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映科技

天眼查-商业查询平台_企业信息查询_公司查询_工商查询_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小程序

扫码下载APP

华映科技(000536)股票价格_行情_走势图—东方财富网

华映科技(000536)个股资金流向查询_个股行情_同花顺财经

总流入:

万元

总流出:

万元

净 额:

万元

近5日内该股资金总体呈流出状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日共流出

万元。

近5日内该股资金总体呈流出状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日共流出

万元。

据统计,近10日内主力筹码较分散,呈低度控盘状态。

单位:万元

最近60个交易日,机构对该股票关注较少,无任何评级。

暂时还没有该股2021年的收益,请投资者后续关注。

Copyright©Hithink RoyalFlush Information Network Co.,Ltd.

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前身系闽东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536”股票简称“闽闽东”)。公司于2009年取得中国证监会重大资产重组批复,同意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购买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四家液晶模组公司各75%的股权。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于2011年1月更名为“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华映科技”)。重组后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平板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屏、模组及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万户网络是中国最早从事互联网服务的企业之一,提供企业厦门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和厦门网站设计服务。

页面生成耗时:00:00:00.12

面板行业寒冬:华映,最终还是倒下了! - 知乎

继2018年5月份以来的关闭产线、裁员、财务危机、再度裁员全线停产之后,台湾显示面板大厂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映管”)终于还是倒下了,于9月18日向法院申请破产。

公告发布后,华映科技股价一路下挫触及跌停,此后虽然打开跌停但股价一路走低。

华映科技9月19日早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获悉中华映管于9月18日晚间发布重大消息,中华映管资产不足以抵偿负债,且众多债权人竞相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中华映管的土地、建物、设备等各项资产,中华映管已无法继续生产、营运。中华映管董事会于9月18日申请法院宣告破产,以使中华映管员工及各债权人能依法律规定公平受偿。

华映科技表示,基于上述情况,公司将与法律顾问分析法律后果,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法律措施。

据悉,中华映管成立于1971年5月4日,为世界最重要的显示器制造厂和面板五虎之一,拥有40年以上CRT到TFT的丰富显示器量产经验。

华映科技于1993年11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经营从事计算机、OLED平板显示屏、显示屏材料制造、通信设备、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等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2010年1月,华映科技实施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华映管(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映百慕大”),而华映百慕大又是中华映管的100%控股公司,因此华映科技的实际控制人为中华映管,而中华映管又是台湾百年大厂大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同公司”)的子公司。

简单总结:

此外,中华映管的董事长是林蔚山、大同的董事长是其妻子林郭文艳。

资料显示,中华映管2018年度净资产为负。此前曾向法院申请重整,2019年1月31日被法院驳回,此后中华映管提出抗告,但再遭法院驳回。截至今年6月30日,华映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华映百慕大持股26.37%。不过,华映百慕大将持有华映科技股权85%质押出去,此外,华映百慕大持有的华映科技股权还被司法冻结。

半年报显示,中华映管于2019年2月12日召开董事会,认定其对华映科技已丧失控制力,

。当前,中华映管破产,后续其控股公司华映百慕大所持公司股权若被强制执行,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华映科技控股权存在不确定性。

除了股权关系上的紧密关系,中华映管和华映科技也存在着业务上的

。华映科技在半年报中称,在中华映管申请重整前,公司主要向中华映管销售车载产品,华映科技向中华映管的销售占了其营业收入的一半还多。据华映科技2018年年报披露,2018年,中小尺寸显示模组业务向中华映的管销售收入约为24.06亿元,占中小尺寸显示模组业务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约72.04%,占公司合并营业收入比重约

,因此中华映管的面板供应情况对公司中小尺寸显示模组的销售造成较大影响。

2019年上半年,华映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74亿元,同比下降66.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1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71亿元。

,2019年上半年,华映科技中小尺寸显示模组业务营业收入为4.2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44亿元。

华映科技公告显示,华映科技向福建高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华映百慕大支付业绩补偿款人民币

,并申请财产保全,中华映管及其母公司大同股份就上述业绩补偿款事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就其进展来看,目前该诉讼尚处于管辖权的争议阶段。

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华映管,生产早年电视用的黑白映像管,并在彩色电视时代生产彩色映像管,并到马来西亚、福州及英国设厂,盛极时代曾做到

随着电视走向平面化,1997年中华映管更是台湾第一家从日本三菱引进大尺寸TFT-LCD量产技术的生产厂,带领台湾显示器走向“平面化时代”,股票挂牌上市之后,股价最高甚至冲到64元,全球员工人数在巅峰时期曾超过万人。

不过随着近年来面板产业的竞争对手变多,中国大陆产能不断开出,中华映管状况越来越糟,净值转为负数。如今中华映管的这场破产危机在去年或者更早时候已经开始逐渐显现:

