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如何申请(申请工伤赔偿的流程)
最近很多看众们在查看关于工伤如何申请的解答,今天姓编为大家分类整理8条解答来给大家解答疑问! 有98%老师认为工伤如何申请(申请工伤赔偿的流程)值得一读!
8条解答一.申请工伤需要什么程序
1.可以以你妈妈的名义申请工伤认定。你可以先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一份工伤认定申请表,按照表格要求填写好,同时收集证明你是公司员工和工伤的证据,将填好的表和证据交到“社保局”,负责工伤认定的科室就好了。
二.在工作中受伤了可以申请工伤吗,若可以的话该怎么申请?
1.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的场合,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此系其法定义务。
2.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在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场合,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依法申请工伤认定。
3.据此,此种申请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非职工一发生事故伤害或者一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就可以由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直接申请工伤认定。
此种场合的直接申请工伤认定就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来说,是其民事权利而非义务。同时,法律授权工会组织也享有工伤认定申请权,以维护受伤害职工的合法权益。扩展资料:工伤申请注意事项: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的,在名称处加盖公章。事业单位职工填写职业类别,企业职工填写工作岗位或工种类别。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的具体部位。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职业病名称按照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填写,接触职业病危害时间按实际接触时间填写。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写清事故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参考资料来源:-工伤
三.怎么申请工伤的?
1.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及申请人工伤员工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4.劳动者在申请做工伤补偿的数额需待伤残鉴定后确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报登记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申报证据清单》。
5.并提交下列材料:《劳动合同书》复印件,或确立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受伤害职工《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害后诊断病历或职业病诊断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两人以上旁证证明证人证言属于下列情况的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或其它意外伤害的,需提交如“派工单”、“出差通知书”,或者其它能证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证明”材料;属于上下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需提交上下班的作息时间表、单位至职工居住地的正常路线图;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个人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需提供机动车驾驶证;属于交通事肇事逃逸的,需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属于借用、劳务输出人员,需提交双方单位的协议书;借用或劳务输入单位的事故调查报告;并由劳动关系所在单位申报并提交劳动合同文本或其它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劳务输出职工名单需经双方单位盖章确认;5直系亲属代表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需提交有效的委托证明、直系亲属关系证明;6单位工会组织代表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还需提交单位工会介绍信、办理人身份证明;区工伤申报经办部门在接到申诉人提供的材料后,认真审查,对材料完整、符合申报条件的,开具《受理通知书》,并报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查认定;对不符合工伤受理范围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告知其不予受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救济途径。
四.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需要什么材料
1.工伤认定需要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以及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3.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五.怎么申报工伤
1.第一步: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在社保机构工伤部门领取第二步:提交以下材料: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2首诊病历医疗诊断证明及有关检查报告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鉴定书复印件验原件;3员工的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4员工工作考勤记录卡考勤表复印件验原件;5现场目击证人出具的证人证言附上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电话及其它旁证材料如:物证、书证、片、录音等;6属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须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其它有效证明复印件验原件;7属暴力人身伤害的须提供案发地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或法院的判决书复印件验原件;8其它材料等。
2.第三步:到单位所属区社保工伤部门提交材料。工伤保险部门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开出《收件回执》,如材料不齐的,当场或15个工作日内开出《补齐材料通知书》;第四步:材料基本收齐后,如申请人为伤者或其亲属或工会组织,工伤保险部门应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伤事故调查处理通知书》,核对有关情况;收到用人单位书面回复后,如双方有争议,工伤保险部门应进行调查、核实;第五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并核实后,工伤保险部门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开出《受理告知书》;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开出《不予受理通知书》;第六步:工伤保险部门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并于20个工作日内送达伤者或其亲属或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
六.报工伤流程是怎样的
1.申请:由用人单位、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医保科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来访、询问,医保科以书面告知申请须知,并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
2.审核:审核申请人提供的材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受理条件。(不完整的当场或者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受理:提供的材料完整,属于本局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效内的受理,并告知受理不受理。调查核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并于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送达: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工伤认定申请人(受伤害职工和用人单位)。
3.行政复议:当事人、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当事人、用人单位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提出工伤认定应提交的资料填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统一制定的《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七.申报工伤流程
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其中,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该法第17条还规定,社会保险(包括工伤保险)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所以就算没有签定合同,用人单位也是要成担责任并且进行赔偿。工伤申报流程:申报时效《工伤认定办法》第三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申报工伤应提交的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受伤职工、受伤时间、受伤地点、受伤原因、受伤经过、救治情况、伤者意见、单位意见及公章等;二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职工名册、受伤月份工资发放单、考勤记录、产量记录等;三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诊断证明、病历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鉴定;四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五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还应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八.工伤办理的流程
1.职工受伤后24小时之内向劳动部门的工伤科发送快报,简要说明事故情况。职工受伤后24小时之内向社会保险基金中心发送快报,简要说明事故情况。到劳动局的工伤部门领取相应的表格工伤认定申请书按照劳动部门的要求搜集材料,并尽早向劳动部门申报。劳动部门受理后会在2个月内给出认定或者不认定的通知书。认定通知书下达同时会给个《停工留薪期通知书》,按照这个时间让员工休息,休息快满,也就是差1,2周到期时,如果病情稳定了。
就可以申请工伤的伤残等级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可以给员工赔偿。工伤期间员工可以享受5项内容。社会保险支付住院补助金。根据劳动部门规定给予,各个地区不同。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月均工资。等级有了就可以支付这个费用一次性医疗和再就业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