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市场面面观】乡村赛事要平衡好“商味”和“村味”

近段时间,“村BA”“村超”等体育赛事火遍全国。有人说,乡村赛事就是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体育活动,不宜过度包装炒作。也有人说,有流量就有商机,乡村赛事背后的商业价值很大,值得深挖。乡村赛事在发展中应该如何平衡“村味”与“商味”?

作为首批全国足球典型县,榕江县具有深厚的足球群众基础。在台盘村,每年农忙过后,村民都会为庆祝粮食丰收举办篮球赛。赛事之外,村民载歌载舞,摆宴庆祝,民俗文化、特色风情都显示出乡村赛事的独特韵味。

两个颇有历史的比赛为何忽然火了起来?除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外,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助力功不可没。比如,贵州“村超”获央视新闻直播,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累计播放量超10亿次。巨大流量要适度开发,更要着眼长远。

以赛为媒,放大综合效益。体育赛事本身具有商业价值。前几天,快手平台直播贵州安顺“村BA”,不仅带来了大流量,也迎合了一些品牌“接地气”的营销策略。短视频平台在挖掘赛事综合效益方面起到了“放大器”作用。

以赛为媒,打造全产业链。数据显示,台江县三天两夜的“村BA”总决赛共接待游客18.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6万元,比去年翻了一番。榕江县也在打造“超好玩”“超好吃”“超好住”的“超经济”。发展乡村体育赛事,不妨从产业链入手,让体育活动与旅游、餐饮、零售等相关行业合作,通过赛事影响力打造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手握大流量和高曝光度这一手好牌,乡村赛事要注意挖掘“商味”而不变“村味”。首先,要保证“商味”不进赛场。从“村BA”到“村超”,主办方坚持不收门票、不拉赞助。从球员到裁判员,坚持选用名副其实的村民,保证了乡村赛事的原汁原味。其次,要维护“村味”的独特性。乡村赛事接续火爆,各地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纷纷酝酿下一个爆款。河南、福建、广东等地的乡村篮球赛也陆续进入公众视野。对平台而言,打造赛事IP宜精不宜多。赛事IP贵在特色,应深挖当地文化特色,呈现独特文化内涵。

放眼全国,还有很多地区的农村业余生活虽很生动,但缺乏关注度。有些乡村不乏热爱运动的群众,却办不起大型赛事。对此,政府和平台应发挥更大作用,让火热的乡村文化生活借力互联网传播出圈、破圈,让更多乡村体育的梦想通过融媒体传播得到绽放。

体育赛事背后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保留“村味”和挖掘“商味”并不矛盾。“村BA”“村超”火出圈,证明了乡村文体生活不仅是群众自娱自乐的舞台,也是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窗口,更有望成为富民增收的新渠道。只要一切创新围绕为民初心,让群众成为赛场内外的主角,乡村体育赛事的“味道”就会越来越好。 (作者:姜天骄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王会】 小投发布于 2023-06-24 财经
上一篇:【数说经济】发挥好服务业稳定器作用下一篇:厦门建设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三外”联动形成外贸新业态