饱受煎熬,我还是感激它,带着笑回忆它。
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点点帮助,赞我一下我会开心很久哒!
拉裙摆~~~
交叉腿~~~
深鞠躬~~~~~~^_^谢啦!
银行柜台,那厚度20毫米玻璃外的世界
文/鸭头颈
银行柜台那20毫米厚的玻璃,好像就把这个世界分成了柜内和柜外,各自演绎着不同的世界。
傍晚4点15分,已然到了银行关门的时间,可大厅里依然人流窜动,我知道这一天又很难准时下班了。果然,安邦一怒之下又把我们放到了最后一站,不到五点半,它是不会来了。
交接完,关上卷闸门,天色已然是黑了,路上皆是匆匆下班回家的路人。
早八点到晚五点,柜外那个世界就像是一部神奇的电影,大家都本色出演着自己的角色。
手脚不便的老人,密码永远输不对的大叔,一听办存单还要填单子的就大声嚷嚷的大妈,跟我理论为啥别的银行不要短信费就你们银行还要收费的躁动妇女,每天下午三点半准时出现在银行存零钱的镬拉头阿姨,还有给我的零钱和数字没一次对的上的卖猪肉的隔壁老王,等等。
故事重复了一次又一次,只是人心或者人性,大抵如此,隔着那20毫米厚的玻璃,一眼殆尽。
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天了,一个年轻客户来帮朋友办理改预留号码这个业务,我说这项业务不是本人不能来办理,况且你朋友的身份证没有磁性,需要叫他带医保卡或者驾驶证之类的辅助证件来办理,彼时他用一种近乎失败的演技和我说:他现在在医院里躺着不能动,你就帮着办了吧。在被我拒绝了几次之后,他还是走了。可20分钟后,我分明看到了他那个所谓的躺在医院里不能动的朋友生龙活虎的来了,并不屑地说了一句:听说改个号码需要本人来? 那个 时候我多想补刀一句:现在站在你旁边的那个朋友刚才说你在医院躺着不能动。后来想想算了吧,何必呢。
大抵每天都会碰到来插队的客户,“不好意思,我孩子要去上学了快来不及了能不能帮我先办理?”一位30多岁的女人突然出现在我的柜台上。 现在都下午四点了,你孩子还要去上学?读家教?虽然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疑问,但架不住大堂经理的说情,还是先办了吧。可我分明听见在她办完业务背朝我走去带着她的孩子说:你看看妈妈聪明不聪明,撒个谎就把业务办了,不用排那么长的队伍了。 呵呵,她们把这个叫做聪明,竟然还当着孩子的面。
10月七号,新系统上线了,那天系统更新到早上十点,本来8点的营业推迟到了10点,便有客户又在不耐烦的喊叫了:你们为什么10点才营业,不行,这几个小时你们得补回去。“呵呵,补回去?为了新系统上线,平时8点上班的我们今天6点就到单位准备了,这两个小时是你们给我们发工资么?” 好了,她不说话了。
“这张卡是你们的么?阿姨。”
“是的。”可是她那脸部表情明显出卖了她。
“阿姨,我再问你一次,这张卡是你自己的么?”
“恩。”
刷卡,查资料,性别男,于是我接着问:“你是XXX吗?“
“取个钱还那么麻烦,你们银行怎么那么烦,这张卡是我朋友的。“看着她一脸嫌弃的表情,我心里有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为什么撒了谎的人还那么振振有词的站在这里?当然了,作为一名柜员,我还是保持了自己的良好操守,回了一句:那么请把你的身份证给我看一下。
还有更多更多……
中午轮班吃饭被客户怨言:为什么外面排了那么长的队伍,里面的人还要出去吃饭,像话不像话。那么请问,里面的人是不用吃饭的么?
没收了一张十块钱的假币被客户说成小题大做,“十块钱现在算什么东西,还需要签字,怎么那么麻烦”。你钱多,你牛逼。你到底是因为假币被我没收了而气恼还是因为自己没看清楚收了别人假币而愤愤不平?
时常碰到因为拒绝让他人插队而遭无故谩骂的客户,被说成是:不懂变通,没有脑子。临了,临了,还不忘加一句:我在你们有多少多少存款,竟然连个队都不让我插,你们要存款时别来求我。呵呵,你钱多你怎么不去办个金卡,以后来银行办理业务直接不用排队?
更有。
因为快要离婚而转移自己财产的年轻妇女。
因为输不对密码而坐在座位上大喊大叫“我明明是这个密码”的急躁大爷。
因为信不过柜员非要把点钞机的背面也看一次是不是有残余钱留着的固执老头。
因为自己不想填单子就骂柜台操作人员服务差,不帮她们填写的小商铺老板娘。
太多太多。
已经不知道被莫名的咒骂了多少次。
也已经不记得每天需要人工重复多少次:请按一下确认键,就是绿色那里。
更已经不晓得多次唠叨:签名签在这里,长方框黑色那里。
很多时候。
没有身份证是不行的,不是本人是不能办理的。
在柜台查询余额是只有本人查询的,就算你是TA丈夫,TA妻子,TA爹,TA妈,TA儿子,TA女儿也是统统不行的。
点钞时发现假币是不能拿出柜台的。
卡里只有1000是拿不出2000的。
这个月的工资比上个月低我们是不知道。
在我们银行罚款单在柜台是不能办理的。
存钱是不能随便存的,起码你得告诉我存卡里,还是存单,或者存折。
我们是不知道你养老保险需要缴多少或者还需要缴多少年的。
当天开出的存单当天是拿不了的。
利息不是我手工少算给你的。
并不是天天都有小钞可以换的。
很多事情,并不是你一句“你就行行好吧”可以解决的问题。
偶尔也会有感动的时候:
办完业务老大妈硬要我按出评价系统给我个好评。
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伍的客户在办理完业务起身走时礼貌地对我说声:谢谢。
办理存款时大爷微笑地说声:这笔钱可以算在你们的任务之内。
坐在柜台里的人,他们不仅每天需要对面接连不断的客户,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脑子,不然多给或者少给,都得出问题。
他们也需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还背了一身的“任务”。
三尺柜台,那20毫米玻璃外的那个世界,有幸让我看到了那么多。
当你见识到了那么多负能量的时候,你还能不能热情高涨,对生活充满希望?
