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发展历史?

作为一名十年沉浮股市的老股民,我来给你讲述下中国股市的发展历史:

1904年-2019年,从清王朝的一场股灾开始,拉开了中国股市的序幕,这115年间,几经风雨,多少荣华富贵如梦。

1大清王朝的股灾

1903年,英国人麦边,像成千上万的淘金客一样,漂洋过海来到上海,设立了一家名叫蓝格志拓植公司,蓝格志是一个橡胶产地的名字。

一年后,1904年上海西商众业公所成立,是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但是,上海西商众业公所是由英、美商人创办和控制的证券交易所,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西商众业公所停业为止,整整存在了50年。

上海西商众业公所成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最早、历时最久、涉及范围最广的证券交易所。

而此时的麦边跟上海西商众业公所尚未扯上什么关系,但几年后,确是他发迹的平台。

麦边号称他的蓝格志公司经营橡胶种植园,开挖石油、煤炭,采伐木材,但其实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一家皮包公司。

瞎折腾了好些年,这个洋漂也没挣下什么钱。

此时,伦敦传来了消息,让他为之一振:

1908年每磅2先令,1909年底猛涨到每磅10先令,1910年4月达到最高峰,每磅12先令5便士。伦敦的橡胶股票水涨船高,一家新成立的橡胶公司发行100万英镑的股票,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这让麦边意识到,他发财的机会来了。

他花钱连篇累牍地请人在上海的中英文报纸上大肆吹嘘“橡胶时代”的到来,像极了100年后的今天,这个套路屡试不爽。

广告极具煽动性,向人们灌输,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橡胶一定要有,生活中必不可少。

蓝格志公司的广告长时间地占据了很多有影响的中外大报的头版。

他的宣传攻势就像过节不收礼一样,反复洗脑,收到了奇效,蓝格志公司的名气打出去了。

为了进一步吸引上海的有钱人购买蓝格志股票,麦边人为地操纵股票的价格。

蓝格志橡胶股票

麦边坐庄,抢购股票,等价格上涨之后,大笔抛出,再次以更高价格抢购,几个来回下来,蓝格志股票被越炒越高,一票难求,这是不是很熟悉。

另外,麦边像模像样地每周召开一次董事会,装模做样地拿出“从产地拍来的电报”,向董事们报告近期的橡胶产量。

他深谙人性,每季度给购买蓝格志股票的“股东们”发一次红利,每股可拿到12两5钱银子。

这一幕,像不像互金P2P,麦边要的是你的本金!

面值约60两银子的股票很快就在西商众业公所的交易中突破1000两一股的大关,麦边迅速聚敛了大笔钱财。

任何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都是不能允许其他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成立证券交易所的,否则,下场便是任人宰割。

此时,西商众业公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1909年底到1910年初的几个月里,南洋地区新成立的橡胶公司有122家,至少有40家总部设在上海。

这些公司有的刚刚买地,有的也不过才把橡胶树苗种了下去,甚至还有很多是皮包公司,它们纷纷在报纸上刊登广告。

当时有一家名叫“地傍橡胶树公司”的股票,在上海西商众业公所开盘价为每股25两白银,不过一个多月后就涨到了白银50两,整整翻了一倍。

汇通洋行嘉道理照搬麦边的套路,每个季度给股东发放红利,一股7两5钱银子。

他们忽悠的本领更胜一筹,声称自己经营的薛纳王公司出产的橡胶质量比蓝格志公司更好,吹到最后,竟然后来者居上,股价超过了蓝格志。

白克尔父子开设的祥茂洋行在股票发行前夕,先购买报纸版面,大肆吹嘘股票价廉利厚,开市当天,收买大批流氓到汇丰银行门口冒充顾客,抢购股票。

祥茂洋行宣称,认股者意外踊跃,只能酌情减少,认购不足百股者,可保留20%的股票,认购1100至500股者,可保留10%的股票,余款退还。这样一来,他们的股票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

是不是又看到了饥饿营销的情景呢。

1910年3、4月,上海橡胶股票的最高股价不断被刷新,不过现银交易已经为数不多,大多是空盘交易。

抢购狂潮让很多人一夜暴富,这更加激起了人们的投机欲望,以至于股票的实际价格超过票面价值数倍、甚至数十倍。

另外,上海的钱庄还向投机者提供贷款,除了信用贷款之外,他们还接受实物贷款,实际上是让投机者用已经购得的橡胶股票作抵押,获得新的贷款去购买新股票,只要橡胶股票价格不下滑,钱庄是不会亏本的,而且抵押的股票还在不断的升值。

像不像今天的加杠杆炒股票,没错,一模一样,从清朝就开始了。

各个公司随心所欲地哄抬股价,最高时,蓝格志公司的股价竟然超过票面二十七八倍,高达1500余两。

历史数据显示,在当年的橡胶股灾爆发前,华人大约抢购了80%的股票,剩余20%则为在沪外国人买走。

仅1910年6月一个月内,西商所就安排了30只橡胶股票上市,其中英国公司占了三分之一,一举卷走白银1350万两。

华商在上海投入的资金约2600万至3000万两,结果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已经无资可融,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尤其是钱庄的流动资金,都被橡胶股票吸纳殆尽。

1910年6月,伦敦股市暴跌,上海橡胶股票随之狂跌。7月,麦边眼看着击鼓传花玩不下去了,当月,卷起全部款项跑路了,带着巨额的财富,便人间蒸发了。

随后,上海钱庄自救失败,上海金融业崩溃,全国性恐慌随之发生,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宁波等六大经济重镇倒闭了18家著名钱庄和票号,全国主要的民族资本金融机构全被冲垮。

自1903年以来,中国连续六年的经济增长被这场全国性的橡胶股灾所摧毁,步入大萧条。

粗略统计,华商在此次股灾中损失约4500万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的年可支配财政收入不过1亿两左右。

这场股灾加剧了财政危机,外国资本趁火打劫,也为清政府统治的终结埋下了伏笔。

股灾次年,1911年,清政府将商办铁路“收归国有”,以路权为抵押向列强借款,由此引发“保路运动”,并进一步导致辛亥革命的最终爆发。

清朝亡!

2台湾股票市场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开业典礼,在延安东路四川路口的德士古大楼,这是上海第一家华人开设的证券交易所,9年后,黯然落幕。

1921年1月,上海历史上第二家由华人开办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简称华商所)正式开业。

华商所成为上海证券交易的统一市场,为远东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交易规模盛极一时。

1937年,“八•一三”抗战后,上海沦陷,华商所处于停顿状态。

1943年12月,在汪伪政府的干预支持下,伪华商所重新复业开盘。

1945年初,股市逆势飞扬,进入近乎疯狂状态,股价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几乎天天涨停板。

同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汪伪政权垮台,伪华商所寿终正寝。

此时,杜月笙登上了舞台,没错,就是民国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

当时,证券市场黑市猖獗,国民政府为取缔黑市买卖,决定设立上海证券市场,聘杜月笙、王志莘、徐寄庼等人为筹备委员会。

1946年9月,资本金为十亿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证所)宣告成立,推选杜月笙为理事长,王志莘为代总经理。

194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

上证所的成立,标志着上海证券交易市场已形成统一组织的格局,成为上海当时唯一的证券交易市场, 拥有个人经纪人169名,法人经纪人如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等51家。

但此时的经济已经逐步走向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证券交易自然十分清淡,市场一蹶不振。

而场外交易猖獗,不少投机商除股票外,还拼命投机买卖黄金、银元、美元,企图大捞一把。

1949年5月,上海迎来解放,面对各种投机买卖、严重扰乱市场的现状,上海市军管会责成中国人民银行按规定比价收兑伪金圆券、黄金、银元和美钞。

同年,6月10日,下令封闭上证所大楼,对从事非法活动人员进行审查处理。上证所正式解体,旧上海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