2019年9月18日,中华映管以向法院申请破产结局,昔日面板大厂在成立近50年之后最终走向破产。

对于中华映管的陨落,从公司法人在去年年底财务危机的讲话已经可以略知一二:该公司法人认为,大陆竞相投入8代、10代新厂,华映面临激烈竞争,尽管已陆续卖掉一座3.5代厂、关闭一座4.5代厂以苦撑,仍躲不过重整命运。

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

一方面,中华映管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液晶屏幕(LCD)、零部件及模组方面,聚焦在中小尺寸的TFT-LCD方面发力。中国大陆面板厂新产能不断开出,面板业目前已出现供给过剩压力,面板行业价格低迷,且未来几年内都难以改变。2017年,我国TFT-LCD产能面积约9400万平方米,产量约7500万平方米,正式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一,随着8代、8.5代、10代、10.5代新厂陆续投入生产,产能在不断注入;

另一方面,中华映管只专注在中小尺寸产品上,最高世代的产线就是6代线,在7.5代、8.5代甚至是10.5代以上的高世代生产线没有布局。除此之外,中华映管华映手上仅有a-Si面板生产线,并无高阶的LTPS或是Oxide面板技术,更不要说OLED面板的投资(华映科技发展了OLED面板,但产能甚少)。

液晶面板产能过剩仍在持续发酵,国内三大面板厂商的液晶面板业务今年上半年的财报足以明显说明问题:

京东方今年上半年净利润16.7亿,同比

华星光电今年上半年净利润10.2亿元,同比

深天马今年上半年净利润6.44亿元,同比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面板自发光、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让它在5G时代的应用有了更多可能,OLED已经成为未来发展可能,自去年以来,三星、LGD、JDI、富士康等面板大厂已经开始或减少LCD产线或减少LCD产线后向OLED逐渐发力。

寒冬之下,各大面板厂商各寻出路,大用“开源节流”大法。如果不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中华映管之后必然会迎来后继者。

原实控人破产,定增方案又告吹,华映科技28亿项目何去何从?_腾讯新闻

文|《财经天下》周刊 周末

编辑|陆佳

12月6日晚,

发布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对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据审核结果,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未获得审核通过。

(图源:华映科技公告)

据悉,华映科技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资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LGZO TFT_LCD)生产线扩产及OLED实验量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

贷款。

关于此次定增方案,此前,中国证监会曾三次提问华映科技,尽管华映科技都已回答,但依旧没逃脱定增失败的命运。

如今,在13亿元的应收款拿不到,业绩补偿款30.29亿元又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华映科技竞争对手

、深天马等不断深化对面板产品的探索与发展,亦使华映科技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面板行业中,存在不利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华映科技主营业务包括显示模组、盖板剥离及面板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对于此次定增失败原因,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此次定增方案未获得审核通过的原因可能涉及违反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规定或者存在损害公众投资人利益的情况。

而在最新一次中国证监会的提问中,监管部门表示,截至2018年末,华映科技对其原控股股东中华映管的应收帐款余额为31.31亿元,主要是华映科技及其子公司向中华映管销售液晶显示模组所形成的应收账款。

此外,中华映管子公司华映百慕大也需遵从曾做出的业绩补偿承诺,应以现金形式向华映科技补足金额30.29亿元。但由于原实控人中华映管申请重整、破产事件给华映科技造成的具体损失,为未收到往来款金额与业绩补偿承诺未履行金额的较大值,即30.29亿元。

监管部门要求华映科技说明相关承诺方未履行承诺的原因,以及未来是否还有履行的可能。

对此,华映科技回复表示,由于中华映管已经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且法院也尚未对业绩补偿诉讼作出判决,因此,中华映管及其相关方尚未履行业绩补偿的承诺。而未来中华映管及其相关方需要履行业绩补偿的金额以及是否有能力履行业绩补偿承诺均存在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华映科技业绩补偿款30.29亿元未来华映科技也不一定拿得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华映科技尚有对中华映管13.40亿元的应收帐款余额,而华映科技对该账款的坏账准备余额为13.09亿元,而同期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也仅为15.50亿元,几乎与坏账准备余额相当。

(图源:华映科技公告)

此外,业绩方面,华映科技经营业绩已持续5年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至2020年,该公司的扣非净亏损分别为5517.02万元、3.31亿元、50.04亿元、31.03亿元、11.99亿元,5年累计经营亏损总额为96.92亿元。

直至2021年前三季度,华映科技也没有改变经营亏损的状态。2021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扣非净亏损为3.32亿元,同比增64.34%。

债务偿还方面,华映科技现有资金也难覆盖短期债务。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该公司货币资金为18.95亿元,短期借款为25.9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5.04亿元。