当你见到到了那么多暗箱操作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坚持底线,坚持自我?
当你见识到了那么多穷人,贫富差距越发扩大,你还能不能热爱祖国对国家充满希望?
当你见识到了那么多人性的缺点,你还能不能踏实诚恳,靠谱实在?
你能吗?
希望下次,除了带来钱和卡。
还带来了善良和尊严。
银行水最深的部门在信贷部:油水多、风险多、涉案多。在巨大金钱利益面前,骗贷事件也因此层出不穷。
一个刚入职银行的实习生通过资料造假放出 20 多笔贷款,总计 300 ,而我是她造假骗贷案的第一发现人。
2016 年,我跳槽去了同城另一家银行,在这里担任一个部门的团队经理,而我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参与这场日旷持久的交叉走访。
所谓的交叉走访,就是每个部门派出员工对隔壁部门的贷款进行抽样走访,以检验对方部门已经发放的贷款中是否存在违规或可能暴露的风险。
我随手打开业务二部的信贷档案翻开了起来,都是金额上千万的中型贷款,抵押物充足,信用记录良好,回报适中,看似没有太大的问题,翻到后面几页时,却被一个借款人的名字吸引了。
那是一个在本地的综合批发市场卖针织品的小老板,曾经也是我的客户,我往后翻了几页,又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其他一些客户。
这批客户都是我入这个行当以来接触的最早的一批客户,大多是小本经营,小富即安的个体户,贷款的金额从 5 万到 50 万不等,在以中大企业为主的业务二部里,这批小客户的出现宛如一阵清流,十分符合时下往小微企业转型的既定方针。
「那批小客户啊,是我们部门的一个实习生跑出来的,这个小女孩真是不错,有干劲,又努力,很多客户经理不愿意去做的小商小贩都被她做下来并维护得好好的。」二部的老总姓胥,人到中年的发福像,啤酒肚挺得老大,热情地向我介绍着关于这些贷款的情况,我顿时对这个姓刘的小姑娘来了兴趣。
小刘是个入行还不到两个月的新员工,穿着自己买的工作制服,坐在位子上,手不住地抠着裙角,显得慌乱而稚嫩。「别紧张,我只是看到你做的这些贷款客户,所以来找你来了解一下。」我笑笑,指着那个卖针织品的小老板,让她介绍一下情况。
据小刘自己说,这是她父亲生意上的朋友,小时候到他店里玩过,现在进了银行,本来是想让那个客户帮忙拉点存款,谁知这个客户无意间提起了贷款的需求,她便在基于对这个客户了解的基础上给这个客户办了贷款。
「为什么要用这种随借随还的贷款?」
「客户的销售额和净利润你是怎么核实的?」
「这几个客户又是怎么营销来的?」
我接连提出我的问题考考这个小姑娘,而她也是对答如流。
我行当年刚刚推出针对商户商圈的信用贷款,只要提供基础资料的复印件且通过系统的预审批,就可以从银行申请到 5 万到 30 万不等的纯信用贷款,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相比于其他银行繁琐的抵押审批流程,着实方便了不少,而她正是活用了这个产品在这片商圈里成功推广小有成就。
从她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她对做生意的客户群体天生的敏感度,从客户介绍客户到不同的客户配置不同的贷款产品,都有她自己的见解。
在入行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在大多数新员工还在接受全方位培训的时候,这个小姑娘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思维审视客户并配置相应的产品,我不由地有些敬佩起眼前这个有些怯生生的小姑娘。
「继续努力,好好盯住这片市场,你会有收获的。」我拍拍她的肩膀微笑着鼓励她。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当年初入这个行当时的自己,肯吃苦,要上进,懂得举一反三和对信贷的灵气,老实说,我很看好她。
二
一个季度又过去了,在这三个月里小刘的业绩上升得很快,以平均每个月至少 6 笔的进度在那个市场里投放了 20 多笔贷款,在行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行长甚至在行务会议上点名表扬了小刘,不过由于小刘是尚未转正的实习员工,这些业绩都算到了她的师傅,一个年纪已经 40 多岁的老客户经理老周名下。
小刘一时成了行里的红人,很多部门都请她去交流分享经验,要说她唯一有什么缺陷的话,来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的她对金钱看得比较重,对部门核发的奖励常常要求多分一些,占同事的小便宜吃饭喝奶茶,自己却是铁公鸡一毛不拔的样子。
这个季度交叉检查的工作如期而至,这一回,我主动申请了对小刘所在的客户二部进行交叉检查,一方面是图个简单方便,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在一个成熟稳定贷款需求并不旺盛的专业市场里投放了 20 笔以上的小额贷款,我也想看看这个小刘到底有何灵丹妙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看似无心的选择,竟然是一场疾风暴雨的序曲前奏。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一周的工作大多已完毕,我在办公室里翻看着刚刚送到的业务二部的信贷资料,我打开第一个客户的文件夹,从营业执照上看,这个叫李勇的小老板照旧是小刘在那个综合批发市场里投放的客户,经营的是油米的批发,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翻到客户资产资料那页时,我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
我飞一般地冲到放款中心找到放款岗小陈,「快,查一下这套房产是不是真的?」
小陈看到一脸焦急的我有些茫然,「怎么了,江总,这套房子有什么不对吗?」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他呀的一声叫了出来,「查无此房,这是一套假的房产证复印件。」资料造假!