1949年,蒋介石溃败,将国民党及政府机构迁移台湾,同时,股票市场也随着蒋先生来到了台湾。

1962年2月9日,台湾交易所正式开业。

设立初期,上市公司仅 18 家,总市值仅约 68 亿新台币,且流动性严重不足,全年换手率甚至不到百分之十。

股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一潭死水。

到1969 年底,上市公司也仅 42 家,发展速度非常缓慢。

台湾股市大股东操控盛行,常常出现记者伙同大股东发布虚假利好、提前布局老鼠仓的股市黑幕。

股价波动剧烈,常被戏谑为“蛮荒时代”。

尽管台湾同胞没有发明“韭菜”这个词,但在当时,炒股跟赌博差不多。

鉴于股市的不规范,台湾当局于 1968 年 4 月颁布《证券交易法》,有效制约了股市操控行为,为市场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时,恰逢西方发达经济体开始全球性产业链配置,台湾经济迅速融入,凭借外部需求和加工贸易的繁荣,60-70 年代中国台湾步入工业起飞阶段。

由于实体经济的向好,1972 年初,台湾股市经历了长期的低迷后开始拉升,并且连续两年量价齐升,1973 年底台湾股指一举站上 514。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外部需求转弱,叠加全球经济萧条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台湾股市呈长期震荡调整走势。

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向重化工业,包括电力、交通、钢铁、船舶、石化等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其中,最著名的“十大建设计划”,包括中山高速公路、核能发电厂、高雄造船及石油化工等重化工建设。

基础建设投资极大地拉动了经济发展。

1955-1984 年 30 年间,台湾 GDP 年均增速中枢基本保持在 15%左右,这也为股市繁荣埋下了伏笔。

1984年,台湾交易所从美国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电脑交易系统,台交所的证券处理能力一步跨越到世界领先水平。

1985年,商业集团国泰发生挤兑,引发了信用危机,台湾加权指数暴跌至636点。

1986 年,美日签署“广场协议”。受此影响,国际热钱涌入岛内,1986年上半年,股市悄然反弹,台湾加权指数第一次站上了1000点大关。

1987年7月,当局正式宣布取消外汇管制,这一试图与香港、东京争夺亚太金融中心的政策,国际热钱更是汹涌而至。

1987年10月,指数创新高4673点,此时距离1985年636点的最低位,只过去26个月。

两年七倍的行情,意味着前所未有的赚钱效应。

暴风骤雨式的上涨太刺激了心,新开户数量激增,台湾股市进入了大散户时代。

这一幕像极了我大A股。

两岸的同胞拥有许多共同的美德,比如勤劳、善良、以及对于股市莫名的迷恋和自信。

1988年6月的第一个周,市场突破前期最高点4673。在短短八个月内,整个市场历经了腰斩和再创新高。

1988年6月,整个台湾地区活跃的证券账户才不到70万,而到了年底,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160万。

经核准开业的证券商由原先的 20 家激增到 373 家,为流动性引来巨大的增量成长。

券商经纪人成了香饽饽,吴宗宪走红前,就在证券公司做销售。甚至一个在台北券商看过几年大门的保安,几经包装,成功地混进一家台中券商担任总裁。

为了抢夺大户资源,有经纪人在夜总会为大客户叫100个小姐的钟、开100瓶XO,通过这种手段为自己打广告,招揽客户。

面对这场泼天富贵,清洁工、服务员、大学生……整个社会都被裹挟其中,整个社会陷入一种纸醉金迷之中,早上买股票,晚上三温暖。

抱着一夜暴富心态走进股市的赌徒们缺乏最基本的投资常识,他们对公司财务和经济概念毫不关心。

拜佛求票成为常态,也不管菩萨是否懂得如何炒股。股票代码里含8就容易上涨,因为吉利。

1988年6月9日,指数突破5000点,7月突破6000点,8月站上了8000点。

投资者们一厢情愿的相信,股市永远涨,这是一场不会停止的舞会,谁敢拦我,谁就是在挡我的财路。

1988年9月,刚刚上任三个月财政部长郭婉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恢复对散户征收证券交易所得税,出售股票市值超过300万元就需要缴税。

一石激起千重浪,处于8800点高位的股票市场本就十分脆弱,投机者每天都在见顶和新高之间犹疑,交易所得税成为压在骆驼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9月24日到10月21日,指数连续十八个交易日无量跌停,日成交额从700亿台币骤减到10亿。

贸然推出政策,进而导致股灾,这一幕是与半夜鸡叫印花税是多么的相似。

虽然通过救市,一个月内指数大涨20%,且成交量创出新高。但不少人觉得大势已去,在市场强力反弹的高位抽身离去。

反弹力竭而衰,11月指数再度掉头向下,最终股市创出新低跌破5000点。这与2015年A股的暴跌如出一辙。

台湾行政院长俞国华觉得经过大调整之后,跌破5000点的股市不会再有大的危险了。

这位经历过西安事变的大人物,万万没有想到,博傻式赌博般的台湾股市会迎来最后的疯狂。

指数在短短半年内,就从4873的低点实现翻倍,市场迅速站上了10000点的大关,股民们纷纷在交易大厅开香槟庆祝。

台湾股民庆祝指数突破10000点,1989,中国台湾

巨大的赚钱效应,吸引着更多普通老百姓跑步入场。台湾人口2000万,到1989年四季度时,活跃账户数已高达400万,全民炒股的时代。

各阶层都无心工作,沉迷其中,公务员要等休市才工作,教师要开着收音机上课,家庭妇女挎着菜篮走进券商营业部。

闭着眼睛买股票都能赚钱,交易空前活跃,1989 年第四季度,台湾指数的成交额达到 3060 亿美元,相当于1988 年全年成交规模,日均交易量更是超过东京和纽交所之和。

即使如此高的成交额和换手率,跟日后的A股相比较,也仅是刚刚打个平手。

股民们一边在坟场走夜路,一边给自己壮胆。闭着眼睛边走边说,没事儿、没事儿。

整个市场都在拼命的博傻,赚差价,没人关心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

台湾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总市值一度超过美国五大行的总和,尽管利润只是它们的零头。

1988 年 4 月,新奇毛纺()刚刚突破 67 元,毫无基本面,仅有重组的壳价值,随后股价开始在半年内突破 225 元。

更为夸张的是一家在台北经营一间小酒店和一座野生动物园的公司,六福发展()。

在 1989 年 1 月 25 日的收盘价仅为 51 元,然而在接下来的 25个交易日,一路上涨,在 3 月 3 日一口气涨到了 148.50 元。

使得这家公司市值达到 8.3 亿美元,超过当时纽约的广场酒店、香港的文华东方和曼谷东方三家世界一流酒店的市值总和。

类似的一幕日后在A股市场还会重复上演。

这与2015年中国中车市值超过空客和波音总和的情形,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记得当年我大A股48元每股的中国石油吗?中国神油,当时有人叫嚣着这股票买了就留着,可以当做传家宝呢。

80 年代末,台湾市场凭借不足 200 家的上市公司,贡献了超过东京和纽交所之和的成交规模。

真的,两岸同胞在炒股方面的胆魄和勇气,充分证明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盛极而衰,吹起来的泡沫总有炸裂的那一天,更何况是这么巨大的一个泡泡。

1990 年初,日本股市崩盘。

1990年2月,台湾加权指数创下12682的历史最高点后,转头向下,一泄如注。

同年8 月,海湾战争爆发。

从1990年2月至9月期间,股指以创纪录的速度大跌一万余点,到 1990 年 10 月 1 日,跌至 2485 点的谷底。

几乎垂直暴跌,1500亿美元的财富灰飞烟灭,股民们损失惨重。

在股指跌到最低点2485后的10个月,隔海而望的沪深交易所正式成立了。

3中国A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出席了开业典礼,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李祥瑞授权总经理尉文渊在交易大厅敲响正式开市的第一锤。