在此次定增方案中,华映科技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00亿元,其中拟投入募集资金20.00亿元用于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IGZO TFT_LCD)生产线扩产及OLED实验线量产项目。

而关于此次定增方案的失败对华映科技扩产项目的影响,对此,《财经天下》周刊求证了华映科技,截至发稿并未收到相应的答复。

需要注意的是,在华映科技三大主营业务中,其中面板业务是该公司主要营收来源。2021上半年,华映科技面板业务营业收入为9.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0.39%。

然而,柏文喜这样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此次定增失败对于华映科技巩固在面板行业的现有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是不利的。”

资料显示,面板行业龙头京东方A在2021年上半年,OLED领域的专利申请占比超50%。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京东方拥有14条显示面板生产线,其中9条LCD产线,4条OLED产线,而位于重庆的6代柔性生产线也已经开工建设。另外,面板企业深天马也不断在加码建设自身显示产业生产线。这对华映科技的发展都将造成较大压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6月3日,华映科技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已进入华为供应商体系,因签署保密协议,涉及商业机密,具体型号不便进行披露。而于近日,京东方A也宣布供货荣耀60Pro流光四曲屏。

华映科技——天下何人不通共? - 知乎

华映科技母公司是中华映管,一家台湾企业,14年出货量4.55亿片,应该是世界第一,15年出货3.95亿,也不低。但不赚钱,年年亏损。原来大股东还有仁宝,台湾著名代工企业,今年也撤资了。

但显示屏是一个典型的重资产行业,谁砸的钱多,谁就有最新技术,谁有最新技术就能赚钱,京东方就是典型例子,被骂不争气好多年,这两年移动设备兴起,京东方也成为世界前几的屏幕生产商了。

举个例子,AMOLED,大家都知道这个好,但现在世界上能提供大量产能的,只有三星一家。国内目前何辉光电在做,但据说良品率只有10%左右,质量也相对比较差,仅用在了红米Pro上头。大家也都看到了,这款机器惨到1099都没人买,最后黯然下架。

一条AMOLED生产线投资大概是10-13亿,和辉募集了40亿做AMOLED,要提供更高的产能可能需要100亿以上。经历了等离子惨痛的失败后,大部分公司都不敢乾坤一掷豪赌某项技术了,万一AMOLED瞬间过气呢?未来可能还会有量子点、MicroLED、QLED技术,万一成主流了呢?押宝失败代表公司完蛋。

说回到这家公司,中华映管很早就展示了4.75寸可弯曲OLED屏幕,随便弯随便折都没问题,也有6寸刚性透明AMOLED屏幕技术储备。但到现在,量产的最高技术还是4.5代线5.5寸1080P的IGZO屏幕,或者六代线普通a-Si屏幕。

原因也没别的,穷。中华映管在台湾市值大约也就10亿人民币左右,借钱吧,银行得考虑风险,不一定还的上;股权融资吧,台湾对高科技有保护政策,中华映管想找大陆募资,卖身也卖不出去。

要赚钱得先花钱,但台湾没那么多钱,怎么办?于是他们在国内借壳上市的子公司华映科技。前年提出定向增发

,去年通过审核,其中政府谈好了,

,其中福建政府下基金投资25亿,莆田政府下基金投资25亿,剩下还有50亿自筹。

募集100亿里头83亿用来造

,这条生产线一共得花120亿。

中国基建速度也是够快,

开工建设的6代线IGZO项目,

就试产,

就能大规模投产。

IGZO技术最早是夏普大规模生产的,举几个典型例子,iPad Air及以后机型都是IGZO,微软Surface Pro系列也都是IGZO,还有索尼Z5P也是IGZO,现在笔记本的高分屏,3000*2000这种,大多也都是IGZO。相较于LTPS技术,IGZO技术的均匀性更好,更适合做大屏幕,良品率也更高,虽然电子迁移速度慢一点,但问题也不大。而成本大概是LTPS的70%。

顺便呢,他们还建了一条玻璃生产线,用

能生产超薄高铝玻璃的,全世界不到

,主要生产商也就是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德国肖特。

能用溢流法生产高铝玻璃的,加上他们,只有

高铝玻璃盖板市场基本被

垄断:康宁大猩猩玻璃占了80%,另一家日本旭硝子龙迹玻璃占了20%。这种玻璃硬度高,抗摔能力是普通玻璃的8-10倍,他们家玻璃的可加工性比大猩猩和龙迹还好。华为已经开始用了。

母公司中华映管也准备逐渐把全套技术,包括设备和人员转移到大陆。

来啊,没钱是吧?我们给!

天下何人不通共。

本文由投之说网发布,不代表投之说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小投发布于 2022-03-08 财经
上一篇:林海股份下一篇:梅花生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