我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小陈也是刚进来没多久的新员工,虽然听说过资料造假,但第一次经手还是有些讶异,「江总,你是怎么知道这套房子有问题的?」
我苦笑了一下,说:「这套房产的地址正好就在我家楼下,但据我了解,我家楼下的邻居并不是这个人,而且,这套房产证有一个最大的纰漏。」
我指着所有权人那一栏说道,「这套房子的建成年份在 2014 年,房产证上却是所有人李勇和共同所有人姜丽娟写在同一本上的,这种房产证,在 2012 年就取消了。」
三
「什么?二部小刘名下的客户全都是假的?这怎么可能!」在风险总监的办公室,主管风险的副行长老邱惊讶地望着我。而我艰难地抬起头,直视着邱行长讶异而暴怒的目光,掏出报告肯定地回答道,「没错,这是我刚刚整理的调查报告。」我镇定地坐下娓娓道来。
上周五的下午,本该是临近下班的悠闲时刻,当我无意中发现小刘的客户涉嫌造假之后,马上驱车来到了那个市场,我心想着这个客户李勇可能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是老奸巨猾蓄意骗贷将涉世未深的小刘骗得团团转,谁料到了现场竟然连李勇的店都没有找到,在客户营业执照上所写的地址,经营的是另外一家卖箱包的店,店里的经营户显然不是李勇本人。
我接连问了几家商户,都说没有听说过有李勇这号人,我心里一凉,原本以为只是客户资料造假骗取贷款,没想到连客户的经营情况都是假的,这个市场里根本没有个李勇这样一个经营户,营业执照上的地址对应的是另外一个商户,这样既不在这里经营,房产证也造假的客户竟然能从银行里贷出款来,这显然是一起早有预谋的骗贷案。
那大概是我从业至今度过的最繁忙的周末,第二天上午,我便兵分两路,一方面,把所有客户的房产复印件交给放款岗小陈进行房产信息核实,另一方面,我带上所有客户的资料清单,和部门的客户经理小张一起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不出我的所料,小陈在一个小时后就电话告知我,这些资料上的房产证复印件,绝大多数都是假的。
而根据现场走访的情形来看,包括我自己那个卖针织品的客户在内,除了最早的几位客户是真实的以外,这之后所有的客户都是假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个市场里既没有这个经营户,经营户所对应的地址上也是一个不相干的人,甚至有个客户的营业执照上写着经营地址是 19 幢 2201 号,结果查实这个市场一共才 18 幢。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如果说房产资料造假尚能骗过刚入行当不久的小刘的话,那么在实地走访调查的过程中连客户不在这里经营这样的纰漏都看不出显然不正常,
这意味着小刘,师傅老周,甚至部门经理胥总……
四
在贷款客户和银行信贷人员的关系图中,贷款客户为获取贷款而刻意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甚至篡改,捏造部分资料,假借他人身份试图骗取贷款,都是常有的事。但像这次这样,在大面积地出现客户资料造假,客户身份造假的前提下,整个部门一条线的经办人员竟然视而不见放款成功的情况,真的是闻所未闻,我不得不把他们和收受贿赂违规放贷想到一起,也正因为如此,我决定绕开所有人,单独向风险总监邱行长反映这件事情。
邱行长高度重视这件事情,并积极采取了措施,在他的主持下,风险部的稽查人员们兵分两路开始了秘密核实,一方面实地走访,对我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二次摸排,另一方面通过房管所,联网核查和电话回访对这些身份存疑的客户进行排查。而在邱行长的强烈要求下,运营管理部的同事破例对这批客户实行了紧急贷款冻结。站在立地的玻璃窗前,看着稽查人员离去的身影,邱行长狠命地抽着烟,我知道,此时此刻在他心里泛起的波澜,堪比大海一样汹涌。
一个星期的时间,各方消息汇总一致,实地走访的一组经过现场的走访确认这些客户并不在市场里经营,经营实体造假属实。而另一队人马反馈的信息则更让我们咋舌,经过多种方式的信息核定,这些贷款客户的真实身份大多已确定,有在乡下待业赌博输了无处借钱的,有开赌坊没有正当行业无法从其他银行贷款的,有经营足浴会所扫黄期间被警察一锅端了的,有做小工程三年五年没拿到一分钱的,有的已经逃到外地好几个月了,还有的承认在我们银行办了贷款,但却说是帮别人贷的,还有的干脆人都找不着,一直在失联状态。
总之,客户的来源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却有个共同的特点,不在报告上所属的经营地做生意,以及批量化的资料造假。
邱行长听完汇报,看着满桌的材料,长叹了一声说,「收网吧。」
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做不完的事和接不完的客…
这是近几年来大部分银行基层员工的生存现状。在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短短几年时间,银行业就由一个曾经“躺着赚钱”的行业变成了一个几乎要“跪着赚钱”的行业。为了应对行业下滑行的压力,大银行步履蹒跚地走起了转型之路,试图跟上时代的步伐。然而,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太快,机构体系过于庞大,遗留问题过于复杂,转型之路着实走得艰难而缓慢。让躺习惯了的人跪着过日子谈何容易?