尉文渊后因327事件辞职。这是后话,感兴趣的再翻翻胖爷之前发的327国债事件。

当日收市后,全天共成交93笔,成交金额为1016万元。其中股票交易的笔数为17笔,交易金额为49万元。其余成交的都是企业债、金融债和国债。

这与日后单日成交量1万亿相比,1000余万元的日成交量显得如此单薄。

但正是这这一小步,迈出了中国股票市场的一大步。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由于交易系统仍落后,当天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的手工方式。

1991年6月29日,上证所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证交所股价指数编制方案》,决定以1990年12月19日为100点,从1991年7月15日起向社会正式公布。

1991年7月15日,上证指数公布当日,以133.14点报收。

1991年8月1日,第一只可转换企业债券琼能源发行。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中国股市才真正火起来,还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

1992年5月21日,沪市全面放开股价管制,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猛涨104.27%。

上证综指当天从616点蹿升至1265点,首度跨越千点。股价随后一飞冲天,仅隔3天,又登顶1420点。

随着股市的大涨,人的贪欲也随之放大,乱象频出。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深原野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上市公司,也是新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第一起上市公司欺诈案。

(注:1993年12月29日,深原野重组为世纪星源(),实施1配1并3送1的送配股方案,1994年1月3日复牌交易。)

当时的股票价格严重脱离股票价值,市盈率奇高,市盈率是股票市价与每股税后收益之比。

1992年“延中实业”股票市盈率高达620倍,“大飞乐”则曾达到1350倍。

打新股更是疯狂,有着强大的魔力,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国人对新股的疯狂抢购。

老一辈人应该记得,许多人都是倾家出动,带着板凳、床、席子、自行车、纸箱、报纸、砖头等排在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之中。像极了大学里期末考试前卫生纸占座的情形。

当时,买抽签表需要身份证,有的人便瞄准了租借身份证赚钱,据估计大约有320万张居民身份证飞到了深圳。

1992年8月10日,深圳更是爆发了因为股民排队数日没买到认股抽签表而震惊全国的“8.10”事件。

当晚,数万人围在市政府周围,并阻塞了深南中路,市政府及有关方面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第二天增发5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兑换券,每券9月份以后可兑换抽签表10张,中奖率不变。

当晚10时左右出动数台广播车播发了这一决定,事态很快得到平息,11日凌晨,深圳市印刷厂开始赶印新股认购表兑换券,下午2时起开始陆续发售。

8.10事件后第三天,沪指猛跌22.2%,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8.10事件后,国家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停止了新股发行工作。

随着一系列的问题暴露出来,国家意识到了必须加强监管力度,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成立。

1993年2月开始,股指受到国家遏制经济过热的宏观紧缩政策和股票市场大规模扩容(两年内规模增加了4.49倍)的影响,中国股市开始进入第一次大熊市。

这一期间,也是一系列政策细化,不断完善的开始。

1993年5月3日 上证所分类股价指数首日公布,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5大类。

1993年6月1日 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中华股价指数”。

1993年6月29日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青岛啤酒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 国务院证券委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

1993年8月6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8月20日 第一只上市的投资基金淄博基金发行。

1993年9月30日 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超过5%,由此揭开中国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

1993年10月25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成为第一家国家股转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岁宝成为第一家上网竞价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

1994年6月 陆家嘴成为第一家国家股减资的上市公司。

这一期间,沪指也从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高点连续下跌,1994年7月28日 《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更是引发“7.29股灾”,沪指跌至1994年7月29日的325点。

1994年7月30日,监管部门推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政策救市,上证综指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发生“327国债”事件,事后引发震动,同年5月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

关联阅读:327国债事件,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江湖大案

1995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将证券市场正式引入政府工作报告。

1995年4月3日,深交所公布成份股名单。

由于3.27国债事件,导致上海万国证券破产,1996年4月25日 ,万国与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为申银万国,同时也成为国内最早的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道琼斯中国指数系列包括:道琼斯中国88指数、道琼斯中国指数、道琼斯上海指数和道琼斯深圳指数。

1996年7月1日,上交所推出上证30指数。

从1996年年初,新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的年报披露行情中慢慢的发起了。

沪指从1996年1月19日最低点512.83点启动,至1997年5月12日最高涨至1510.17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了三倍。

1999年5月8日,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国际局势紧张,叠加市场担忧情绪,上证指数一路下跌,5月17日跌至1047.83点的低点。

面对市场低迷,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六点意见》,也称为《六点意见》。

由此引发了著名的“5·19”行情,沪指当日即大涨4.64%,截至当年6月30日,沪指最高升至1756.18点,相比5月17日1047.83点的低点,上涨708.35点,涨幅高达67.60%。

2001年,沪指涨到2245点,市场一片沸腾,整体市盈率已经超过60倍,但是监管层开始担忧了,出台挤压泡沫政策。

随后4年,一轮大熊市。

2005年6月6日出现的998.23点历史大底,A股走出一波强悍牛市,并于2007年10月创造出6124点的神话。

在这波大牛市中,整年涨幅为负的股票为零,闭着眼睛买挣钱,几乎到了全民炒股的境界,公司开会都会安排在三点闭市之后。

像不像之前台湾股市的翻版,只是规模更大,参与的人更多。

2007年第一个交易日开户数为55112户,截止年底,户总数超过1亿户,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1.38亿户。

2008年次贷危机,A股亦无法独善其身,沪指连破5000点、4000点、3000点三大整数关口,在2000点短期反复后,创下1664点新低。

2008年11月9日,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推出,水漫金山,资金推动了股市的行情。

中国股民的记忆只有7秒,随着赚钱效应的显现,储蓄开始搬家,钱都进了股市。

上证综指从1664点上涨到3478点,2009年,中国A股成为全球反弹最强劲的股市。

随后,开始调整,出现了周期股的熊市,消费股的牛市,许多人发誓从此洗心革面,再不玩股票了,这狠话听起来像笑话。

从2011年开启的单边下跌,到2012年11月,市场几乎单边下跌了19个月,A股创造了世界资本市场的奇迹,因为还没有哪一个市场单边下跌这么久过。

2013年新股停发整整一年,无济于事。

2013年8月16日,A股市场出现了极为诡异的一幕,光大乌龙指。

当日11点04分开始,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总共71只股票瞬间触及涨停,上证指数瞬间飙升逾100点,最高冲至2198.85点。

后经查明,由于光大证券衍生品部门做量化投资的一个ETF套利产品下单失误造成的,以234亿元的巨量资金申购,实际成交72.7亿元。

最终,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辞职。

时间平静的走到了2014年11月,降息吹响了冲锋号,券商股开启外挂模式,一路带领大盘站上了3200,我们也知道了有一种牛市叫“资金牛市”。

2015年无疑是一个更大的牛市,当时只要沾了“互联网+”,无论市值大小、无问西东,股价便一飞冲天。

有公司直接把名字改成了XXX互联网金融,直接连续5个涨停,有公司干脆直接公告未来3个月将会有重大资产重组,乐视也达到了年内最高点。

台湾股票六福发展的一幕又上演了,多么不可思议,又是多么的似曾相识。

今日再回头看看,互金P2P们一个接一个的雷炸得灰飞烟灭,贾老板的乐视创造了记录了,现在还趴在跌停板上呢。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杠杆一旦加上,根本停不下来,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诱惑太大了。

2015年首个交易日1月5日沪指以3258点开盘,全年股市经历了大起大落,开场经历了五个半月的大牛市,6月初时沪指一度攀上5178点的峰值。

大多数股民就像瞎子一样,只看到他们愿意看到的东西,而忽略了所有的风险。

盛宴结束了,雪崩来了,一个也逃不掉。

上半年歌舞升平,下半年哀鸿遍野,下跌—跌破平仓线—平仓—继续下跌—继续平仓... ...

