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增产挖潜 “国家队”农垦如何当好龙头?
在我国粮食产能向1.4万亿斤关口迈进的关键时期,身为“农业国家队”的农垦担起领头攻坚的重任。
未来3至5年,农垦系统要力争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30亿斤,带动地方粮食增产70亿斤,共计带动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100亿斤。到2030年,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水平再上新台阶。
农业农村部近期组织实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以下简称“两个行动”),明确了上述目标。
提升单产,成为粮食生产政策的重要发力点。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农垦如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展现“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担当作为?
新一轮千亿斤粮食增产挖潜“主攻单产”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面对全球粮食危机,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2023年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启动实施,意味着今后粮食产能锚定1.4万亿斤的新目标。
从1.3万亿斤到1.4万亿斤,要在高位实现近8个百分点的增幅,难度超过以往。粮食增产通常是“一千亿斤一个台阶”,自2009年第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规划发布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跨越了1.1万亿斤、1.2万亿斤、1.3万亿斤三级台阶,随着粮食产量不断创新高,越往后增产门槛越高。
潜力从哪里挖掘?依据历史经验,粮食增产有“扩面积、提单产”两大并行路径,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已处在逾19亿亩的历史高位,水资源约束趋紧,扩面积的空间十分有限,未来更多要在提单产上发力。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释放鲜明信号。
应当看到,我国农业生产仍是“单技术为主、小面积示范”的传统推广模式,大田生产技术到位率不高,主要粮油作物的单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以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为例,大田产量均明显低于国家区试平均亩产量,一些高产技术模式还未大面积普及推广。
差距就是潜力,提升单产势在必行。农业农村部把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今年粮食生产工作的头号工程,加大资金整合支持力度,要求现有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行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政策项目,都要向单产提升工作集中。
聚焦“国家队”加强农垦示范带动
农垦姓农,农为根本,自成立起一直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使命,被视为粮食生产的“国家队”。
从东海之滨的江苏农垦,到天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一望无际的海南天然橡胶林,到肥沃黑土地上的黑龙江垦区……经过70多年发展,在全国31个省(区、市)分布着35个垦区,下辖约1800家农场,农垦系统粮食年产量近年来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总量不大作用大、份额不大贡献大、块头不大地位高”,一句话形象概括了农垦在粮食供求格局中的突出作用。无论是过去艰苦岁月里支边垦荒,还是新时期率先推进农业现代化,农垦始终敢担使命,带头耕耘。
大豆是当前产能提升最迫切、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作物之一。2022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当年农垦大豆播种面积1677万亩,创历史新高;总产量292万吨,增产约44%;平均单产174公斤/亩,比上年提高3.3%。
2023年,除了继续带头扩种大豆油料,全国农垦系统打响提单产“大比武”,比拼内容从推广应用高产优质品种、集成高产技术、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到加强病虫草害防控、推进科学轮作等多方面,旨在打造一批稳定高产粮油农场和垦区,示范引领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提单产。
近期启动实施的“两个行动”进一步提出,农垦要充分发挥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中的国家队作用,聚焦粮油等主要作物,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单产水平,以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地方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头雁效应”打造高产样板
农作物单产水平是科技成果、要素投入、生产主体等多个因素叠加的集中体现。如何加快推广先进实用的高质高效品种技术,将试验田示范田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成为一项迫切挑战。
“两个行动”为充分发挥农垦“头雁效应”明晰路径:一方面紧扣“藏粮于技”,以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着力提高农垦单产水平;另一方面着眼农业科技落地“最后一公里”,以开展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地方提高单产水平。
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生产经营经验丰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论从国有企业的职责使命来看,还是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体系健全程度来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主要措施包括打造高产样板区、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强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按照方案,重点选择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北、华南等五大优势区域内的相关垦区和农场,围绕大豆、玉米、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甘蔗等作物,集成推广适宜不同生产区域、不同耕作制度的先进成熟技术模式。
近年来,农垦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机制探索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将重点推广土地经营权流转、全程托管服务、单环节托管服务、产前产后综合服务、信息对接服务、金融保险担保服务“六种服务形式”,以及农服公司、村企合作、联合体、龙头企业带头、党建引领“五种典型模式”。
按照部司局总牵头、省级负总责、垦区农场抓落实原则,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成立领导小组,协调推进“两个行动”。同时加强垦地联动,推动各地构建“政府统筹协调、职能部门组织指导、农垦与地方联合实施、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中国经济网 景远)
【责任编辑:杨威】 小投发布于 2023-07-17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