一方面,各级行还没来得及对市场进行透彻的研究,也未对业务转型、产品创新、流程优化形成卓有成效的规划和执行方案;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以及各类竞争者的冲击下,银行面临的巨大经营压力扑面而来。为了解决短期经营问题,各级行不得不通过考核导压、行政施压和惩罚加压的“高压政策”,强行将各类指标从上至下层层加码推至最基层行,试图让广大基层员工“死磕”出一条路来。然而,就在这个“磕”的过程中,管理行和基层行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基层行对管理行存在的诸多不满和怨言。
一、政策制度不接地气,任务指标不够科学刚入行的时候,我到网点、支行、分行轮岗学习了一年多时间,行里的大哥大姐们遇到一些令人费解的制度或任务要求时,都会一遍一遍地叮嘱我,“小邓,你看见了吗,这就是你们总行制定的政策要求,一点也不管我们基层的实际情况,你回去了是不是也跟他们一样啊?!”这些话虽然是开玩笑,但话中透着诸多的无奈,我只能哈哈一笑打个圆场,毕竟这些政策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我也不懂。后来辗转境内外分行,终于到了总行,自己也成了制定某些任务指标、政策制度的一员。我当时给自己定了两点要求,一是尽力为分行业务发展做贡献,二是尽量不给分行添乱。所以在部门,我干起活来确实比较卖力,而且会尽量照顾基层行的利益,但即使我再注意再用心,制定的政策、制度和下达的指标总有很多让基层行觉得不太对付的地方。
其中的原因很多:有时候迫于压力急于解决问题,导致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制定的政策没有针对性;有时候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差别过大,同一个政策在不同地区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有时候习惯性地向领导看齐,基于“领导所希望看到的”而不是实际情况来定政策和制度;有时候部门之间利益冲突太大,为了保证本部门利益不受损失,不惜降低全行的整体效率;有些时候相关部门确实没有专业的人才,对某些领域研究不够系统,导致业务导向有所偏差;还有的时候就是懒政,只要能跟领导交个差,随便弄弄就完事,等等。
其实,顶层政策不接地气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上面出台一个办法,全行这么多分支机构都要遵照执行,但这个办法跟我们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有可能影响了原有业务的开展,也有可能堵死了某条创新的路,还有可能降低了整体效率,但即使怨声载道各家行还得咬牙执行。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反馈机制,顶层就听不到基层行执行这项制度时的实际困难,或者即使了解到了实际困难,由于决策链条太长,要作出调整也得是三、五个月半年后的事了,该影响的业务早就影响了。现在总行的同事都要求有两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已经更接地气一些了,但是很多部门还是跑基层、跑业务跑得不够,在制定政策制度、下达任务指标的时候调研不够深入,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市场环境差别大的特点,政策制度不够细或者任务指标分解不够科学等等。等哪天我们看到总行、一级分行的同事开始忙于出差调研基层、调研客户、调研市场和调研同业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做材料的时候,不接地气的问题应该就能够真正地解决了。
金融笔记 杨凯生十六年间笔录京东¥45.50去购买二、后台部门不懂市场,前台后台互不理解
除了上级行要更接地气,同级行之间前台业务部门和中后台部门也要相互理解,而不是出现冲突。从内部控制来说,前后台之间的冲突其实是难以避免的,但是鉴于当前业务发展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在控制好风险的同时,后台还是要充分支持前台业务发展的。任正非在某篇讲话中所说的,“决不允许为了风险控制,把业务部门逼上梁山”、“金融合规的目标也是多产粮食,而不是影响或阻碍粮食的生产”,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
我们多年前就开始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但为何过了多年客户仍然觉得国有行很官僚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后台对于“以客户为中心”在理解和执行上存在较大的偏差。前台部门直接面对客户,真正了解客户的诉求,也知道客户对我们的哪些要求存在不满,但是前台部门在业务流程和风险合规上几乎没有话语权,只能根据现有制度来执行。这些话语权主要集中在风险、运营、内控、信用管理等中后台部门,但这些部门是远离客户的,很少能有机会亲自见到客户对于我们某些“无法理解”的规定和做法所表达出的失望甚至愤怒,也很少能够感受到基层行为了维护客户关系,在给客户解释这些规定要求时的无奈。所以,中后台部门在制定这些运营、风控政策的时候更多的是从本行的利益角度出发,而较少从客户感受去考虑,这就导致我们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在前后台之间无法同步进行,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从这几年的经历来看,不管是为了防范风险还是为了服务客户,我感觉后台部门其实更需要了解基层、了解客户。例如,运营管理部门所涉及的规章制度都非常具体,且与基层实际操作密切相关,同时也直接体现在客户的体验上。所以运营管理部是绝不能坐在家里写制度的,而应该勤跑网点支行,甚至上手进行各种实际操作,充分听取基层员工的反馈意见,深入观察客户的使用体验,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进行优化升级。这样才能保证制度上没有漏洞,而且客户体验上能够更人性化。否则只坐在办公室,仅凭着逻辑分析和设定的固有场景,制定的操作规范和要求是会出现问题的。又如信用审批部,“审贷分离”的要求导致信用审批部与客户、业务离得比较远,审查员主要通过客户经理上报的材料来了解客户,不跟客户直接接触。我认为这一条要求不能执行得太过死板,因为要了解公司、企业运营的内在逻辑,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仅凭客户经理的一纸调查报告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我们知道企业是怎么玩的,我们才能陪他们把游戏玩好,否则哪天掉坑里了还沾沾自喜。出于独立判断的考虑,审查人员确实需要跟所审查的企业“隔离”,但他也应该有时间和机会对这个行业或是行业中的典型企业进行调研,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基于实际情况的独立判断。