2015年承载了太多的悲欢离合,胖爷有几个非常好的朋友在这一轮的杠杆中丢了大半身家,有的输红了眼,甚至一点退路都没留。

2015年A股股灾后,金融监管层出台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并定于2016年起开始运行。

本以为百年难遇的“熔断”,谁知道在A股什么稀奇事都能发生。

2016年首四个交易日(1月4日至1月7日)内A股即四度向下熔断,上证综指四天内跌幅达11.7%。

熔断机制,享年四天,2016年1月7日晚,卒!三大交易所同时宣布2016年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的相关规定,熔断机制亦遭“熔断”。

2016年2月20日上午,新华社发布信息,农行原董事长刘士余出任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肖钢卸任。

至2017年2月20日,刘士余就任证监会主席之职整整一年,从注册制的放缓到快速放行IPO,从叫停中概股回归到打击炒壳、再融资,同时强化稽查执法力度,指数基本稳定。

2017 年以来,港资成为 A 股市场新增资金的重要来源,截至 12 月 13 日,沪股通资金累计流入 584.78亿元,深股通资金累计流入 1343.85 亿元,超过 2016 年以前沪深股通的流入总量。除此之外,证金公司、保险资金也是新增资金的重要来源。

行至2018年,三大指数均创多年来最差表现。

从全年整体表现来看,沪指2018年累计跌幅达到24.59%,深成指全年跌超34%,均为2008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创业板全年跌近29%,仅次于2011年35.88%的跌幅。

2019年初以来,上市公司爆雷之声连绵不断,从“雷暴”到“雷阵”。

仅1月29日晚间就有超过60家上市公司预告业绩亏损,而这些预告亏损的公司中,商誉减值成为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从康美药业到视觉中国到东阿阿胶再到康得新,上市公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爆雷”,让股民损失惨重。

然而,2019年,反差最大的两个瞬间,是“股王”茅台突破千元与退市海润跌至0.18元的时刻。

这也打破此前中弘退0.22元/股的最低记录,成为A股史上股价最低的个股,也是A股历史上的首只“一毛股”,这在香港市场叫做“仙股”。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鸣锣开市,首批25只股票上市交易,5个交易日科创板总成交额突破1400亿元。以最新收盘股价计算,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约120倍。

还有一个月,2019年就走完了,纵观1904年到2019年,一部中国股票历史跃然纸上。

有荒唐、有疯狂、有豪情万丈,也有悲欢离合,有人得、有人失,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千金散尽,有人鲜衣怒马,也有人黯然神伤。

2001年年初,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接受《经济半小时》采访时称,中国股市很像一个赌场,甚至还不如赌场。

13年后,吴敬琏“纠正”了这一说法。2014年吴敬琏称,中国股市不仅很像一个赌场,而且还是一个没有规矩的赌场,一个有人可以看别人底牌的赌场。

希望大家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以下是我对投资理财实践的部分文章总结,涵盖我的投资方法和策略以及经验提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留个发财赞,啦啦啦~

作者:猪很会飞

链接:

中国股市历史上有过慢牛吗? - 猪很会飞的回答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以前花很长时间写过,今天再说一下吧!

“口袋证券” 官方唯一(投顾与股民交流社区)

(转载请注明出处,打字不容易)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投资者,知彼知己,方且入市

股市的诞生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但是同时各种新潮思想也随时要应付相应的政治风险。

笔者认为资本市场构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佩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的那20个研究生。他们在1984年写的一篇“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引爆金融界。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直接引发了当时的股份制热潮。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

飞乐当时得天时地利人和,在1984年7月,上海颁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飞乐抓住这一次机会,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生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曾于1984年公开发行“飞乐音响”股票)开设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部诞生,产生了股票交易。

●这一阶段,涉及到两个重要人物

黄贵显(静安分公司经理,后更名为静安证券营业部)

主导“飞乐音响”股票的发行,在1986年9月静安营业部开设交易柜台批准成立,在他的努力下新中国真正意义上出现了股票交易

秦其斌(前飞乐音响董事长)

他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果断的人,跟吴邦国关系很要好,在领导下面自然得做出点成绩来啊,1984年上半年,他便提出了股份制的构想,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

量变到质变:由于后续股票交易的火爆,已经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公司开始发行股票,为了规范化,同时加深金融改革,大的背景是改革开放-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

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以当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有上证综合指数,俗称“沪指”。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请注意:目前所讲的深指全称为“深证成分股指数”,并不是指“深证综合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国际上证券交易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两种:

●口头竞价

●电子计算机交易系统

尽管上交所的交易规则中规定的是口头竞价和计算机交易两种方式,其实“宝”全部押在电子计算机交易上。可以讲,这是一种极大胆的、跨越式的发展,因为当时连最简单、最基础的交易方法都没有掌握,一下子就进入电子交易领域,谁也不敢保证此事能够成功。评论家会说到中国的股市用十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这其中,电子交易系统的建设功不可没。

两大交易所的正式营业正式标志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真正建立。也表明了当时改革开放背景下敢于尝试资本市场的勇气。在当时国际舆论环境下,形成了中国社会化的股市。

起起落落、浮浮沉沉、牛熊交替

✎没有永远的牛市也没有永远的熊市,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牛熊交替,但是通过对具体中国的股市回顾,不难发现中国股市的一些常规特性。(戳大图可查看具体事件,继续看完全文脑补各种专业知识,分析档次可直接提升!)

No.1 第一次牛市:1990.12-1992.595-1429点 老八股、取消涨停板

■持续时间:17个月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之后,当时挂牌的就只有8只股票,别号“老八股”,在当时,交易制度是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史2年半的持续上扬,1992年5月21日,上证交易所取消了涨跌停板限制,在这样的刺激下,一举达到了1429点的高位。话说新生事物刚开始总会野蛮生长,年纪稍大的股民(比如笔者二舅)经常还提起那时候8只股票经常一起封板,那时候他们特别相信中国股市能令人一夜暴富。那时候,散户充满着希望,觉得挖到了新中国的金矿,上证交易所经常座无虚席,有说有笑。

●取消涨跌停板(今天再来一次你试试!)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放开了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价格限制,并实行“T+0”交易规则,引发股市暴涨,当天,上证综合指数从前日收盘617点瞬间高开并收盘于1266点。一天之内上涨105%。就这样,中国股市第一次上演了“致富”奇迹,你必须得服!

No.1 第一次熊市1992.5-1992.111429-386点价值回归,新股认购

■持续时间:6个月

冲动之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较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暴跌目前看起来是不敢想象的,但是那时候的投资者还是接受了,可见股市和心态之间的关系(大涨大跌,生活都在继续,第一次熊市后股民的反应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时至今日,老股民偶尔会在喝茶时相互调侃,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8.10事件成为大跌爆发点: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打新自出现以来就是让股民疯狂的),发生了震惊全国的“8.10风波”,随后三天,上海股市受影响第一次狂泻,上证指数三天内暴跌400余点。导致多数股民血本无归,此次风波也说明了股市的影响力不断地扩大但同时也说明了中国股民们被发财梦诱惑的如饥似渴失去理智。这之后的两个月,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便成立了。成为中国大陆的最高证券管理权力机关。这也是“新股效应”的第一次“闪亮”登场。

No.2 第二次牛市 1992.11-1993.2 386-1558点 邓小平南巡讲话

■持续时间:3个月

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着重提到中国股市的未来发展,瞬间成为舆论热点,他的公开讲话中,铿锵有力的表示对股市的立场就是“坚持的试”,股民重拾信心,3个月内快速上涨,涨幅达到了301%。

No.2 第二次熊市1993.2-1994.8 1558-325点 经济过热,紧缩调控、扩容、新股发行、大力发展国债市场

■持续时间:18个月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结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的膨胀。

●疯狂扩容,物极必反: 在92年底,两市上市公司仅有53家,但到了94年底,已经发展到291家,规模扩大了5.5倍。扩容导致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此举必然抽走一部分市场资金(申购新股与抄新股)抛出股票的同时,又缺少承接盘,这样大盘只能跌了。动荡第二次证明只要是大规模“新股”出现,总有一场腥风血雨。

No.3 第三次牛市1994.8-1994.9 325-1052点 三大利好救市

■持续时间:1个月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多数股民们已经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国家的亲身儿子怎么能看着就此夭折,血浓于水,国家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来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三大利好?

