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_股市预期管理必须明确责任——细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精神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3月16日,在A股和港股市场再次经历严峻考验之时,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一举逆转市场颓势,稳住了股市预期。很多人依据经验,认为金融委召开这样一次会议,不过是一种“救市行为”,对股市并无长远意义。但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明确指出,救市行为往往是临时性的、短期措施安排,但从此次金融委会议给出信息看,中央给出的措施绝非简单的、临时性救市的短期行为,而是一次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安全维护的系统性制度安排。

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2021年11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中指出,要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方针,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使之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枢纽。

可见,对整体金融市场而言,资本市场不仅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枢纽”,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重手、重言

会议公告开宗明义:专题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

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这不仅体现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要求,而且也体现出中央最高决策层对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权市场的高度重视。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重手、重言。

所谓重手、重言,其实就是以很重的语言,给定很重的措施。

比如会议公告的最后一段明确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国务院金融委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协调和沟通力度,必要时进行问责。

什么意思?针对中国资本市场,各金融主管部门该作为而不作为者,要被问责,该主动作为而不主动者,要被问责;各相关部门该配合而不配合,或完全可以主动配合却找客观理由推推搡搡,或别别扭扭被动配合者,要被问责;明明可以协调一致、但最终没能协调一致者,也要被问责。

如此强调金融各方协调一致,彼此配合地面对资本市场,而且以问责的方式竖起“达摩克里斯之剑”,这难道不是历史首次?

从贯彻会议精神的角度看,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无一例外地都将“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写进自己的文件,这难道不是史无前例的“重手”?

“十四五”规划在谈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时,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鉴于金融是经济肌体中的血液,所以,中国金融业界必须率先贯彻上述基本原则,而且必须在具体工作中突出“系统观念”,这是金融运行环环相扣的本质要求,更是资本市场牵一发动全身的客观要求。

客观地说,过去许多年,金融各主管部门可能存在缺乏系统观念的问题。比如,认为所有关乎股市的事情都该由证监会管,不关央行等其它金融管理部门的事,而央行更多关注商业银行信贷、流动性,关注货币市场利率,而资本市场流动性是长期资本的事情,与央行无关。这种观念或许需要改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周刊》多次发文强调:全球性的股权资本、实业资本的争夺已经白热化,股票市场才该是中国金融的核心。为什么?因为国际时局在变,中国经济诉求也在变,我们只有参与到这场竞争中,并赢得股权资本、实业资本的竞争优势,中国经济才能赢得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从债务资本支撑传统产业、股权资本支撑创新产业的基本金融功能出发,上述逻辑难道不是基本的因果关系?如果我们认同这样的逻辑,中国的全体金融人士不该为夺得股权资本、实业资本优势而联手行动吗?

所以我们说,此次金融委会议最大意义在于,明确告诫中国金融业界:各方面必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态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这需要中国金融业界细细品味。

预期管理是关键

金融各方联手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手段是什么?

很多,但关键无非有二:一方面通过大力培育金融市场的长期化、资本化、股权化,让中国金融市场能够派生出充足的长期资金,符合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强大的预期管理能力,让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建立起坚定的信念,并在股市下跌过程中,敢于出手购买更具价值的股票,而不是随波逐流地恐慌性抛售。

过去一段时间,美国针对中国崛起实施打压。既然可以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科技战,为什么不能发动金融战?难道美国手中强大的金融实力,不是可以应用的武器?我们显然没有理由掉以轻心。

历史地看,对一个国家发动金融攻击,金融大鳄的资本只是导火索,而关键在于引发该国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

所以,发展中国家防范金融攻击:第一,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中,绝不能放弃金融管理,而且要坚定不移实施有效的外汇管理,对国际资本的跨境流动必须要有充分的敏感性,并有足够的手段制止无序状态;第二,国家各相关部门对投资者进行长期不懈、持续有效的预期管理,这会使得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对国家经济前景具有足够的信心,从而让金融大鳄很难找到引发“羊群效应”的理由;第三,央行要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应对外资跨境流动,而所有国内金融机构和老百姓手中也要有充足的长期本币资金,使之敢于在股市无度下跌过程中大量购入。

这三项,其实都是金融恶意狙击者最害怕的事项。第一项是金融管理,而后两项则是抗击金融攻击的市场要素,其核心实际是第二项——长期不懈、持续有效的预期管理。

正因如此,此次金融委会议着力强调了预期管理问题,给出的方法是:其一,对市场有利的政策要多出,不利于市场的收缩政策要谨慎;其二,及时回答市场关切,对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其三,各部门政策必须具有一致性,不能各行其是,矛盾百出,破坏市场预期的稳定性。

于此同时,金融委就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给出了“相对确定”的答案。比如,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必须主动应对的问题,关于房地产企业化风险、促转型问题,关于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就中概股保持良好沟通的问题,关于平台经济治理原则、尽快完成红绿灯设置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关于内地与香港监管机构加强沟通协作稳定香港金融市场的问题。

将不确定变为确定,这是预期管理的重要手段。比如,一只股票因为一个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发生亏损,如果亏损数额是确定的,而并不影响市场对该公司未来前景的预期,那这只股票可能会瞬间下跌,但去除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之后,股票不仅会下跌有度,而且很快会恢复良性预期决定股价的过程。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各金融部门能否做到面对投资者长期不懈、持续有效的预期管理?这是一个极其专业、细致的社会心理调试过程,我们的政府金融部门有没有这份耐心?豆腐心、婆婆嘴式地面对投资者的各种问题。

什么是豆腐心?因为充满忧患意识而极其敏感的心;什么是婆婆嘴?摒弃教授面对学生时的态度,不去责怪各式各样的认知偏差,而是不断地重申立场、方向,细致入微、鞭辟入里地解答各种问题。

比如去年以来,央行通过降准、降息、MLF、利润上缴等方式向金融市场释放大量中长期资金。这原本是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但是,第一,央行在日常操作中经常大量回笼短期流动性,这样的动作经常引起“央行回收流动性”的误解,长此以往,势必对股市投资者信心构成不良影响;第二,央行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强调“关注货币总闸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话虽没错,但长此以往,会不会大大削弱货币政策效果,弱化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期许?

或许正因如此,此次国务院金融委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这其中是否蕴含“货币政策作为过去不够积极主动”的意味?无论是否,类似问题都该引起央行的高度重视。

应当明确指出,在资本市场预期管理的问题上,央行的作用远远大过中国证监会。详见《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6月27日的评论《中国市场“预期管理”很欠技巧》;2021年12月29日评论《央行是预期管理的关键》;2022年2月23日评论《A股市场预期怎么管?》等等。

总之,依据新形势和新时代的要求,资本市场应站到中国金融市场的核心位置。因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关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甚至成败。所以,中国金融业界应该全体动员,针对中国资本市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主动作为、有效赋能。

责编:姚坤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admin发布于 2022-03-20 财经
上一篇:香港金管局_股市随外围市况大幅波动但市场交易维持顺畅正常下一篇:北大女博士再次发声_如果股市展开回调,你会在多少点开始加仓_不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