三、产品创新过于落后,行政施压太过频繁我们在营销客户的时候羡慕的是装备先进、弹药充足的兄弟机构。论产品创新,个人业务招行够体贴,公司业务建行够积极,还有各类股份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够灵活。但是轮到我们自己上场的时候,难免会碰到一些尴尬的场景,好不容易通过各种关系营销来一个客户,人家终于愿意跟我们尝试一些合作了,但是客户提三个需求,我们行要么时间上来不及(因为审批周期太长了),要么制度上行不通(因为风险偏好太低了),要么压根没这个产品。对于基层行来说,这是很受伤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还有一点,我们对一些新事物、新政策的反应速度有点慢,这一点应该跟其他兄弟机构学习,例如建行。年初,监管方开始要求P2P网贷强制实行银行存管,建行在四大行之中第一时间自己研发并发布了网贷存管系统;下半年,国家开始推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行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第一时间与招商、华润、万科、恒大等11家房地产公司签署房屋租赁战略合作协议,并推出个人住房租赁贷款“按居贷”。这就是通过产品创新来抢占市场的典型代表。而我们行在市场中采取跟随策略居多,往往是等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并已经形成围抢之势的时候才推出自己的产品,这时候再来抢挖客户实际上已经晚了。搞产品创新不能以“其他国有行有没有开始做”来作为判断是否可以尝试的基础,而应该以“市场有没有需求”来作为判断条件,否则我们永远只能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产品创新跟不上市场变化必然会影响业务的发展,这个时候为了保增长我们只能寻找一种替代方式:行政施压——我不管你采用什么方式,你就得给我“死磕”完成任务。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顶层一边喊着不要再搞关系营销、喝酒营销了,要通过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来吸引和营销客户,一边是基层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不得不坚持通过喝酒陪客户来扛下这些营销任务。其实在产品、系统和其他资源跟不上来的情况下,“高压政策”并不是一个长久之策,在经营高压下如果做不出理想的成绩,带来的反弹效应反而会影响士气,打击员工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员工流失,最终不利于银行的长期经营。
要战胜经营上的困难,基层的执行力确实是重要因素,但在缺乏顶层支撑的情况下,基层的“死磕”除了让员工怨声载道以外,意义并不大。一般来说,付出同样的成本,顶层做一件事要比基层做一件事带来的成效高很多,因为顶层的一举一动是能够影响全行的。比如,我由20个人的团队开发出的一个好的产品,它带来的收益很可能比全行10000个客户经理空口营销带来的收益都要高,从人力资源消耗上来看,前者成本却要低很多。总的来看,产品创新是一个提升全行营销效率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这一点。
四、当习惯了“指挥官”,缺乏服务基层的意识上级行除了履行管理职能,还需要有一点服务意识。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上级行对下级行处于绝对的管理和指导地位,毕竟是体制内的单位,从经营和讲政治的角度都可以理解。但是,要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让基层心服口服地听你调配,就不能一味居高临下来指挥。表面上虽然是上级行管理下级行,但实质还是上级行的人管理基层行的人。
我们看一些武侠电影,里面兄弟们为什么愿意为大哥两肋插刀?其实总结起来无非有两种情况,要么是大哥有本事,能把上上下下黑道白道都打理好,兄弟们蒙头往前冲就行了,肉自然有吃的;要么是大哥讲义气重情义,不管出了啥事大哥从来都是第一个挺身而出为弟兄们扛着的,所以即使现在日子困难,兄弟们还是照样挺大哥。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跟武侠的这种兄弟情义固然不同,但本质也有相似之处。我们讲经营策略、讲管理制度、讲考核手段,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动业务发展,但最后来看,一件事能不能做成、一个企业能不能稳步发展,关键因素还是得凝聚人心,因为事都是人干出来的。所以做管理的人,一定要让自己的员工从心底里服你,而不仅仅因为你是上级才听你的。只有转变管理模式,从“管理”基层一线转变为到“管理和服务”基层一线,让一线真正感受到上级行对他在资源、产品、技术和服务上的强力支撑以及对他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他才能真正心甘情愿跟你冲在最前线扛枪打战。
但是从实践来看,很多人还做得远远不够,我们总是把自己当成指挥官对基层一线“指手画脚”,却又不愿意尽衣食父母的责任。比如,有时候,给下级行交办一个事项,由于自己缺乏计划,没有提前准备和通知,只给一线留一个很短的时间,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有时候,要统计各种数据做经营分析,有些数明明可以简单改造一下系统就能提取出来,但非得让各级行一层一层往上报,耗费大量人力,数据还不一定准确;有时候,接到基层行请求解决具体困难的请示,拖拖拉拉一放就是十天半个月,名曰太忙,一线经营的事情不去忙都在忙啥呢?有时候为了完成自己条线的某个指标,天天把一线的人提拉上来生硬地督导,但是一线要他解决业务上遇到的共性问题时,又各种理由不往前推进;有时候一线把市场和同业的新情况反应上来,想让上级行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但得到的答复可能是冰冷的否定或是将皮球提给了其他部门;有时候,开到最基层的频培训会,一没提前提供PPT资料,二是人数太多现场条件有限看不清视频文字,形式上全行已经完成了学习培训,但实际效果却很差。
总之,各种情况都有,但都体现了一个问题:没有真正地把全行业务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事,也没有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地服务基层。这类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似乎整体上也不太好解决。一方面,在国企单位,有一部分人的官本位思想还没有改变,无法适应更加市场化的企业文化,认为大家小心翼翼,不犯错误,服务好领导,按部就班地熬就行了,总有一天能熬上去,至于基层的看法,关系不大。另一方面因为对管理行的考核还存在一定的真空地带,管理行的人有没有为基层干事,对全行业务贡献有多大,在我们的考核中并没有突出地体现出来,而且体制内还是有很多人奉行向领导负责而非向基层一线负责的做法。这些风气和想法其实是不对的,不但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也会让整个组织陷入互不关心、互相抱怨的局面。所以,我们管理行要进一步优化自己的定位,不但要做好管理者,还要做好基层行的服务人员,否则人心都不凝聚,谁愿意跟你扛枪打战?