①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

②汇金将购入工中建三银行股票

③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但是,三大利好也就仅仅让牛市持续了一个月而已。

No.3 第三次熊市1994.9-1995.5 1052-582点 信心丧失、紧缩政策、发展国债

■持续时间:8个月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就是流通盘要小,这也好炒(其实就是好投机,好拖动),但是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 谈1995年的熊市,就不得不提国债期货,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深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融资紧迫,作为国家大儿子的股市状态很不稳定,于是只好将精力放在二儿子“国债期货”身上,为了大力发展国债市场,立即吸引了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No.4 第四次牛市1995.5-(三个交易日)582-926点,证券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持续时间:3天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三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太敏感)。

●至此,中国的股市被投资界很大程度认为是“政策市”,这一说法也从一次牛市出现开始盛行。3天的牛市充分说明了中国的股市投机性颇为严重,那时候还是纸媒盛行的年代,相关政策的风吹草动随时可能引发一场全国性的牛市或者熊市。

老股民在交易所盯着盘面

No.4 第四次熊市1995.5-1996.1 926-512点 限额、历史股票上市、绩优股普跌

■持续时间:8个月

短暂的三天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这一年,沪深股市均废除T+0 制度,实行T+1,来大力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被安排上市。股市的扩容的和政策的抑制,造成了6个月的漫漫熊市。

No.5第五次牛市1996.1-1997.5 512-1510点 绩优股价值投资

■持续时间:16个月

经过连续的下跌,管理层被迫停发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都未能阻止股指上扬。

●经过了太多的起起伏伏,股市成长了,股民们的操作心态也成熟了一些,此时可以看出中国股民开始偏重于长线投资。投机氛围稍有减弱,但就是一些好的现象始终持续不长,于是进入了第五次熊市。

No.5 第五次熊市1997.5-1999.5 1510-1047点 严重扩容 供求失衡

■持续时间:24个月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股市的跟风现象让一个正常的价值投资也变为了投机效应,似乎一次次证明大涨之后必有大跌,无论什么时候,股民永远是人心惶惶),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 重大政策影响,1997年5月10日开始,印花税由千三上调至千五。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No.6 第六次牛市1999.5-2001.6 1047-2245点 5.19行情、人民日报社论、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充裕、网络概恋股爆发

■持续时间:24个月

监管层允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筹码已经非常之多,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有很高很高的期望,同时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影响(可见当时人民日报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中国即将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网络概念股盛极一时。

●人们对新生事物总是抱有极大好奇心,从5.19行情来看,人们对于科技股热潮抱有极大的冲动,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当时对中国的首次冲击就已经十足震撼,由此,中国迎来了长达两年的大牛市。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也确实没有让老股民失望,股民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一般人更了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趋势。

No.6 第六次熊市2001.6-2005.5 2245-998点国有股减持

■持续时间:47个月

2001年的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股民门欢呼雀跃,但是马上就传来了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随后就是老股民终生难忘的4年漫漫熊市真如铁。

●国有股的威力有多大?:国有股的数量巨大,哪怕只是一小部分抛到市场上,就会造成供应量突然放大,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就是,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上升;反之价格下跌,于是大盘拦腰一半,刀起刀落。

No.7 第七次牛市2005.5-2007.10 998-6124点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基金大规模发行

■持续时间:19个月

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利好消息,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进入到市场。5.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历史最高点)

● 总的来说,这一次牛市基本面支撑着整个行情,股权分制问题的解决,人民币升值,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全球经济繁荣拉动中国大规模出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QFII(人民币升值加速海外热钱流入)等利好消息。

利好消息总能推股市一把,只是程度大小而已,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说股市的内功还没修炼到位,总需要外部的刺激一下,才能促进整个血液循环。但是如此,让笔者想起了小学老师教学生写字的情形,“提示一下,才会写下一个笔划”,股市亦如此,且是多年如此。

No.7 第七次熊市2007.10-2008.11 6124-1664点 通胀、基金暂停发行、次贷危机、大小非减持

■持续时间:13个月

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的资本市场都造成了沉重的影响,同时基金的暂停发行。这大概是多数股民们终生难忘但却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 基金暂停发行是因为货币基金过度膨胀,货币市场的容量较上一年上升了30%,但是货币基金的数量却增加了一倍以上,于是证监会叫停基金。

NO.8 第八次牛市2008.11-2009.7 1664-3478点 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持续时间:10个月

大名鼎鼎的“四万亿计划”毫无疑问的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暴涨109%。2009年3月3日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想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2008年大环境很不好,汶川地震和美国的金融海啸,内忧外患,这时候出台四万亿计划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抵御了金融海啸的影响和振兴了国内经济,其积极作用远大于负面作用。这里不做赘述。

No.8 第八次熊市2009.7-2010.7 3478点-2319点 IPO重启、紧缩的宏观政策、欧洲债务危机

■持续时间:12个月

IPO的本质就是新股发行。IPO重启直接影响到其他股票的活跃程度。新股一直是股市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空的超强信号。

No.9 第九次牛市2010.7-2010.11 2319-3186点

■持续时间:3个月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泛滥、资源股大涨、人民币升值,诸多利好消息快速推进。

No.9 第九次熊市2010.11-2011.6 3186-2661点

■持续时间:7个月

紧缩调控、新股密集发行。通胀压力、经济增速放缓

其实,2009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有过一些牛熊交替,但是总体看来处于一个令人心寒的长期熊市。这一段时间,美国股市红红火火,中国股市死气沉沉,交易振幅十分之小,市场总体相当萎靡(当然,12-14年的创业板开始兴起),一个下滑的大趋势中,无论何时下注都是赔钱。那个熊市之所以漫长,就是因为07年的牛市太疯狂了,疯狂到印花税半夜鸡叫也打不下来,疯狂到汶川地震时候,国贸投行交易办公室里的员工没一个愿意走的。

随后迎来了新一轮的大牛市,也是最近的一次牛市

2014.7-2015.6

(2054点-5178点)

(不揭伤疤,此处省略一千字)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改革意味着进步,这一大环境毫无疑问利多股市,二是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全面推出,在改革的红利中,我们送走了长达7年的熊市。

最近的“股灾”,最沉重的思考

2015年6月股灾,场外配资的清理、场内融资和分级基金去杠杆新城的连锁效应,终于酿成一场灾难。暴跌也分为两个阶段。

Stage1 6月15-7月9日融资盘强平或直接推送

Stage2 8月18日-8月26日,清理场外配资或有较高关联,很多躲过第一阶段的高手和大户,几乎都倒在了这一阶段的抄底路上。

大起大落之后的思考

按照正常的经济学来分析,中国股市绝对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没有之一。美国股市是市场化的结果,属于经济学的自然产生范围。但是中国的股市是在一系列政策背景下产生的,至今都是受政府干预程度很高。

