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险一金缴纳比例(上海三险一金缴纳比例)
最近很多北鼻们在查询关于三险一金缴纳比例的解答,今天浦编为大家汇合10条解答来给大家解答疑问! 有87%用户认为三险一金缴纳比例(上海三险一金缴纳比例)值得一读!
10条解答一.三险一金缴纳比例具体是多少
1.各地缴纳比例不完全一样。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 (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 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8 ,个人2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 ,个人1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 ,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1 ,自己一分钱也不用缴;公积金缴费比例:5 -15 ,用人单位可以在这个范围内自行决定和调整,常见是8 。
2.个人和用人单位1:1等额供款。扩展资料:三险一金三险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三险一金”已成为过去式,现在根据法律法规,企业必须给职工参加“五险一金”,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也是强制性的!
3.各地区劳动者如发现企业违法违规可向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
4.需要注意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虽然都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但前面“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5.但是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一金也是法定必须缴纳的!
6.资料来源::三险一金
二.三险一金缴费比例是多少啊?
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4 ,企业缴纳工资基数的10 ,个人缴费至法定正常退休年龄。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2 ,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8 其0。8 部分进个人账户;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个人每月缴纳3元,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1 。个人生病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共同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照比例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个人帐户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失业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x0。5 ,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5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可领取失业保险。
2.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x8 ,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8 。个人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离休、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户口迁出所在的市、县或者出境定居的;偿还购、贷款本息的;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三.三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和金额
1.月税前工资收入金额:6500元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520元公司缴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35元公司缴费95元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133元公司缴费650元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780元公司缴费780元合计1465元2825元目前北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 ,个人8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 ,个人2 3元;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5 ,个人0。
5 ;住房公积金一般为单位12 ,个人12 ;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
四.三险一金一般都是怎么扣?具体多大比例?谢
1.三险:养老保险:单位:22 、个人8 失业保险:单位:2 、个人1 医疗保险:单位:2 、个人2 另外还有两险:工伤保险:全由单位负担0。
2.5 生育保险:全由单位负担0。5 一金公积金:单位:7 、个人7 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同时设有上限和下限,其分别根据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 和60 相应确定。
若在上下限范围之内,则按实际缴,若超过按上限,不足按下限。你只需将个人承担的百分比乘以缴费基数,得出的总和就是要扣除的部分。
五.三险一金怎么计算?比率是多少呢?
1.养老保险=基本工资*22 (为事业单位扣缴数)(企业扣缴比例为19 今年新调正的)基本工资*8 (为个人扣缴数)这样事业单位的总扣交比例为30 ;企业的总扣缴比例为27 。
2.医疗保险=上年平均月工资*10 (单位是8 ;个人2 )失业保险=工资总额*1 住房公积金=工资总额*20 (比例有地方性)
六.交三险的比例是多少
我给你五险的比例,对单位来说是五险,对个人来说是三险,后两险个人是不用交的。养老,单位交10 ,个人交8 医保,综合医保,单位5 ,个人2 ,住院医保,单位0。2 失业,单位2 ,个人1 工伤,单位交1 ,个人不交生育,单位交0。
七.三险一金缴纳比例
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8 ,公司交纳比例20 ,其中个人账户每月存储额=8 *2000=160元医疗保险个人部分:2 10元;公司部分:9 其中个人账户也就你的医疗存折每月:3 2 *2000=43元失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1 ;公司交纳部分2 无论是个人部分还是公司部分,都不计入个人账户,全部交给国家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缴纳虽然不是法定,但是属于法规强制缴纳范畴。
2.很多企业职工误认为可以不用缴纳,这是错误的。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私营企业等等单位均要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缴费方式为“单位一半,个人一半”。缴费费率在8 —12 之间。公积金支取规定各地区政策不同。扩展资料“三险一金”已成为过去式,现在根据法律法规,企业必须给职工参加“五险一金”,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也是强制性的,工伤保险工伤保险个人一分钱不用交,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
3.工伤保险由企业全额缴纳,缴费费率实行行业差别浮动费率。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受伤的,经过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除全额报销医疗费用外,还可以按照规定领取相关待遇。
4.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由企业全额缴纳,缴费费率在1 左右,且企业要为男女职工均缴纳。女职工在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之内的生育、流产均可按照规定报销,各地的待遇支付政策不一致,有的地区仿照医疗保险按照药物比例报销,有的地区一次性定额包干支付。
参考资料来源:-三险一金
八.三金缴纳比例总额是多少?是怎么规定的?
1.比较规范的企业都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五险,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住房公积金,可以用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
2.如果说三险的话,应该是只缴纳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工商保险三种。企业编制人员按本地上年度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纳五险,各地的缴费比例不尽相同,但是相差不会太大。基本上五险的缴费比例占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40 左右,如果再加上公积金的话,缴纳比例将达到52 以上。
3.比如济南市的五险缴纳比例为406 企业256 ,个人5 ,其中养老保险比例为28 单位20 ,个人8 ,医疗保险比例为10 单位8 ,个人2 3元,失业保险为5 单位1 ,个人0。
5 ,工伤保险56 单位56 ,个人不交,生育保险比例1 单位1 ,个人不交。公积金的缴纳比例为8 -12 ,单位与个人缴纳相同的金额。
九.三险一金公司和个人所交比率
1.五险计提分录各地不一样,以北京为例社保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2.企业个人养老20 8 医疗10 2 3元失业5 0。2 -3 0生育0。8 0住房公积金8 -12 8 -12 工伤的具体缴纳比例要到有关部门核定,生育保险缴纳员工为北京市户口或者具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人员,住房公积金非强制缴纳,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缴纳比例,也可不缴纳。
3.2007年度五险的缴费基数上限均为9024元,养老、失业、工伤的下限为1203元,医疗、生育的下限为1805元。
4.农业户口的有几个特殊情况:其中养老、失业缴费基数为固定数640元,工伤的下限为1805元,失业险单位承担5 ,个人不用交。
5.农业户口的员工工伤和医疗必须上,其他自愿。一般情况下,基数核定为当年底或次年年初,不管是否变更基数是都要到当地参保的社保中心办理核定的,不可省略。
6.另外,基数不变的原则是不低于当年新的最低缴费基数为标准。山东长岛市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职工按全部职工工资的28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企业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0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总额的8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7.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目前暂按21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用人单位按其全部从业人员实际工资收入之和的13 缴纳,从业人员按本人实际收入的8 缴纳。
市直企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9 缴纳。其中,用人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7 缴纳;职工本人按本人工资总额的2 缴纳。企业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 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 缴纳失业保险费。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市直企业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1 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深圳市现行社保缴费比例1镇属企业具体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单位10 ,个人8 。失业保险:单位5 ,东莞户口的个人交0。5 ,非东莞户口的个人部分不交。住院医疗保险:单位2 ,个人不交。只有莞城区和石龙镇开展了该保险,其他镇区的企业暂时不能参保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为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 -300 。2004年本市的平均工资为820元。2市属企业具体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单位10 ,个人8 。5 ,非东莞户口的个人不交。综合医疗保险:单位5 其中有1 是补充医疗保险,个人2 。缴费基数为本市城镇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 -300 。2004年本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2110元。
十.三险一金的比例
基本的养老保险企业19%,个人8%;工伤5%;生育0。5%;失业企业2%,个人1%;医疗企业8%,个人2%。
小投发布于 2022-03-09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