五、“部门银行”问题突出,部门间协同效率低下“部门银行”是每一个基层行都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的事情,当然,除了银行系统,其他大企业也存在这种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部门银行”的弊端非常明显:一是各部门强调自身利益至上,只关心本部门一亩三分地,对于其他问题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导致各种事情经常踢皮球;二是纵向层级多、管理链条长,对客户和市场反应相对较慢;三是流程存在重叠、交叉和缺位,协调成本高。
“部门银行”的第一个症结就是推诿扯皮、踢皮球。基层行遇到困难经常找不到愿意接手的部门来协助解决,一个部门把你“踢”到下一个部门,最后踢了一圈又回来了,你还是不知道找谁。后来我们实施“首问负责制”,意思是哪个部门被第一个问道,他就应该负责到底,协助下级行把问题最终解决。理论上这是个好制度,但从执行来看基本推行不下去,部门之间利益冲突太大,遇到稍微难处理点的问题就都不愿意管了。还有一点就是当某项业务出现问题时,相关的部门谁都不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并解决问题,而是相互推脱责任,打架打到行领导那儿,最终只能让行领导拍板决定。
“部门银行”另一表现是业务推动上缺乏统一性。全行业务的推进本应是一盘整棋,在这些工作中有重点的有辅助的、有紧急的有长期的,各部门在统一指导下协调配合,摆布好人、财、物等资源,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事实上呢?每个条线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给下级行分任务、抓考核。在每个条线眼中,自己的任务就是世界的全部,分支行就是亏钱亏人也得把我的任务给完成了,完不成任务我就上督导、通报、处罚等等各类行政手段。至于有没有从全局出发,有没有考虑区域特点,恐怕很多时候就不好说了。对于这类问题,基层网点的感受最深。有句俗话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顶上各个部门的政策指标最后都得落到最基层的支行网点。网点身上经常背着好几十个指标,而且每个指标背后都有人督导施压,久而久之网点必然就无所适从,失去了方向。要打破“部门银行”壁垒,为客户提供便捷、多元的综合化服务,方式之一就是建设“流程银行”。具体讲,一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流程为基础,将分工协作由外部不痛不痒的“并联”关系转变为内部不能不为的“串联”关系;二是基于客户需求来设计流程,按流程节点确定部门职责分工和角色,降低协调成本。“流程银行”的内部结构层次少,决策层与市场末端之间距离短,信息传递快,对市场的反应快。银行的两个核心产品,一个是货币资金,一个是金融服务。银行的优势要么体现在成本领先上,要么体现在服务优质上(高效、周全),而这两者都可以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得到提升。未来银行与银行的差别,本质上是流程的差别,外在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就是内在流程的比拼。
以上既是站在管理行角度的自我反思,也是站在基层行角度的真实心声。当一个企业大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大到要适应全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不同人文环境和市场现状的时候,他要面临的挑战一定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而复杂的。在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阶段,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破旧立新,做到基业长青,需要这个企业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潜下心来,真正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这篇文章提到的问题有些是很细节的小事,有些是偏宏观管理和制度建设的大事,但不管小事大事都跟银行是否能够稳步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希望管理行能够从文中了解一些基层行的真实心声,而不是沉浸在当局者迷的环境中;我也希望基层行能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尽职履责,是否跟着管理行的计划在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工作。最后,文章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有很多地方的想法不成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也不一定正确,供大家参考并批评指正。
原则¥58.80起我老婆宫外孕急救开刀,医生朋友应该知道宫外孕很容易大出血抢救不过来。我花了半个小时轧完帐做完交接完才让我走。不管你家里发生了什么,对不起你都不能马上走。
那半小时是我人生第一次脑中一片空白。我不知道自己在扎什么账,我不知道数到美金还是澳币或者欧元,也是我第一次如此强烈想飞奔到我老婆身边,但是我做不到。
我恨我自己是个银行柜员。
我毕业后就进了M银行做柜台,今年3月辞职。我这3年的经历让我真的感触很大。我一直想说一说对于现在的银行柜台的一些想法,很感谢题主发起的这个问题。
首先我先说一下现在银行业的大背景。其实银行业现在在很多人心里还是即轻松又高薪的,这个时代从几年前已经开始慢慢走远。因为这种大趋势,导致现在银行人才流失很严重,不止是高层、中层还是一线的柜员和客户经理。(我后面会讲到柜员是多累,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拉到后面)我可以列一些数据,我13年校招进入M行,当年上海分行校招分两批总共200人。14年校招,300人不到。15年校招,350人左右。我这一批的,现在只有1/3的人还在M行。据说分行这两年招那么多人,是准备预留一半的人是要辞职的。我2016年3月底辞职,我的辞职编号是400,注意这个编号是每年更新。这么多大学生不是因为新增网点多,现在新进大学生4/5的人是柜员三年制,就是说三年里你不能去其他岗位。一个网点平均4个柜员,平均一年只多开3-5家网点,你可以算一下就知道银行现在有多缺人。现在整个银行业的门槛真的低了,如果不是这种状况,我也进不了M行,现在进银行真的不难了。辞职会比进来麻烦的多,我辞职的手续要两个多月,我要去陆家嘴分行十四个部门办手续,每个部门都要盖章+老总签字,老总如果不在?对不起,你要么下次再来。
那人员流失这么严重,对客户有什么影响?在我看来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你有心观察,你会发现几乎所有银行,在柜台上面帮你办业务的大多数都很年轻,现在整个银行业柜员呈年轻化,说严重点就是柜员变得越来越没有经验。M行现在一个网点的柜员平均只有1名老员工(我们认为上柜满1年就算老员工),其他都是新员工,培训一个月上岗。你能想象你的银行卡交到柜台里,里面的员工是刚刚毕业一个月的大学生在帮你做业务吗?也许你觉得存钱,取钱这样的业务一个月的培训绰绰有余。但是你如果是做汇款,存款证明,境外汇款等稍微写错一个账号,一个摘要就有可能造成你很多损失的业务呢?我做了3年柜员,在做一些汇款等业务时,我都很胆战心惊,系统内填完金额、账号、摘要后,我都核对两遍再点确定,我不想给客户造成麻烦,我也不想自己惹麻烦,因为有时候甚至摘要写错一个字造成客户的损失,就是巨大的。
可是因为柜员的年轻化,快速培训快速上岗的机制,导致了很多柜员现在根本没有风险意识,我每年都带徒弟,我也去别的银行办过业务。有很多柜员录入完要素后,基本不核对,也不和客户唱对,直接点确定,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你做的是汇款,点了确定就已经出了本行,进入小额同城系统,我行无法修改了。如果金额,摘要柜员打错了?如果是摘要写错,而且碰巧对于这个客户来说,这笔汇款的摘要很重要。对不起,只能客户自己去找收款人商量吧,让他把钱再还给客户,再重新按正确地再转一笔。如果是金额多写了?请柜员你自己看着办吧。
我写这些不是为了吐槽,我是想告诉更多人,请以后去银行办业务,在客户确认那一步,自己也多核对一下,真的是在帮你自己。
我相信大家应该都遇到过,很多业务你问官方客服95***给你一个答案,你问柜台人员又是一个答案。我来说一下这是为什么。首先你要知道有个大原则,任何银行人员回答你问题时(领导除外)一定是不想引起你投诉的,就是说最不让你抓住小辫子的,说直白就是不想担责任的,这就是现状,因为没人知道这个锅有多大。 譬如:规定取现5万以上预约,因为该网点从来现金都是扑出来,柜员见你经常来和你熟了,跟你说取现10万再约吧,某天你要取10万现金急用,碰巧网点今天正好没现金,你那边事情火烧眉毛,这个责任柜员担得起吗?