那些让我们疼痛的IPO能够很大程度上引起股市波动,中国在控制IPO以稳定其羽翼未丰的股票市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90年以来中国多次暂停IPO。中国的IPO价格往往被大大低估,因此投资者“打新”犹如购买彩票,对股民吸引力极大。根据一项研究,他们平均首日回报率为137%,相比之下,美国的IPO首日回报率为约17%,而其他新兴经济体为30%左右。而早些时候的IPO价格被平均低估了250%。

价值投资的苗头似乎能被一下子就掐灭,股民的蜂拥入市,和对个股的蜂拥交易,带动式的效应明显,投机氛围一直相当浓厚,中国的做市商制度不健全,以前是10个股票9个庄,现在情况虽然好多了,但是还有。

大量的投机行为是中国股市最明显的特征,这一种“盛况”跟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受教育程度有关,培养出正确价值观的投资氛围势在必行,其受政策影响程度高(79%的上市公司为公有制公司),说明股市的自身内循环不够健康,总是需要“政策”这只鞭子抽一下走一下。长期看来仍然是熊长牛短的情况。如果想跟美国一样创造长达35年的长牛市,中国股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走,或许现在还只是初期阶段。可以想象,未来还会有阵阵剧痛和兴奋,但是最终的目的是拥有成熟的市场。不管你有多恨它,亦或你有多爱它,存在即有理由。如果说它是江湖,是因为有厮杀也有侠义,有许多人选择退出江湖,也有许多也成为了大侠,去留一念之间,全凭修炼。

2016年已过去大半,接下来的股市冷暖,拭目以待。

《冰与火-中国股市记忆》

《私募江湖》

这里大概讲述了中国股市的形成到2009年左右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补充: 《上海证券交易所史1910-2010》,讲述了旧中国的股票史,看了之后越发觉得韭菜一直都有,割不完。以前有,现有,以后还会有。同时股市也是一个凶残的地方,猛如常凯申也逃不过追涨杀跌。。。

《荣辱二十年--我的故事人生》阚治东 从券商大佬的角度看新中国证券从零开始的发展...

导语:若从1990年上交所深交所成立开始计算,我国股市已经发展了30多年,我们的股市是如何发展的?这其中发生了哪些标志性的事件?出现过哪些风云人物?我国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股市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至少要做的功课之一,了解股市发展由来。下面我将分五个部分来介绍,整体阅读时间大约20分钟

1.1股市基本发展历程

世界上第一张股票

1602年,中国还处于明朝的统治下,但在欧亚大陆的最西端,世界上最早的股票,在荷兰出现,世界上第一张股票-荷兰东印度公司股票,1602年荷兰准备组建东印度公司到远东去攫取财富,却苦于没有启动的额资本金,此时荷兰人发明了通过股票融资的方式,把社会资金筹集在一起,变成东印度公司对外扩张的资本,并承诺对这些股票进行分红。成千上万的国民开始拿出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这项利润丰厚同时也存在这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股份制公司诞生了。在股票问世的第七年 ,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现了,在那里,东印度公司股东们可以把手中的股票转让给他人换得现金。股票开始流通起来,阿姆斯特丹也逐渐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荷兰的崛起,让西方各国看到了股市对一国经济发展所能起到的优化资源配置的神奇作用,他们纷纷效仿,股市也一路走向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家募集的资金主要用在了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上,如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等等,使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国力增强了

股票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已经是它诞生后的270年。1872年,清朝大臣李鸿章向社会招股集资37万两白银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改变了士农工商的意识形态格局。

1984年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和珠海特区,一针见血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实践证明你是贫穷的,那肯定不是社会主义。那时,中国第一次出现全民经商的热潮,我们都下海吧成为那一年的流行语,各种五八花门的公司争相注册,包括日后如日中天的万科,联想,海尔等,1984年也因此被称为公司元年。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点工作也在那一年开始。

当年所有物资都要凭票购买,全国返程知识青年1700万,另外有320万待业青年,这合计两千多万人的就业成了很大的问题,甚至有些人围攻政府机构。当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提出股份制,用集资的形式去办股份制企业,以容纳更多的人就业,股份制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最重要手段,增加就业需要增加投资,钱从哪来?发行股票,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获得现金,这类似民间集资。

1984年新中国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发行,这具有跨时代意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让国际金融界为之一震,认为这是中国证券市场起步的标志。企业活,经济才能活,企业改革是经济改革的核心,在走向股份制改革的道路上,企业活了

1985年上海延中实业-第二只股票发行,2万多市民通宵排队抢购股票。但是投资者很快发现,股票只能分红拿利息,只能在抽屉里静静躺着,因为当时市场不允许交易,大量的变现需求呼唤股票流通市场要应运而生

1986年,上海静安工行-第一次开办股票柜台交易业务,这是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当天可供交易的议案股票就两只,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成交价格经口头协商后写黑板,通过补柜台进行交易。

同时股市的发展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觉得股份制是我们社会主义一种可行的模式,有些人觉得股份制的私有制性质决定了他的分配原则是按资分配,不是按劳分配,这从根本上否认了股份制,资本主义才有的东西,我们社会主义要不得,这使得股市发展一直缓慢前进,直到198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会议结束后邓小平会见美国证券代表团,纽交所约翰樊尔林主席把一枚纽交所的徽章交到邓小平,邓小平回赠飞乐音响股票,表明中国市场致力于发展证券市场的决心。

1987年,全球股市出现黑色星期一,纽交所持续出现抛售风潮,全球股市跟着下跌,同时,一批在华尔街工作的中国留学生高西庆和王波明筹划回国创建中国股票交易所

1990年,上交所成立,在上海浦江饭店举办开业典礼,同时深圳也在筹备证券交易所,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其实深交所筹建完毕比上交所还早半个月左右,为了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深圳政府觉得老大哥上交所还没成立呢自己哪好意思提前开业呢,于是深圳市政府一直声称是试运行, 无奈称试开业。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特别指出"证券 股市 /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 有没有危险 /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 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 但要坚决地试 " 我们的股市就是在小平的指示下才有今天,让我们感谢小平同志。

1984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股份制试点

1986股票交易柜台诞生

1990浦东开发开放 上交所成立

1991深交所开业

1992年 邓小平南巡讲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股份制的出现,把人们计划经济桎梏中解放出来,增强中国企业的活力,促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

1.2股市发展中的恶性事件

中国股市的第一个恶性事件:深圳810事件

1992年1月,一种叫做“股票认购证”的新鲜玩意出现上海滩。5月21日,上交所放开了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价格限制,引发股市暴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中国股能令人一夜暴富。,深圳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500万张,每张售价100元,中签率10%,发售点发生营私舞弊行为,10万张以上的抽签表被工作人员截留,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000多人,大量连续排队3天却没买到的人愤怒了,上街游行,喊出反腐口号,深夜,深圳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将增发50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兑换券,这件事才平息。810时间原因就是深圳政府没有经验,两个月后,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证券委)和证监会,下放到各个地方的权利被逐渐收回,从此证券市场被统一化管理,尽管有了监管机构 但股市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统一的市场管理规则还没有建立

中国股市的第二个恶性事件:327国债期货事件

327是国债代号,并不是案发当日,出事的那天是1995年的2月23日)(327事件背景:为推动国债市场,上交所推出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这种金融衍生品追求以小博大,500元保证金就可以买卖2万元的国债,这就把投资者的盈利和风险放大40倍,)当时最大的证券公司-万国证券,联合其他金融机构,为了牟取暴利,进行疯狂炒作,由于大量恶性透支,最后八分钟交易,万国证券违规抛出价值1460亿元的巨额卖单,造成市场极大混乱,当晚上交所认定最后八分钟交易无效,万国证券最后亏损20亿元,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