扯远了。
第一,官方客服95***的工作人员是根据本银行的制度规范和你说的,所以官方客服的答案是最通用的,但是不一定是最方便的,因为制度是血的教训,永远是最保守的答案。你问她们,我去柜台跨行转账什么时候到账?她们永远回答你最晚到账天数,1个工作日或3个工作日。或许你很生气,觉得支付宝转马上就能到账,但是支付宝谁能100%保证呢?如果你这笔钱很急用,没到账的后果谁敢承担?
第二,你向柜台人员咨询业务(现在网上能很多具体网点的电话),她们告诉你的一定是最直接的,但是不一定最通用的,因为每个网点对于制度的理解不一样,材料流程不一定是一样的。
就是说:
一:如果你打95***的电话咨询后,去了网点工作人员说不能办,请一定坚持,一定可以办,只是他们怕麻烦,谁说不能办投诉谁,除非95***的人骗了你。
二:如果你打了网点的电话咨询后,请就去该网点办理,因为不一定通用其他网点!
——————————————下面才是一名柜员的感受——————————————————
我想先请求各位,如果,如果各位能有其他时间段的话,真的请尽量避开中午和网点关门前,这两个时间点来网点。
我就里就说说M行吧,M行柜员辛苦程度可以排所有银行前二的。营业时间是周一到周日9点到18点,中午没有休息。365天中只有3-5天是关门的(有的网点365天无休)。员工是排班制,一周休两天。不接库的员工早上8点20到网点,上班。晚上一般18点45离开单位,下班。一周每人安排2-3次接送库,早上7点30要到,晚上19点15走。我给你概括下:
每周3/5天是:8:20 ——18:45减去中午吃饭加休息30分钟,9小时55分钟,中间无休息,厕所差不多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每周2/5天是:7:30 ——19:15减去中午吃饭加休息30分钟,11小时15分钟,中间无休息,厕所差不多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每周工作时间是52小时15分钟,注意,是纯工作!一直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干活!松懈就会出差错。
而且我们每天10—11小时一直在说话,不停的说话,再加上经常要清点客户的大额现金,强度你想象一下。
10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10小时连续说话+偶尔的重体力活(大额现金清点)+喝水、厕所次数少+吃饭加午休30分钟
我每天到4点半左右,不管冬天还是夏天,我的后背都是湿的。
你说教师比这累?我觉得我们10小时不停说话不比教师轻松吧?没有哪个老师全年每天从早到晚需要上课吧?
你说程序员加班比这多比这累?不好意思我现在就是程序员,我觉得根本无可比性。
你说审计事务所加班比这多?请你别拿事务所旺季来比好吗?算上事务所的单淡季,来你算算全年工作时间。
你说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对身体的损伤换来的是高收入吗?来,我把我3年的薪水都告诉你,包括各种卡、补贴。关于工资这块,特别是我这届大学生在实习期的待遇,我不想帮M行说任何好话。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每个月只有2000元,算上卡,补贴,过节费,我这整整一年总收入35000元左右,为什么?半年实习期不发奖金,且M行现在6月才发1月份的奖金。这段时间是我最恨M行的日子,我2013年10月结婚,我现在都不想回忆那段日子我每个月2000元怎么过来的,坐标魔都。我2013年10月结婚我一天假都没请,我只休了国庆的国定假3天。因为M行说我领结婚证时是6月,当时只签了学校、学生和单位的三方劳动协议,不给我休婚假。我欠我老婆一个蜜月,一个完完整整的婚礼,大部分的筹备都是她在弄。她就这样嫁给我了一个每月2000元,结婚都没能力多陪她两天的男人,这是我最亏欠她的地方。
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全部收入12W9,每个月1W。
2015年7月到2016年3月,全部收入12W8,每个月1W。
除了医生,哪个职业比柜员辛苦?时薪50元不到。
你说你进银行争取不做柜员?70%,做了没两三年的客户经理收入还没这个数字。
这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充满中廉价劳动力,整个社会都敌对不信任,收入不算高每年不涨,会磨灭你的梦想的行业。
和医生很像,能不进银行最好别进银行。
—————————————————————6月21日更新了一些新的心里话。
真的谢谢大家的祝福和理解,谢谢你们!特别是好多知友祝福我和我的爱人,明天就是我们结婚纪念日,我爱人也上知乎,她看到你们的理解和祝福很感动,已经哭过一回了。。。
我很感动有这么多人能看到我的这些话,现在已经快200个留言了,我会尽量一一回复你们,如果有遗漏的知友可以私信我,我会尽我所能回复你们。
我想再说一些话:
我想说说我辞职以后的安排,还有我想再帮柜员说一些话。
1.我和我老婆的决定比较冒险,破釜沉舟,不适合每个人,因为风险太大。我辞职以后,我卖掉了上海唯一的房子,我卖掉了车,当然也卖掉了沪A的牌照。
为什么?因为我准备和我老婆两个人一起去新西兰留学,读IT专业,我们的积蓄不够。
2016年2月我们处理房子
2016年3月我离开M行,月末开始读雅思,申请学校
2016年4月第一次考雅思,我6.5分,我老婆5.5分
2016年5月第二次考雅思,我7分,我老婆6分,学校来offer,处理车和牌照
2016年6月办理签证
读雅思的时候,虽然每天上课时间比上班的时候还长,压力也很大,连房子都卖了。我老婆读雅思以前连四级都没过,入学测试是3分。她在两个月内考到了6分,辛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很充实很幸福,我很开心我能和我老婆一起去新西兰读书,这种为了梦想和目标去努力的感觉真的很让人享受。
努力真的会有收获。适当放弃一些舒适圈的东西,人真的可以走得更快。
2.有很多朋友不是银行从业者,是银行的客户。我想帮现在还在从事柜员工作的朋友说一些话。
我想先讲个故事,是我做柜员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愿你们的儿子在天堂过得美好。
那天,早上10点左右,外面客户不是很多,来我窗口办理业务的是一对老夫妻,和一个年轻人。老夫妻年纪在70岁以上,看得出他们生活很拮据。我看得出这会是个复杂的业务,我喜欢复杂的业务,会很有成就感,可是这次我想错了。
坐在我门口凳子上的是那位老先生,他爱人站在他左边,年轻人站在他右边,脸色都很沉重。我举起手“您好,办理什么业务?”
老先生一边用带有口音的家乡话回答我的问题,一边从袋子里掏出一沓材料
“我儿子工资卡有钱,我要取出来,但是密码不晓得,试了几次”
这时我没看到那沓材料。我脑中模拟了各种可能性,儿子在上班没空来重置密码?这是最多的情况。
“你儿子在哪?你打个电话让他自己来吧,这个你不能帮他办的。就算今天申请可以办,4天以后还是要他自己来的。他自己来今天就直接能重置掉了。”
这是我当时的原话,这是我已经形成的固定话术,遇到所有想代办挂失密码的客户,一般都能解决,这次却不行,我大错特错了。
我看得出瞬间三个人的表情都凝重了起来,他开口了 “他出车祸,没了,这些是医院的,公安局的证明。”
我看着这些材料愣了几秒,我真的平静不下来,因为第一行生日那栏,1991年生,和我一样大。
我接下来翻那些材料,医院的死亡证明,还有火葬证明,公安局的注销户口证明。他是我遇到过,想帮去世亲人办理业务带的材料最多的客户!而且他们第一次来就带了那么多材料,他们带了所有他们觉得有用的材料!看得出他们真的是很迫切希望能办理成这个业务!他们从老家千里迢迢赶过来,谁都知道两位老人弄这些材料都多困难,可是我没有看到一样我最需要的材料:公证书。
按照规定,没有公证书,不能帮去世的亲人代办密码挂失。公证书上写明的所有法定财产继承人都到场,我们才能办理密码重置。
我不知道我该用什么口气来告诉他们办不了,我只能以尽量低姿态的口吻来和他商量,因为刚才我已经无意中伤害了他一次。
“老先生,你听我说,你先别难过” 我已然看见他眼眶红了 “这些材料我都看过了,蛮齐的,你们有去过公证处吗?”
“公证处?没有啊”这是年轻人回答我的,他应该猜到了我后面要说什么
“这些材料都对的,但是你们要先去趟公证处,公证处会给你们一本公证书,上面提到的人一起过来,我们这边当天就能办理掉,很快的。”我知道这些话对他们来说是残忍的,可是我没有能力有其他解决办法,真的没有一点办法。
我们僵持了很久,争了很久。
年轻人很激动,是死者的弟弟。原来他哥哥从老家到天津工作,工作不错,收入5,6000。放假到上海来玩,不幸出车祸。我更加同情两位老人,两位老人去三地要办这些手续,可想有多困难。
从他的话里我听得出他对于银行是敌视的,他觉得我是为难他,故意不给他办。
“密码你们都看得到!!就是不告诉我们罢了!你们都是这样的!”
我看不到密码,但是我不敢抬高任何声调和他争,因为我内心是内疚的,我想帮他们。
老先生偶尔插一两句,他的老爱人也偶尔说两句话
老先生已经哭了半个小时,他真的很难过,我也很难过。
“我真的很想帮你们,可是真的没有办法。。。”这是我对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其实大部分的柜员都是年轻人,很好的年轻人,他们没有理由也不会故意为难你。他们不觉得自己的这份工作社会地位有多高贵,恰恰相反。
如果你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很多时候是因为制度,不是因为他们不想给你办理。
我不能否认很多时候柜员的态度会不耐烦,这是我们做的不对的地方。对待客户要态度好,是这份工作的基本要求。
但是请原谅我们真的很难保持每天每个客户的耐心,我们会有微笑,热情和耐心。我们也无法避免有负能量。
对不起。如果您遇到了我们的不耐烦,但是我们真的不是故意的。
相信我们,我们每个人肯定都在尽力控制自己的负情绪,没有任何一个柜员会喜欢天天板着脸,这对自己也是非常痛苦,会崩溃的。
真的,这个行业需要更多人的理解,要不然以后柜员会越来越少,排队时间越来越长。
如果你看到我的这些话,能得到你的理解,真的感谢你!以后你如果遇到是在制度范围内的要求没得到满足,我绝对鼓励你立马举起电话,拨打95***投诉。
这个行业需要你们的理解,当然我们自己也要做好。
甚至你可以私信我,如果那个柜员真的有问题,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投诉最有效。
admin发布于 2022-03-20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