就在327事件发生的前几天,国际金融界也发生了大地震,巴林银行交易员尼克李森买卖金融期货衍生产品,,使有着233年英国老牌商业银行巴林银行被迫宣布破产

327事件就是中国的巴林银行事件

两次事件人们开始深思,证券市场为何屡次出现危机,人们开始考虑要不要建立证券法,两派人,焦点在争议要不要规范证券发行,这个问题拖了好几年,终于在1998年通过证券法,也称蓝天法,公开(透明)公平(平等)公正(中立)是证券法的基本原则,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街灯是最好的夜警。

虽然通过证券法但是在当时的股票市场,面对金钱诱惑,部分上市高管,放弃道德底线,毁灭契约精神,通过造假等手段,疯狂从中小投资者手中掠夺财富,尤其90年代后,国企全面亏损,这个时候怎么办?吃股民!造假了才能符合证券法才能上市,造假在当时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一个资深财经记者前后四五年,她每个星期都能轻而易举的找到揭黑的上市公司题材,从1996年开始,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大庆联谊,康赛集团,九州股份,郑百文,黎明股份等上市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被查处。2001年9月银广夏造假事件,其恶劣程度更是登峰造极,一年以上涨幅440%,位居全国第一, 它打着高科技的幌子来欺骗投资者,因为很多人不了解高科技,不了解高科技具体到底能带来多大利润,后来证监会查明银广夏虚构利润7。45亿元,相关人员被依法处置,消息一公布,股价每天跌幅10%连续暴跌15天,从30元跌到6元。

造假事件国外也出现不少,著名的南海泡沫,南海公司造假引发的是全英国人的投机

上市公司造假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而且极大打击了市场信心,投资者纷纷离开股市,造成股市长期低迷,股民对股市,社会,政府丧失信心,

在这其中,有一次,终于有一次,投资者拿起了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证券民事赔偿第一案-大庆联谊 2002年1月24日,600多名投资者将大庆联谊和相关证券公司告上法庭,经调查发现,大庆联谊存在欺诈上市、1997年年报虚假陈述行为。(申银万国证券有限公司(下称申银万国)作为大庆联谊的主承销商,在为大庆联谊编制发行上市申报材料时,对有关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未作认真核查,致使申报材料含有重大虚假信息,为大庆联谊公司上市提供审计的哈尔滨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庆联谊出具了内容虚假的审计意见书。)在2006年,经历近5年的起诉、上诉、执行等民事程序后,终于划上了句号。

除造假外,操纵股价也很常见,2002年中科创业案件在北京公开审理,涉及120家券商,机构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他们都在追随一位名叫吕梁的股市操纵着,参与了中科创业股票炒作,另外曾在证券市场呼风唤雨的新疆德隆也在2006年彻底画上句号

在当时,除了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基金市场也很混乱

2000年财经杂志刊登<基金黑幕>引起全社会关注,文章中作者揭露了当时基金业的黑暗,嘉实基金总经理洪磊因为抵制恶意操纵市场的行为而遭遇免职风波,可见当时基金业灰色操作是很普遍的现象,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职业操守,很可能被同行视为异类得到共同抵制。洪磊因为不愿意跟泛滥的内幕交易同流合污,结果弄到在基金业待不下去。

2004年证券投资基金法开始施行,继1998证券法之后又一部证券市场相关法律,规范中国基金业

1.3我国股市一直处于政府干预的状态

香港回归 156年前被殖民主义者用枪火强行掳走的香港终于回家了。

回归第二天,在国际金融炒家的攻击下,泰国被迫宣布货币贬值,应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香港也被席卷其中,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深度跳水,港币对美元的汇率大幅下降,,整个香港金融体系风雨飘摇,股市楼市跌了一半,危难时刻要不要干预市场,香港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决定动用千亿港币外汇储备,进入市场对抗国际炒家,最后取得成功。一百年来,香港素有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称,与其他主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相比,香港政府对市场的运行很少进行干预,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的港府入市,引起极大争议。

1776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 积极倡导自由市场,提出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自动调节作用,同一年美国建国,国富论成为引领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教科书,但是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应发全球的资本主义危机,这一事件使自由市场经济收到了质疑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认为资本主义市场中并不存在这只看不见的手,主张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即动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自此关于两只手的争论,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近百年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对于这个问题,不休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中国股市则提供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答案,既有市场调节,也有政府调节

港府救市行为在海外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在内地却没有引起多大的震动,因为在90年代内地投资者已经习惯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1994年为了抑制严重的额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实行全面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受此影响,股指一路下滑,连创新低,成为新中国股市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股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证监会开始针对股票市场指数进行调控,当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三大救市政策,其中包括年内暂停新股发行和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以及采取措施扩大资金入市范围。

1996年从4月到12月,中国股市出现疯狂上涨,上证指数涨幅达到120%,深圳指数涨幅达到340%,投机气氛十分浓厚,狂热情绪弥漫市场,在这期间,证监会发布十二道金牌调控政策但是两地股票指数依然上涨,丝毫没有理会政府的干预,,人民日报刊登一篇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文章称,最近一段时间股市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文章在证券市场引起强烈震动,当天沪深两市几乎全面跌停。此后一周,2000多亿的股市账面财富化为泡影,人民日报以这样强烈的方式干预市场,这在中国股市历史上是第一次。

1997年中国经济成功软着陆,从这一年开始到1999年,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而中国股市却持续低迷,到1999上半年,股市经历了两年的额熊市且整体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此时中国证监会酝酿了一份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文件,本来是内部执行文件,但是不知怎么文件被提前披露出去,在当年,触发了著名的519行情:在网络股的带领下,沪深股市一扫低迷,走出大幅攀升行情,30个交易日内股指上涨65%,519行情增强了证券市场人气,同时给投资者和市场各方带来欣喜和期盼,可以说519行情是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对于这一点,一些坚持市场规则的人发出质疑,他们认为,这种井喷行情是由于政府托市,透支了政府的的信用,必将造成不良后果,这种行政性的推动在成熟市场是很少见的,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又是教练员,而且还是规则的制定者,集这四方面于一身,这样是没有公平可言的

,加入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际惯例被逐步引进了中国股市,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将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经济学家韩志国指出中国的股市要想从资本大国走向资本强国,核心就是市场化。但是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改革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由国家持有的非流通股是否能流通,是否能减持,这个问题被叫做国有股减持。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为了平息姓资姓社的讨论,保证公有制为主体,所以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企业都会保留大部分非流通国有股,随着中国股市的发展,这些非流通国有股成为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国有企业国有股占比70%,80%,究其根源要追溯到股市创立初期,当时怕私有化,那解决的唯一简单办法就是个人可以随便买马一部分比例不能太高,但是等这个问题讨论清楚了再开股市又不可能,就先将国有股份暂不流通。。在1999年,国家决定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2000年财政部长指出将一部分国有资产变现用于社会保障,当时社保基金刚成立,社保基金不足,减持一部分国有股变现去补充社保基金。2001国务院提出按市价减持国有股,在当时市场引起轩然大波,让股市大幅下跌,上证指数在半年多时间里,从2245点跌到1339点,跌幅超过六成,政府的行为似乎违背了市场的意愿,遭到市场的否定,国务院不得不做出决定紧急停止执行国有股减持规定,此后从2001到2005年,股市经历了一场历史上最漫长的熊市,市场上蒸发了将近5457亿元的流通市值,证券公司被大批托管,操纵股市的投机者损失惨重。2004年国务院提出国九条的纲领性文件,将资本市场的地位提高到额国家战略的而高度,文件中国务院要求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时要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证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05年证监会宣布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同年三一重工的股改方案在临时股东大会上以93%的高票率顺利通过,为股权分置改革打响了第一枪,对于一直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来说, 这次股改让他们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股票表决权。从2005开始的股改在不到两年内基本完成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至此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股票,不再有非流通的标签,中国股市迎来了全流通时代。股权分置改革(简称股改)是建立两个市场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制度变革

十年一轮回,继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又一次金融风暴来临。2007年美国股市下跌,越来越多的房主还不起贷款,出现大量的贷款拖欠,最终导致发放这些贷款的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危机不断恶化,2008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兄弟的破产出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银行倒闭,员工失业,甚至国家破产,这是1929年以来,又一次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已经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也受到影响,上证指数从2007年的6000多点跌到2008年最低时1664。93点,最大跌幅73%,面对危局,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国务院决定实施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启动四万亿的投资计划,货币政策由紧转为适度宽松,财政政策也从稳健转为积极。2008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依然保持了9。6%高增长,国家统计局称,中国经济当年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

在证券市场中,关于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争论焦点已经不是哪只手该用哪只手不该用,而是如何适当的使用政府干预。而在我国则既有市场调节,也有政府调节.

1.4股市中的风云人物

1990年上交所成立,当时只有八家公司的股票上市交易,俗称老八股。股票成了稀缺资源,严重供不应求

1992新股认购证在上海通过全市的证券公司,银行,信托公司共450个网点同时向市民发售,每张价格30元,在发行结束后,以公开摇号方式向中签者发售当年的全部股票,买100份,3000元,基本是一个人一年的收入,然后用2万元的本金滚动,一年后滚成50万,能在上海买两三套房子,这样奇迹般的投资回报,在认购证发行当初,没有任何一个人能预料到,人们最初的反应是封闭了三分之一个世纪所带来的谨慎。在为期十天的股票认购证发行结束后,认购证共计销售207万份,离当初预计的500万份差距很大,经过4次摇号后,全年认购证平均中签率高达86。9%,这一年股票发行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中签率之高,是当年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原本30元一张的认购证,立刻被炒作到1万元一张,有人这样称,如果按重量计算单价,其价值已远超黄金钻石。

在当时,中国第一批勇敢的投资者忍受着一边急于摆脱贫困,一边又要明哲保身,这其中隐藏的政治风险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80年代末,上海中年男人杨怀定饱尝了这种致富与风险交织的辛酸苦辣,于是辞职,进入国库券行业,1988年7个城市首次放开国库券转让市场,杨怀定看到消息后开始没日没夜的辗转于各大城市之间进行国库券的收购与转卖,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很快成了杨百万。

从国库券到认购劵,从杨百万到更多人,人民慢慢发现证券市场存在一种合理合法,公开公平的致富机会,而且一笔交易可能赚到以前无法想象的巨额财富,这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同时激起了大多数人的财富欲望,1992年底,登记在册的投资者有120万人次,而在1991年只是30万,后来一部股疯的电影描述了当时投资者疯狂的状态

股市血祭第一人-康柏华,上海普通投资者,鼓足勇气亲近所有积蓄2万元买延中实业股票,20天后亏损6000多,忍痛卖出后结束生命

面对风险,疯狂逐利的投资者往往视而不见,为谋取更大的利益,一些人开始采用向银行大规模透支资金的办法来买卖股票,也就是进行信用交易,1993股市中蔓延的信用交易已丧失了信用,徒剩交易而已。1993年 因价值127万元的股票归属问题引发的一起纠纷案在法院开庭审理。调查发现当事人买入数以百万计的股票时账户仅有800元,透支比例高达1600倍。信用交易,让一批因认购证成长起来的百万富翁瞬间灰飞烟灭。

通过收购认购证起家的上海投资人刘益谦已经开始了一场新的财富冒险,他看重了当时还不能上市流通的法人股,因国家不允许自然人从事法人股交易行为,他特意成立了 新理益投资公司,他看到流通股价和非流通股价的巨大差异, 新理益投资公司持有15家上市公司累计约2。5亿股的法人股,先后进入十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刘益谦也因此得到了法人股大王的称号

牛顿的投资故事,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禁不住股市泡沫的诱惑,高位买回南海公司的股票最终亏损2万英镑,相当于自己挣的十年薪水,牛顿说: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类的疯狂

2005年底,在柏林一场拍卖会上,一张有爱因斯坦签名的股票以2。8万欧元的高价被卖出,这位伟大的智者,曾经发现了股市中财富积累的奥秘,并感叹说:时间加复利的威力比原子弹还可怕

中国股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股市,股市的建立与发展又推动了改革开放。

比如交易产生的印花税被广泛应用于机场,桥梁和道路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就业率,增加民众的收入,还进一步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本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笔笔让上市公司和国家获益颇深的资金是来自于股民,如果没有千万投资者的支持,中国也就不可能造出一个个耸入云端的建筑,所以说中国股民是这世界上最可爱的一群人。

1.5 我们的股市

截取1991-2015年上证指数对比GDP增长率,上证指数呈现出与经济发展不太一样的走势,比如2001-2005中国经济一路向好,股市却大跌50% 再比如2008全球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实现了9。6%d的增长率,但中国股市全年累计下跌65%,中国股市恐怕还不能视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一开始就背负了很多的重任,一开始就背负了为国企减负的重任,后来银行坏账,就要从股市中吸取资金,所以说股市本身不完全是一种纯市场的东西

另一个事实,绝大部分上市公司被称为铁公鸡,他们往往以公司发展需要资金为理由,拒绝给股东分红,甚至有的企业上市十多年来,也从未给股东分过红。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老老实实给别人分红,在国内就不给分红,岂有此理。投资股市并且期待回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当一次次失望降临在投资者身上,短期持股也就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只有1/3的投资者持股时间在3个月以上,但在成熟的股票市场,投资者持股时间一般比较长,像纽交所,平均持股时间15个月,新加坡则长达3年。我觉得这不能怪投资者,国内信用环境不怎么好,很多上市公司高管缺乏信托精神,使股东不敢长期持有。有人曾做过一个统计到2005年中国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200家发生过丑闻,出事比例接近20%,同期美国市场比例仅为1%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访问上交所,当时有人这样和她介绍,中国股市平均每两个交易日就有一只新股上市,开张八年已经有了800多家上市公司,而美国股市整整用了100年时间,才打到800家的规模。

400年前在荷兰,投资者们在本子上,郑重写下名字和出资额,把自己视为股东,东印度公司则承诺 从这些股东的而利益出发,创造价值,并以分红回报股东,股票更像是这种契约精神的象征,时刻提醒人们,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股市上进行疏通,最终完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400年后的中国,在飞速发展的30年间,这些最简单朴实的道理似乎正在被很多人遗忘。

创业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这三样创新型产品都在09、10年上市。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创业板的推出将为风险投资以及其他的股权投资机构提供了退出的渠道,促进高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股指期货,2010年2月20日宣布,证监会已正式批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至此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制度已全部发布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从世界范围来看,融资融券制度是一项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启动。

划重点

1 股市建立的最初目的就是解决国有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这和深A规律就有联系,具体看[A股规律]地图系列,深A的规律指深交所上市的深圳国资委控股的几家上市公司的规律具有一定联动性

2.我国股市一直处于政府干预的状态,有国家支撑,股市就不会一直处于一个一蹶不振的状态。在经济发展中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融资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国家希望经济活就得要让企业也活,企业如何好好活,那就是融资/再融资。企业融资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来更多的GDP.企业得好好融资那国家就要让资本市场活跃,这样企业才会开开心心IPO上市融资.国家会让股民坚信股市,国家需要我们这些善良的股民为国家做贡献

作者:女股主

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admin发布于 2022-03-20 财经
上一篇:中国股市:炒股成功的人到底有多可怕?我看整整十遍,太透彻了下一篇:股票投资里有哪些必学的入门基础知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